孔子故里曲阜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70周年祭孔大典经典语句
中国日报网10月30日电(记者 赵瑞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9月28日,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行的纪念孔子诞辰2570周年祭孔大典上,数百名学子在万仞宫墙前朗读《论语》经典语句,余音袅袅,响彻古城上空。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及来自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孔子后裔代表在内的2000多名社会各界人士,依循传统仪式共祭至圣先师孔子。
祭孔仪式同时在全国各地30余处孔庙,以及东京孔庙等多处海外孔庙举行,彰显出这位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在今天依然有广泛的影响。
9月28日,孔子诞辰2570周年祭孔大典在山东曲阜举行。 杨国庆 摄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就像一个强大的无线电波段,发自遥远的历史深处,穿透遥远的时空,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尽管受到一些噪音干扰,却能凭借自身的强大,冲破重重阻力。
“在一段时间里,人们试图清除旧传统,将它从地里连根拔起。然而儒家对中国的影响英文表述,多少年之后,这些传统因子又长回来了儒家对中国的影响英文表述,就像沙漠里的雨(带来生机)。这种本土的脉冲,实在是太强大了,以致人们无法对它置之不理。”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安乐哲(Roger T. Ames)说,“(中国传统文化)就蕴含在语言中,这里的人们、机构、家庭,以及人与人相处的方式,无不体现着它。”
中国的快速崛起,可以从其发展至今的社会基础结构,以及将人们联系起来的文化脉络中得到些许答案。而孔子在构织这些文化脉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将早在他之前数千年就存在并不断演变的社会内聚力和传承力,凝练提升成准则。更重要的是,这些准则被记录下来,在不同时代发展与弘扬,最终升华为一个民族的智慧。
比如,正是孔子将对与错的道德准则从抽象的哲学中提炼出来,以普通人易于理解、简单生动的方式传达给广大受众。“从这一点讲,孔子对中国的影响胜过任何一位哲人。”安乐哲说。
“中国如何做好过去与现在的对接非常重要。”安乐哲表示,其实,人们能够非常深刻地感受到这种已嵌入中国人性格品质中的文化波。
“这就是所说的‘体会’或者‘体验’。人们能够从他们的所作所为,从他们的语言和思维方式中体会到文化对他们的影响。或许普通人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但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已经表达出来了。”
在济南工作的工程监理张俊也认为孔子对他生活工作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孔子对我个人的影响无法具体说出来,但是每个人都知道孔子。经过两千年,孔子的学说仍然被人们引用传播,公交车上等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孔子的名言名句。”张俊说。
文化自信回归
大连民族大学从事美国研究方向教学工作的郭九林认为,儒学是一门影响广泛而又深邃的哲学,两千多年来,儒学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行为。
对郭九林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对他影响最大。
“孔子的学说让我明白如果一个人想实现社会抱负,他必须首先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并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郭九林说,只有这样,个人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成为他周边圈子和谐的一份子,成为一个被信任的人。
安乐哲认为,人们对孔子的态度是中国正在重拾自信的一个表现,中国正在调整回归至自己的文化波段。
“伴随中国的崛起,人们开始提自信这个概念。” 安乐哲说,现在年轻一代倾向于将西方的(一些价值观)作为现代化的象征,但他们不会始终如此。
“现在中国政府正在与学术界合力共促中华文化的复兴。” 安乐哲认为,(推动中华文化复兴)的力量正在起作用。
第十八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观摩营学员在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孔勇 摄
“要知道的是,中国正在逐步回归到自己的文化中。毕竟,仅仅在这一代人里,我们就看到中国取得了人类前所未有的进步。”
作为孔孟之乡,山东在推广孔子的哲学思想上发挥着主要作用。建成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孔子博物馆等具有全球引领力的儒学研究机构,儒学研究传播“话语权”不断增强。强化宣传普及,建成2.3万余所乡村(社区)儒学讲堂,154个公共图书馆全部建成尼山书院。
每两年举办一届的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搭建平台。
加大交流力度,精心举办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世界儒学大会、国际孔子文化节等高端国际峰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开展“孔子文化周”“齐鲁文化丝路行”等系列活动,扎实推进“孔子故乡•中国山东”文化交流中心、尼山书屋、孔子学堂等建设,尼山书屋已在22个国家落地39家。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无论社会如何发展,这种精神基因始终在中国人的血液里。”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颜炳罡说,“和”、“礼”、“仁”都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理念。
“‘和’非常重要,不仅儒家讲和,道家也讲和,‘贵和尚中’、‘和而不同’是儒家文化的特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和,社会才能有序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是个和谐的共同体。” 颜炳罡说。
颜炳罡每个月会到济南市章丘区的三德范村“儒学讲堂”讲学,和村民分享体现孔子"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准则的故事。
“讲到孝道故事的时候,很多村民深有感触,忍不住落泪。”颜炳罡说。
“在过去有一段时间,孔子在中国大陆地区一直是被批判的对象。一直到现在,大量社会人士一直停留在反传统的观念当中,喜欢用西方的标准来规范、评价我们的一切。” 颜炳罡说,我们需要把我们的文化自信心找回来,儒学思想需要走出象牙塔走入人们的生活中。
推动传统与新时代相融相通
与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的著作《道德经》不同的是,记录孔子言语和思想的《论语》更加具体,是关乎人们日常生活的内容,安乐哲说。
“家”“礼”这些核心的理念是儒学思想的源泉。对于孔子来说,人生是一个集体概念,而不是个体。儒学思想的重要贡献是,个人主义以外的 “人”的概念,中国的“人”的概念,是承认我们人类是互相性的,是家庭为主的。
在中国人的世界,万物相互成就。儒学里的“做人”是一个过程, 一个人需要其他人成就个人。没有生即为人的human being, 只有学以成人的human 。加了“s”, 使用复数, 是因为中国哲学中的人都是互相依靠、彼此需要的, 在中国哲学里没有西方个人主义虚构出的绝对个体,安乐哲说,如果你想了解中国人,你不是通过了解他们的精神或者分析他们个人,而是通过他们的讲述,他们在哪里上学?他们的老师是谁?通过这些来了解中国人。
孔子博物馆试运营第一天,人们在孔子博物馆拍孔子画像。杨国庆 摄
“儒学就是一代一代的传承。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模式, 是今天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种态度,将文化传统代代传下去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安乐哲说。
儒学的理念需要代代传承,也需要与时俱进、转化创新, 更好地融入当代、服务今人。
在杭州读大二的孙于卓然能够不假思索地背诵许多孔子名言。她认为,大部分孔子名言具有指导意义,但是也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毕竟孔子那时候的社会环境与我们现在的社会环境大不相同,对孔子思想的继承要与时俱进。” 孙于卓然说。
对于儒学思想,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兼《文史哲》杂志主编王学典认为,儒学不是一个单纯的伦理学说,而是一种社会发展理论,其最终目的是想治国平天下。
王学典表示,儒家学说对于社会治理的论述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所在,一些理念甚至应放在更广泛的政治层面去诠释。比如“天下为公” 、“民为邦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和而不同”等对于当今社会发展、国家治理甚至处理国际关系均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甚至被译成英文镌刻在联合国总部大楼内;而在美国唐人街亦常见挂着“天下为公”的牌匾,这是儒学的标志性概念。“很难想象,中国人两千年前就能提出这样的概念,我们今天也很难说它已过时。”
安乐哲也认同儒学的理念应该用来处理全球面临的问题。
“我不认为儒学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但它应该有一个自己的位置。人类现在面临着许多全球性问题,全球变暖、疾病、食物水源短缺、环境恶化、国际反恐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无论是个人、组织或者国家,只有一起努力才能解决问题。”安乐哲说。
“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便是儒学智慧,是全世界需要的智慧。”安乐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