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风情 > 中华民族

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要求辩证地看待

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一)课标要求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领会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教案,弘扬民族精神。(二)学科素养政治认同:认同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科学精神:辩证看待中华传统文化,进而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法治意识: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取缔腐朽文化。了解政府运用法律法规确立民族节日、文化遗产具备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的能力和运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方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热爱、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四)议题设置总议题:如何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子议题1: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子议题2: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什么?子议题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什么?(五)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与特点难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六)教学过程1、习语诵读——导入新课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

——****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日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的讲话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我们是中华儿女,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2018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习语堂间——活动设计总议题:如何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视频导入:《中华文明》导入问题:请说说中华传统文化是怎样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教师总结: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习语总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多民族不断交流交往交融而形成的。中华文明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支持和扶持《格萨(斯)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日至16日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的讲话中华文明在5000多年不间断的历史传承中兼容并蓄、创新升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坚持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日在欢迎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外方领导人夫妇及嘉宾宴会上的致辞子议题1: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探究活动1:图片展示:探究问题1:举例说说哪些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们有着哪些共同之处?教师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习语总结: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

——****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日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比如,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

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201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子议题2: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什么?探究活动播放视频:《四大文明古国》探究问题:中华文化能够延续至今从未中断说明了什么?教师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中华文化很长时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习语总结: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了。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创造的文字至今仍在使用。

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教案,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 看待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 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 2014 日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中华民族具有 5000 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 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 56 个民族、13 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 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 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 的理想信念。 ——**** 2013 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子议题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什么? 探究活动 观点一传统文化是财富。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 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

如果没有传统文化,我们将失去精 神家园。 观点二 传统文化是包袱。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 思维方式,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 探究问题 1: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而言是财富还是包袱?请你用事例说明你的观点。 教师总结: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 有鉴别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 习语总结: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这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 必须解决好的问题。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一贯重视学习和总结历史,一贯重 视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历史虽然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总会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出现在当今人们的 生活之中。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生活本身,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 样式的集中表达。古代思想文化对今人仍然具有很深刻的影响。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 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 ——**** 2014 13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探究问题 2: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哪些当代价值呢? 教师总结: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语总结:山东是孔子的故乡和儒家文化发祥地。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倡 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这种“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 “上海精神”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强调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在国际上获 得广泛认同和支持。 ——**** 2018 日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欢迎宴会上的祝酒辞3、习语生声 ——升华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创造和传承下来丰富的优秀文化传统。一方面,随着实践 发展和社会进步,我们要创造更为先进的文化。另一方面,在历史进程中凝聚下来的优秀文化传统, 决不会 随着时间推移而变成落后的东西。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 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

——**** 2012 日至11 日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 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 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 2013 26日在山东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时的讲话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