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国学教育课程的建设与创新特色课程、校本课程
少儿国学教育课程的建设与创新特色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当前各所学校谋求自身发展、打造办学品牌的重要途径。我校在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和国学教育升温两个大背景下,于2001年12月启动经典诵读实验,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形成了体系完善的少儿国学特色课程,促进了学校国学教育特色的彰显,推动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品位的提升。一、吻合学校办学理念五山小学的办学理念——“全心培养人文内涵,全力提升科学素养,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强调人文内涵与科学素养是一个人最重要、最基本的素养,我校开展国学教育和科技教育就是期望依托科学人文并举,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和谐地提高。我校将国学教育定位为校本课程,在课程开设的时间、教师队伍、教材等方面充分给予保证。诵读实验初始阶段,我校将每天10分钟的经典诵读作为学校的一项特色活动。从2003年开始,经典诵读每周增加一节40分钟的常规课。我们还将国学教育与其他学科、其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构成关联课程。国学课程的实施从“零敲碎打”变为“逐渐规范”直到现在“形成体系”,它同时亦为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效手段与特殊载体。二、生成校本课程体系国学课程定位后,我校便不断强化课程意识,规范管理,做到精心策划、要素齐全。
(一)课程要素齐全1.研发校本教材多年的国学教育实践使我校实验教师对少年儿童使用的国学教材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看法。2007年,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编写了校本教材《少儿国学读本》丛书,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该丛书作为我校《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的有效性研究》的代表性成果荣获广州市第七届教学成果一等奖,后被全国少工委、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确定为“红领巾国学传承教育系列活动指定用书”,面向全国发行。2.形成课程评价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国学课程实施方案和教学计划,编写了《教学指导用书》,制定了教师评价制度和学生的学业评价体系——“国学雏鹰奖章”评价体系。3.健全课程管理我校认真规划校本课程、特色课程,建立国学课程管理机制。通过专题讲座引领、研发校本教材、开展教育科研、探索课堂建模、建立学术团队、对外示范交流等措施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各种教学研究,进行省“十一五”规划课题《构建国学校本课程,促进学校整体效能提升的实践研究》,让特色课程不仅仅停留于学校的局部或某个方面,而是扩展到学校发展的各个领域。(二)课程特征外显1.普及性我校的国学教育特色从创建的初始阶段到凸显成效的十年期间,一直是面向所有学生、涉及所有活动,国学课程的实施一直有意识地与各个学科、各项活动相结合,既延伸了国学课堂,也丰富了其他学科资源,学校定期举办的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大型活动,都融入国学元素,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国学课程的成效。
2.创新性我校国学课程的学习内容、课堂模式、经验总结无不显示出有别于其他课程的独特性与创新性。我校结合国学课堂教学目标、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遗忘规律创建了国学经典“三环七步”课堂教学模式,从目标、氛围、方法三个方面总结出了朴素的国学教育经验,即“存钱论”“泡菜水论”“文火煲汤论”,强调日积月累、集体效应的作用。3.实效性日久天长的诵读培养了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与热情,厚实了学生的文化底蕴,古诗文积累到一定量时,学生往往能够出口成章、妙笔生花。我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德育工作的特殊载体,提出了校本德育模式,即“背诵——感悟——明理——内化——体验”,开展了《让国学走进孩子生活的实践研究》,引导学生把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德认识进行内化,并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经典的浸润中,学生们变得有涵养国学启蒙活动课课程目标,知守常,懂敬让,言行举止都透着儒雅的风范。三、显现校本课程文化我校国学课程的实施与管理逐步规范,形成了完善的课程体系,国学教材、国学课堂、国学教育方案、经验、成果、师生家长对国学课程的认识、各项活动等,都凸显着这门课程的独特文化。浓郁的课程文化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琅琅的经典诵读声国学启蒙活动课课程目标,典雅的国学馆、经典墙、书画廊每天都与学生进行无声的对话。
学校已成为有国学文化气息的学校,师生逐渐成为有书卷气质的人。国学校本课程的建设促进了师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升。来自香港、台湾、大陆等地的多个教育团体来我校参观交流国学教育经验,多家新闻媒体对我校的国学教育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学校成为全国“红领巾国学传承教育系列活动示范基地暨东方少年国学院”、广东省书香校园、“国学进校园广东省国学推广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