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学习通知——《弟子规》
《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展有助于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掌握校本课程内涵,突出学校特色。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带来关于2017年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2017年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一)
课程名称:国学经典诵读
课程类型:语言文字类
主讲教师:各年级班主任
教学材料:《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经典《三字经》《论语》《弟子规》等内容为主;辅以名言、对联、谚语、古诗词名句、歇后语等内容。
授课时间:每周一课时,每学期16课时。
授课对象:一――六年级全体学生
具体方案
一、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学生打好传统文化的根基。关注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文化资源,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的学习,丰富学生生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道德情操。探索出传承经典与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能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推广。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掌握校本课程内涵,突出学校特色。
具体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领略到读书的价值与意义,激励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引导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掌握经典诵读资料,培养阅读、表达、作文能力。
3、教师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教研和科研水平。
过程与方法:
1、全体学生能诵读《弟子规》,培养学生诵读能力和感受语言的能力,积淀文化底蕴。
2、用《弟子规》的要求来规范自已的言行,践行弟子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道德情操。
3、在欣赏朗读经历中掌握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感悟阅读学习的方法。
4、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在阅读经历中,让学生喜欢阅读、品味经典、提成阅读感悟。
5、让学生在朗读音韵和谐、朗朗上口的文本中获得语感,获得内心成长的能量。
6、营造“经典诵读“的氛围,促进学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的形成,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打造办学品牌。
7、全体语文老师撰写校本课程教案,资源共享,认真上好校本课。
情感与价值观:
1、积极营造学习氛围,兴起爱书、读书热潮,培养学习情趣,提高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
2、让学生在“兴趣教学”、“特色活动”中,陶冶情操,学会学习;感悟到读书的乐趣。
3、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经典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4、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二、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
1、课程内容
自编我校《国学经典诵读》教材,含《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部分初中生必背古诗文篇目、《弟子规》《三字经》《论语》。
内容安排:
年级内 容
一年级《星河小学书香校园之经典诵读篇目》经典诵读一、二级内容
二年级《星河小学书香校园之经典诵读篇目》经典诵读三、四级内容
三年级《星河小学书香校园之经典诵读篇目》经典诵读五、六级内容
四年级《星河小学书香校园之经典诵读篇目》经典诵读七、八级内容
五年级《星河小学书香校园之经典诵读篇目》经典诵读九、十级内容
六年级整理复习所有经典篇目
低年段:以读为主,以读促背。能按照一定的韵律诵读和背诵,通过故事了解意思;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行为。
中年段:读书贵在实践,习惯重在养成。背诵全文,能说出重要句子的意思;开始写行善日记,引导学生一周做一件好事,课上把好事记下来讲出来。积累古诗及古诗基本知识的普及。对《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熟读成诵。
高年段:在《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学习基础上,适当进行经典古诗文的拓展,积累名句,并在生活和写作中能加以运用。
2、活动安排:
①每学期进行一次质量检测活动,总结评比。
②每学年举行一次《国学经典诵读》研讨课活动。
③每学年举行一次《国学经典诵读》主题竞赛。
三、课程实施建议
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驱力。因此,要坚持把激发学生兴趣贯穿于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定期组织学生读书,指导上网浏览经典文化和欣赏书法艺术作品等。注重环境熏陶,充分发挥校园文化阵地的育人作用,在橱窗、展板、墙报、读书角悬挂和展示经典书籍、名言等,形成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
2、学科渗透――各学科要根据学科特点,结合经典文学的内容,在教学中渗透经典文化,尤其是语文学科,加大指导力度。如:师生共同诵读、学生展示诵读等。
3、开展系列活动
(1)建立班级图书角,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班主任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量登记。
(2)经常为学生读书讲故事,让他们在听书或故事的过程中受到感染,从而爱上读书。利用班会、校会等时间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3)在校本课程成果汇报中推出经典诵读中的典型,进行表彰。
4、开设时间:每周一课时
5、组织、场地与规模等
(1)组织教师学习课程理论,更新教育观念。
(2)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组织自己班的学生在本班进行学习。
(3)阶段性小结和经验交流。
四、课程评价
(一)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实行全程评价。采用教师评、学生评、家长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对《校本课程纲要》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国学启蒙活动课课程目标,及时改进。
(二)对学生评价:①按时完成背诵的内容,粗知大意;②初步了解“国学经典”,了解中华文明,热爱祖国语言文字;③能积极影响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根据学生兴趣、态度、诵读及获奖情况,按照优、良、合格的等次,结合学生自评、班级互评、教师点评的多种评价方式。及时推广和宣传典型。
(三)对教师的评价:按学校要求按进度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有准备,有督促学生自主学习的措施(如“每日一句”、“每周一诗” 、“每月一赛” 等)有落实,效果好。根据实际情况,记入教师工作量,纳入教师的业绩考核。
2017年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二)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诵读内容:《弟子规》
三、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班级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弟子规》,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
(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利用13岁以前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四、活动安排和措施
利用每天语文晨读10分钟、课前展示2分钟,组织学生诵读,并做到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
1、每日晨读、课前诵读形成常规,选一名普通话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
2、每周一节课,进行经典吟诵,完成《弟子规》里的内容,并开展一定的读书交流活动。
3、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形式,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4、设立经典诵读评价卡。评价卡分别由“教师、小组、自评”三部分组成,形成评价体系,使经典诵读持久、有效地进行。
5、每两周举行一次诵读擂台赛,评选班级“诵读大王”、“诵读能手”或“每月一星”,以此激发学生们的诵读热情。
6、利用家长会向家长介绍诵读的目的、意义以及目前取得的初步成效,请家长配合督促指导,同时也请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当好孩子的榜样。
7、争取达到人人能背诵,班内一半以上的人吟诵如流。
8、定期对弟子规的内容进行默写,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功底。
五、评价
采取“每天评价”、“每周评价” 、“弹性评价”方式。
1、每日评价:评价的时间早上。老师只要用一分钟,亲自考一个学生,会背了即算通过,即给他一百分。该生即指定为一周的诵读班长。每天由值周班长领诵。让他利用下课时间去检测组长,组长再去检测组内同学。不能通过检测的人,记下名字,让他利用下课时间,补念直至通过为止。
2、每周评价:采用专项考核的方法给学生定级。考核内容为诵读经典(随机抽取)片段。
3、弹性评价:根据学生需要、结合学校活动开展适时适度评价。
六、注意问题
1、恰当的定位。
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活动是对新课程的补充和完善。要利用好课余时间开展活,或个人读,或小组读,或全班读,形式多样;可表演,可吟诵,可配经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没有压力,没有负担,抑扬顿挫,生动活泼,轻松愉悦。
2、宽容的评价。
评价原则是:多鼓励、不批评。注重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采取激励措施 ,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如竞赛、知识问答、表演等,充分发挥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从中发现乐趣、得到赞许、获得激励,获得良好的情感启迪。
3、鼓励家长同读一本书
引导、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开设“家庭经典时刻”,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每天在孩子放学后、睡觉前,拿出10分钟,与孩子一起学习,家校合作,共同引导孩子进入国学的殿堂
总之,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是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我们班级将按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以满腔的激情开展此项活动,在此基础上完成其他国学的诵读,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中国人。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2017年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2017年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2017年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三)
课程名称:《诵经典、广阅读》
授课对象:1-6年级学生
课程指导思想: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提高国人的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教师师德和知识积累;让青少年在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所积淀的精美华章的滋养中建立道德行为规范,通过背诵积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升学生文明素养。
本学期开始,我校开发“诵经典、广阅读”校本课程,在全校实施。
课程目标:
1、通过全面开展经典阅读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塑造其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其人格修养;通过背诵,培养学生挑战自我,勤奋学习的态度和毅力。激发学生诵读经典阅读经典、阅读经典阅读经典作品的兴趣。
2、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形成人人爱经典阅读,人人学经典阅读的良好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敦厚善良的心性。
3、普及经典阅读知识,使学生的说与写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建立教育新模式、探索育人新途径。
4、通过师生同诵同写同讲的活动,促进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课程内容:
1、诵读经典诗词。
2、开展丰富的诵读经典、书写经典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激发其对于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
3、校本课程与语文课相结合,并推荐优秀经典的课外阅读书目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热爱语文的兴趣。
4、具体措施:
(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驱力。因此,要坚持把激发学生兴趣贯穿于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定期组织学生读书,注重环境熏陶,充分发挥校园文化阵地的育人作用,在橱窗、展板、墙报、读书角悬挂和展示经典书籍、名言等,形成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
(2)学科渗透――各学科要根据学科特点,结合经典文学的内容,在教学中渗透经典文化,尤其是语文学科,加大指导力度。如:师生共同诵读、学生展示诵读等。
(3)开展系列活动
①建立班级图书角,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班主任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量登记。
②经常为学生读书讲故事,让他们在听书或故事的过程中受到感染,从而爱上读书。利用班会、校会等时间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③在校本课程成果汇报中推出经典诵读中的典型,进行表彰。
(三)课程实施保障措施
1、成立校本课程管理小组
组 长:刘志英
副组长:崔广明 宋立强
成 员:曾庆利 孙国栋 吴国峰 尹红娟 孙兴华
2、加强课程管理,分工明确,协调一致。
课程组负责课程开发,包括内容安排,教材编写等;教导处全面组织实施、督察落实、组织考核评价,年级组要按教导处要求积极配合;教研组、年级组要分阶段定期组织研讨,提出可操作的指导意见。
3、后勤保障
课程实施所需经费学校予以支持。
课程评价:
1、对教师的评价:按学校要求按进度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有计划,有督促学生自主学习的措施(如“每日一句”、“每周一诗” 、“每月一赛” 等)有落实,效果好。
2、对学生的评价:
①按时完成背诵的内容,粗知大意;
②初步了解“经典阅读经典”,了解中华文明,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③能积极影响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
3、对课程的评价:看是否按《课程纲要》计划落实了课程内容国学启蒙活动课课程目标,是否达成了预期目标。
课程预期成果形式
1、《经典阅读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总结(每学期一份)
2、《经典阅读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案例、论文(每学年一册)
3、《经典阅读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活动剪影(每学年一册)
4、《经典阅读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课堂教学录象、展示活动录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