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统文化

21 世纪以来日本科学家已有 18 人获得诺贝尔奖,原因何在?

▲2018/10(总第27期)

编 前 语

2018年10月1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以表彰他们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作出的贡献。21世纪以来,算上少数后来取得美国国籍的日本科学家,日本科学家中已有18人获得诺贝尔奖,相当于每年诞生一位诺奖得主。2001年,日本出台了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该计划雄心勃勃地表示,要在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按照目前的情况推算,日本这项诺奖计划有可能成为现实。

日本人为何能频频获得诺贝尔奖?近期有很多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这个问题,有的从“菊与刀”代表的日本文化模式出发,有的从日本纸币上的人物头像所表现出的社会价值观导向出发,有的从日本国内的科教政策、科研环境、学术评价机制出发,等等。但最引人关注和思考的是,探讨日本诺奖背后的教育元素和教育启示。

比如,日本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大多有着相对美好的童年,接受了良好的自然教育,喜欢并善于阅读。日本的父母注重对孩子的启蒙和引导作用,学校教育注重对孩子好奇心的保护特色课程传统文化,中小学教师教学的自由度较大,有意义的生活教育课程丰富,注重科技创新教育,等等。

在这些众多的教育启示之外,还有一个非常令人意外的教育启示,那就是“坚持传统文化教育,注意保持本国的文化特质”。相关文章指出,日本学校非常善于开发传统文化、包括地方文化在内的课程教学资源。比如,小学二年级就有相扑课程、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开设的书法课程、初中高中年级开设的剑道、花道、茶道课程等。日本在20世纪的教改文件中就提出,培养“世界之中的日本人”,即立于世界和全人类的视野,培养既珍重本国传统、又理解异国文化、具有国际交往能力的日本人。

我们知道,诺贝尔奖是对人类原创成果的最高奖励,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最具原创能力的人。可是,学习传统文化和培养原创能力之间会有联系吗?

在这个问题上,当代著名哲学家楼宇烈先生给出了一个简洁而有力的回答。他在《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一书中说:“只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才是原创的。”还说,“没有传统特色课程传统文化,哪来的原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原创精神成果,也是滋养现代学生健康成长的课程资源。在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传统文化课程建设。

目前,很多中小学校都自主开发、开设了各式各样的传统文化课程,有的学校还研发出了自己的传统文化教材。这些传统文化课程和教材的涉及面非常广,包括经典诵读、剪纸、书法、茶艺、武术、传统节日、节气物候、传统戏剧等。

那么,这些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课程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更好地把握传统文化课程的特点呢?根据相关研究,可以把传统文化课程大致划分为三大类,即事实性课程、价值性课程和操作性课程。

第一类,是事实性课程。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事实性课程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常识,即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基础性内容。我们几代人中国传统文化素养薄弱,对于老祖宗创造的历史文化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认知。那么,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最基础、最初步的常识性课程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这些传统文化常识大致包括:节气文化、姓氏文化、礼仪文化、饮食文化、科技文化、艺术文化等。这些文化常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有的已经式微,比如传统礼仪文化;有的还在发挥重要作用,比如节气文化。作为中国人,特别是有中国精神底色的中国人,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常识体系有一定掌握。

中华传统文化的常识体系具有广博性和零碎性的特点,那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最好将其融入中小学现有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当中,在语文、数学、历史、科学等课程中加大传统文化常识的内容。比如,语文课中可以加入姓氏文化、礼仪文化、古代文学常识等内容;数学课可以加入二十四节气、古代数学文化等内容;科学课可以加入古代科技文化等内容;体育课可以加入中医文化的内容。要实现这种传统文化常识和现代学科课程的融合,就对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提出了要求。我们要鼓励每位教师在自己的学科领域里研究和传播传统文化理念。

第二类,是价值性课程。

中华传统文化在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的。其最重要的经典莫过于“四书”,即《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四书”是中国传统伦理价值精神的浓缩,哲学家任继愈先生就曾说过,希望中学生能全部读过一遍“四书”。“四书”对中国人的精神塑造具有极大的作用。台湾著名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杨国枢说,以儒家文化为基底的中文化其实是形塑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的非常重要的精神资源。

以“四书”为核心的中华元典构成了传统文化的价值性课程。这类课程表现出很强的连贯性和系统性。那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最好将其独立设置,与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课程并列开设。课程设置应该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小学低年级以《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蒙学课程为主,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以“四书”为主,到了高中以“五经”选读为主,再适当选取其他内容。

第三类,是操作性课程。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操作性课程主要表现为各种地方文化和传统技艺。操作性课程在中国古代是非常受重视的,古代的孩子从8岁至15岁一般都要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琴棋书画等技艺性课程。但是这些技艺性课程主要不是用来竞技和表演的,而是用来进行自我修养的,是用于人和人之间交往。技艺性课程在传统中国是非常丰富的,包括传统音乐、京剧、书法、绘画、剪纸等,还有各类手工。只是在现代社会,这些传统技艺失传、遗失太多了。不管是出于继承传统还是塑造文化意义上的现代中国人,这些传统技艺都应该进入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操作性课程不同于常识性课程和价值性课程,它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其课程设置需要和学校的各类实践活动相结合,发展为一种文化体验课程。比如,很多学校开设的剪纸、武术、京剧、茶艺等课程,既可以作为专门的传统文化体验课程供学生来选择修习,也可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事实性课程、价值性课程和操作性课程之间并不是相互割裂、各自独立的,而是彼此之间相互包含,且有着精神价值的联系。所以,对于传统文化的课程设计者而言,如何让这三类课程实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效果,就是一个值得特别注意的问题。

《新课程评论》本期“专题”关注“传统文化特色课程”,六篇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课程进行了探讨,期望对大家在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能有所助益。

特色课程传统文化_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课程_课程特色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新课程评论》2018年10月号目录

名 家

1.在读图时代重新理解教育

郑新蓉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中国民族教育与多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专 题

传统文化特色课程

1.从新时期的汉字书写看传统文化的继承

古永忠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教师)

陶永胜(重庆市荣昌中学美术教师)

2. 小剪纸 大教育——在“剪纸与吉祥文化”课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任秀波 (吉林省通化市通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小学教师)

3. 教育有茗香——长沙市德润园小学茶文化课程实践研究

陈芳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德润园小学校长)

4. 风从草原来:传统区域文化的课程价值

宋雪林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联现代中学语文教师)

5. 紫冰花课程:寻找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之路——来自哈尔滨市实验学校的经验

王媛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实验学校校长)

6. 从中国古代书院课程看当代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建设

丁利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硕士研究生)

邓洪波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纵 横

1. 做一个文化人

陶妙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

2. 考改促课改:“活动建议”是如何发挥撬动作用的

——山西省有关初中课程标准“活动建议”中考命题改革实践

李萍(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义务教育课程教学研究中心主任)

潘荣华(山西省徐县县城第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校长)

张增建(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义务教育课程教学研究中心教研员)

研 究

1. 道法自然 化育全人——全人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朱爱朝(长沙市芙蓉区育才学校校长,全国优秀教师,中国首届全人教育奖提名奖获得者)

2. 数字化学习工具支持下的语文诗词教学应用探索

冯晨婷(福建省福清市龙山中心小学语文老师)

罗安妮(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硕士研究生)

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课程_特色课程传统文化_课程特色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钱冬明(华东师大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院长,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3.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英语思维训练探究

李芳胜(深圳中学河源实验学校校长)

4. 中学美术核心素养下的审美教学策略

黄耿东(福建省南安市实验中学高级教师,福建省中学美术骨干教师,南安市美术学科带头人)

5. 借心理咨询之石,攻师生对话之玉

叶斐妃(浙江省武义县泉溪镇中心小学教师)

弦 歌

1. 严师慈教:记顾明远先生二三事

——写在恩师从教70周年之际

丁瑞常(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讲师、博士)

2.是你喂养了我饥馑的青春——致我的母校河北师范学院

张丽钧(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一中学校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十佳教师作家,河北省语文特级教师)

环 球

1. 以邻为镜 见微知著——近距离感受日本教育

邓夏秋(浙江省温州市广场路小学语文教师)

评新课程,论大教育。《新课程评论》设置「名家」「专题」「研究」「纵横」「弦歌」「环球」等栏目,刊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域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以理性、建设性助力教育发展,展示一线教育教学成果,加强学术交流对话。

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为:42-145。

联络我们

投稿信箱:

邮购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