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儒家

儒家伦理:仁、义、礼

在中国人情社会里,面子问题就是社会资源分配的问题。上面说的好像就是些简单的小道理,其实不然,这个道理可以用来理解我们中国社会所奉行的儒家伦理。大家可能一听“儒家伦理”,就觉得很死板、很抽象、很高大上,其实说白了也好理解。

儒家的伦理在本质上讲的就是资源分配的问题。我们看,儒家归纳出人类社会中的五种伦理关系,就是所谓的“五伦”: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君臣。儒家提倡处理这五种关系的原则是“尊尊”和“亲亲”,“尊尊”是地位的高下,“亲亲”是关系的远近。也就是说,儒家认为,人与人打交道,应该按地位高下决定谁是“资源的支配者”,再按关系远近来决定资源分配或者交易的法则。是不是明白点作者的意思了?

我们再看看儒家最重要的伦理原则仁、义和礼。《中庸》上边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翻译成白话就是儒家主张对中国儒家思想的理解,我们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要按照“亲疏”和“尊卑”这两个标准。对你应该亲近的人亲密就是仁,尊敬你应该尊敬的人就是义。把人按亲密程度和尊贵程度分成等级,就是礼。

我们进一步具体解释下:首先,作为“资源的支配者”,你要按照“仁”的要求,来判断你与求你办事的人之间的关系远近。儒家所主张的“仁”,不是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而是按照亲疏远近有所等差,近的是情感性关系,远的是工具性关系,混合性关系在这二者之间。接下来,根据关系的亲疏,恰当地选择采用需求法则、公平法则还是人情法则,就是“义”。最后,面对混合性关系,你应该在考虑利害得失之后,适当地决定怎样采取人情法则、进行人情交易,而这种判断必须符合“礼”。

在“仁、义、礼”这个伦理体系中,儒家最重视的就是“礼”:你要表达出对人的尊敬,同时也获得别人的尊敬。违背了礼,就要伤损面子,叫做“失礼”。失礼是一种表达歉意的说法,类似的道歉用语是“对不起”。

“对不起”是一句中国味儿很浓的话。什么叫对不起?就是没有面子,没法面对别人。要知道,面子的反义词是里子。比方说,你在跟人打交道时,心里会揣摩别人觉得你“应该”是什么样子,于是你就表现成别人希望的样子,这样你就有了面子。要是你没能达成别人认为你“应该”有的样子,那就丢了面子。好,现在你的行为符合礼,符合别人对你的期待,你就有面子,能够面对他人;相反,你的行为不符合礼,不能符合别人的期待,你就没有面子,愧对他人,所以要说“对不起”。换句话说,中国人的“对不起”,是感到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受损;而外国人说的“I’m sorry”,却是说自己感到罪恶感。一个为别人,一个为自己,很不一样。

前边儿咱们说过了,中国人的面子,一来跟自己的道德有关,一来跟成就有关。道德有好坏,成就有高低;要挣面子,就得把好的一面露在外边,坏的一面藏在里边。这就好像演戏,舞台上全是表演给人看的东西,至于不能给人看的,都藏在后台里面。19世纪的时候,有个美国传教士,写了本《中国人的性格》,曾经在西方特别流行。那本书里边甚至说出,中国人重视面子,是因为我们太喜欢看戏,结果把生活也当成了演戏。

中国文化里,面子观念源远流长。公元前二世纪,西楚霸王项羽兵败乌江时,就曾经感叹:“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用法接近于现在我们说丢了面子、没脸见人。中国传统伦理里的其他很多观念也可以用面子来解释,比如儒家的“孝道”。

儒家认为人的生命是他父母的延续,父母的生命又是祖先生命的延续。所以我个人的面子也是包括我父母、亲人在内的“大我”的面子。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有一样特色对中国儒家思想的理解,就是家人之间有一种“大我”的一体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家庭之外的混合性关系之间,则一般是“可以共安乐,不可共患难”,一旦某人遇到挫折,别人就难免要跟他划清界限。

儒家社会里,父母通常会鼓励子女追求社会所认可的“杰出目标”。孝道讲究“父慈子孝”,子女应当尽力追求成就,以满足父母的期待。有意思的是,退休老人一般会觉得子女事业成功,要比他们自己取得的成就更有面子。恰好相反,正在读书的大学生则普遍觉得自己成绩良好要比父母的成就更能带来面子。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正要走进职场,他们比较重视因为自己的才干和努力挣来的社会脸面。而退休老人已经退出了职场,所以不再重视自己的成就,反而更在意因为血缘带来的“大我”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