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儒家

周易、尚书、诗经、周礼、礼记、春秋左传

经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经学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经学中蕴藏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所谓儒家经典,现在一般是指儒学十三经,亦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但早期的儒家经典并不是这十三经。春秋时期,春秋末年(公元前六世纪至五世纪),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长期的政治活动失败后中国儒家四大经典著作,返回故乡鲁国,编订和整理了一些传统文献,形成了六经。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指出,孔子编辑了《书》,删定了《诗》,编订了《礼》和《乐》,作了《易》的一部分,并根据鲁国的史料创作了《春秋》。(关于六经是否是孔子所作,长期以来一直有争议。不过一致的方向是同意孔子主导了编辑地位,原始文本则非孔子原作。)自此以后,儒生们就以六经为课本学习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六经就已被人们公认为宝典。经学产生于西汉。秦代即设有博士官,由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的焚书坑儒,将全国图书以及学术集中到咸阳城,秦亡后,项羽焚烧咸阳,以致大量先秦典籍丢失,六经除了《易经》以外也未能幸免于难。汉代起初并不重视这些儒家经典,从文景时期开始展开了大量的献书和古籍收集工作,部分年长的秦博士和其他儒生,或以口述方式默诵已遭焚毁的经典,或把秦时冒险隐藏的典籍重新拿出,使之传世。

因为传述和解释体系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学派,但其版本上则基本相同,后来统称为“今文经”。汉景帝末年鲁恭王兴建王府,坏孔子宅,从旧宅墙中发现一批经典;汉武帝时,河间献王从民间收集了大批的古典文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周官》;汉宣帝时又有河内女子坏老屋,得几篇《尚书》。这些出土的文献都是用战国古文字书写,与通行的五经相比,不仅篇数、字数不同,而且内容上也有相当差异,此后即统称为“古文经”。汉武帝即位后,为了适应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和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依各家设五经博士。从此儒学独尊,《诗》、《书》、《礼》、《易》、《春秋》五经超出了一般典籍的地位,成为神圣的法定经典,也成为广大读书人必读的经典。汉代儒生们即以传习、解释五经为主业。自此经学正式宣告诞生,可以将经学视为先秦原初儒学的继承和发展。经学自此诞生。今文经学的特点是微言大义地阐发说明孔子的思想,继承和发扬儒家学说。今文经学以《春秋》为孔子为万世立法的“元经”,其主流就是“春秋公羊学”。公羊学即为《春秋公羊传》里所阐发的微言大义,主要包括大一统、大居正、大复仇、通三统、统三世、更化改制、兴礼诛贼等。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为大一统政治提供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公羊学大师董仲舒和善于把公羊学理论运用于现实政治中的政治家公孙弘,经过一代代今文经学学者的推阐与实践,以公羊学为代表的今文经学深受汉朝皇帝的重视,始终在汉朝政治中处于主导地位。

今文经学发展到西汉后期,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方面由于董仲舒对于公羊学中灾异、符瑞、天人感应的阐发,今文经学由此逻辑发展的后果即是谶纬泛滥,再加之统治者的迷信与提倡,经学逐渐神学化;另一方面由于今文经学继承了较多的原初儒学的色彩,其理论内在地包含着对现实的批判,从而越来越不能为逐渐加强的君主专制所容忍。在这种情况下,自西汉中期开始就已经在民间传授的古文经学兴起。古文经学所依据的经书一般都是西汉中期以后在民间发现的古书,因其是用战国及以前的古文字所书写,故称之为古文经。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并不仅仅是文字篇章的差异,主要在于它们对经书的解释与治学方法的不同。今文经学认为孔子是“为汉制法”的“素王”,而古文经学认为孔子只是古典文献的整理保存者,是一位“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先师;今文经学认为六经都是孔子所作,是孔子政治思想所托,其中有许多微言大义,而古文经学则认为六经是上古文化典章制度与圣君贤相政治格言的记录;今文经学注重微言大义,古文经学注重对经文本义的理解和典章制度的阐明。如果说今文经学关注的重心在于政治哲学与历史哲学的话,那么自西汉后期开始与之针锋相对的古文经学所关注的重心就是历史史料学与语言学。

中国文化的特征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这就是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下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关于这三个方面,我们在下以章节将有详细的论述。简而言之,从地理环境看,中国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的大陆性地域,与西方地中海延岸的多民族有很大的不同;从物质生产方式看,中国文化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基础之上,封建的小农经济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与中亚、西亚的游牧民族、工商业比较发达的海洋民族也有很大的不同;从社会组织结构看,宗法制度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纽带,专制制度在中国延续两千年,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中国文化的特征可大致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有四大文明古国,也曾经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文化体系。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在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种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文化的这些特点,与西方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在古希腊中国儒家四大经典著作,文化的发展虽然还带有综合性的特点,但是已出现明显的学科分支,在数学、几何学、天文学、医学、物理学、生物学等方面,几乎都有相对独立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的一个重要学术贡献,就是他在知识分类方面的功劳。“这时的科学世界已大到足够配置出为数不多的笃好妙悟的优秀任务,来撰写天文学和数学上极专门的著作,专门到甚至受过平均教育的公民都读不懂,而下层阶级只好怀着敬畏和猜疑望着它们。这样就使得科学家能够大胆探索复杂而精微的辩难,并由互相批评而得到伟大而迅速的进展。”相比之下,中国文化的发展,在秦以后两千余年,却一直笼罩在经学的气氛之中。第一,中国传统文化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中国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中经历了各地域、多民族文化及外来文化的融合发展,最终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以中原文化为核心,形成了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发展态势。统一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学说为主体,以儒释道三教文化为精髓而千古流传。儒家和道家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文化体系,长期以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佛教自从印度传入以来,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发扬光大并广为传播,成为了世界佛教文化的中心。唐代是三教并立的时代,开明的政治造就了唐代的经济和文化空前繁即使是后来的少数民族政权,也无不被汉文化所征服,说明了三教文化的生命力。多样性是指主体文化以外的各民族文化以及外来文化,它们与主体文化融合互补,长期共存。

第二,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主张仁义礼智信,孝悌忠恕。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而且社会大众也广受熏陶。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纽约的一位退休将军一生独居,脾气不好,经常打骂佣人,来自于中国的丁龙也被打骂跑。后来将军家失火需要人手,丁龙又来了。将军感觉很诧异,丁龙说:“中国的孔子讲忠恕之道,我应该来。”将军问:“你懂得中国的圣人 之道?”丁龙说:我不识字,是父亲讲给我听的。父亲也不识字, 是祖父讲给他听的„„是曾祖父讲给祖父听的。主仆成为好朋 友。后来丁龙要病死了,把薪水留给将军,将军自己又添上一大 笔,送到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中国文化,建立了“丁龙讲座”,这 是第一个中国文化讲座。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际和谐、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模式 “和”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和包括天地之和、天人合一、人际 之和。和谐不是绝对同一,而是不同的事物和睦相处。北京故宫 中皇帝处理国务的太和殿,就是取了“和”的意思,“太和”就是宇 宙的和谐。和谐导致整体看问题,整体观渗透在中国文化的各个 层面,包括中医和建筑。日本主张大和,日本国民的团结与国家 强盛之间有着密切关系。阐释儒家世界观的《中庸》有这样的几 句话:“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中庸》的“中”,是一种极其平和的精神状 态,可是我们的情感又不能不有所发,但是发端出来要符合道德 标准,才会达到“和”的状态。人在做事情时多为他人考虑,言行 自然就符合道德标准,人际关系就会和谐。人人“致中和”,则宇 宙和谐。 第四,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直觉,向内求,不重视理论推演 中国先哲的思想是内求而来,比如老子的“为道日损,损之 又损,以至于无为„„”(《道德经》),而后智慧现前,发现 “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天地同根,万物一体„„ 既然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我们就应当仁爱, 所以中国传统文 化重视道德修养,形式上不是长篇大论。老子无奈写下了五千言 的《道德经》;孔子自述“吾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 并从事于古老文化的整理,形成六经传世。所以,很多哲学家如 黑格尔认为中国没有哲学,只有思想,因为西方哲学是外求而得: 认识、分析、验证、总结;而中国传统的智慧是内省而来,不思 而得出结论。 首先,是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的广泛渗透。在先秦,儒 学不过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但是一旦成为“经”,在政治力量的 推动下,便渗透在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各个领域。不论是史学、 哲学、教育、科学、艺术、法律,无一不渗透着经学的影响。

其次,在经学的影响下,科学未能充分独立。经学是一门笼统的 学科,虽然经学本身并不排斥自然科学,相反,儒学中的理性主 义以及某些思辩方法,对自然科学甚至还有启发作用。但问题的 关键是,经学以它自成一套的体系,凌驾于知识之上,无形中排 斥了科学的独立。 再次,经学传统对中国宗教的发展,也产生着一定影响。在世界 各文化体系中,宗教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如基督教在欧洲、伊斯 兰教在中东阿拉伯广大地区、佛教在印度及东南亚地区,影响都 极其深远。而在中国古代,宗教的影响相对而言就比较薄弱。虽 然原因可从多方面研究探索,但从历史的事实来看,经学传统对 宗教发展的制约则是显而易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