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信仰分析小组成员:民间信仰功能与态度
中国民间信仰分析 小组成员:肖*、胡*、赵*、王*、周* 团队分工:肖*——概述及PPT制作与汇报胡*——民间信仰起源与发展王*、周*——民间信仰分类赵*——民间信仰功能与态度 一、概述及特点含义:所谓民间信仰,即是在人们大众中自发产生的对具有超自然神力与超人神力的对象的崇拜,是一种文化现象。特点:第一,民间性。第二,自发性。第三,多元性。第四,世俗性。第五,功利性。 所谓民间性即民间信仰是与上层精英文化相对应的存在,它是自原始社会以来的民众集体创造、集体传承并不断积累的文化现象所谓自发性即民间信仰是在民众中自发产生。自然传承的民俗事象。所谓多元性。这里的多元主要包括了神灵形象的多样性、崇拜对象的多神格性、信仰形式的多样和结构成分的多样。所谓世俗性即民间信仰的世俗性是与人为宗教相对应的,民间信仰的仪式是没有人为宗教那样严整、系统。所谓功利性即民间信仰直接以现实功利为目的,各类神灵,不管人为宗教还是民间信仰,只要能满足人们现实中的愿望,就能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 (一)先秦民间信仰 先秦民间信仰主要包括: 自然崇拜中的——天神崇拜、地神崇拜、动植物神崇拜 人神崇拜中的——鬼魂信仰、祖先崇拜和巫术信仰与占卜习俗。
(二)先秦以后到明清的民间信仰秦汉时期,主要是对先秦时期民间信仰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出现了神仙方术以及殲纬迷信,无论是秦皇还是汉武都热衷于此,就因为秦始皇听信秦朝会“亡于胡也”而发动了对匈奴的战争,也因为神仙方术而派遣徐福去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的。魏晋南北朝,战乱多,所以人们希望有人拯救他们,于是一些英雄人物也成为了民间信仰的一部分,又如城隍神,其主要责任就是保境安民的,表达的是人类的祈求。唐宋到元明清,民间信仰经历了一个比较长久的发展时期。如在宋代,对泰山奶奶碧霞元君的崇拜逐渐兴起,其地位甚至超过了早已出现的泰山正神东岳大帝。随着历史的发展,有许多新的信仰内容的兴起。比如在唐宋,手工业的发展使得行业神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 (三)近现代到当代时期近现代时期出现了对民间信仰进行研究的热潮,但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民间信仰受到了冲击。 2.民间信仰在当代在当代,民间信仰主要表现为俗神信仰。中国民间的俗神信仰主要是为了满足世俗生活的需要,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俗神信仰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流传下来的也仅仅是一些碎片,如旧时年画绘有天官像,后来逐渐演变为“福”字。更多的信仰则转化为大众追求心理安慰的俗神信仰,表达人们求福避祸的心理,如发财致富、健康长寿、亲朋平安、家人团聚等。
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十分常见的。 三、民间信仰的分类(重点)民间信仰的分类历来众说纷纭,混乱不清,没有形成一个较为一致的认识。将各种划分标准糅杂在一起,是导致民间信仰分类芜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此,我们根据民间信仰的存在形态,将其分为四种: (一)自然崇拜自然崇拜产生于原始时代,自然崇拜的最初对象就是自然本身,不过人们所崇拜的自然已经是被赋予超自然神力的自然了。直接导致自然崇拜产生的原因是:大自然一方面为人类生存提供物质资料和条件,一方面又常常给人类带来各种伤害甚至巨大灾难。早期人类在大自然的恩威面前感到无能为力,只能匍匐在大自然面前,对其顶礼膜拜。 (二)人神崇拜人神崇拜,是对具有人的外形特征的神灵的崇拜,它是人的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主要包括了:1.人形自然神崇拜 5.生育神崇拜2.半人半兽神崇拜 6.行业神崇拜3.祖先神崇拜7.家宅神崇拜4.世俗神崇拜8.巫觋崇拜1.人形自然神崇拜 人形自然神崇拜是指人格化的自然神崇拜。 天神人格化,便有了天帝、玉皇大帝等; 土地神人格化便有了后土、稷、禹等,后来人们将土地神配成夫妻神,成了土地公公、土地婆婆,土地神由一神变为二神。
山神人格化,就有了巫山女神、泰山碧霞云君等。 2.半人半兽神崇拜半人半兽神有动物形体与人的形体相组合而成,多是人面兽神,也有兽面人身的,还有在人的整体形象中添加动物局部形体的,这些都是自然神人格化过程中的过渡性产物。 《山海经》记载很多半人半兽神。 《西次三经》所记王母形象为人形而“豹尾、虎齿”等。 3.祖先神崇拜 祖先神崇拜是对祖先灵魂及其人格的崇拜。 祖先崇拜是灵魂不灭观念的产物。 由于相信灵魂不灭,所以人们相信在冥冥之中,祖先灵魂能够观察到后代子孙的善恶,并根据这种善恶来赐福或者降灾;祖先灵魂是氏族、家族、家庭的保护神。 (1)福神崇拜福的含义非常广泛,几乎包括了世俗生活的一切美好愿望和目标。五福,民间通常说法是:“福、禄、寿、财、喜”。而在福神中影响最大的是道教的天官神。 (2)财神崇拜在世俗生活中,富裕发财是人们普遍追求的生活目标。古往今来,财神受到人们经久不衰的欢迎。武财神赵公明,是近代最为流行的财神。道教封其为“正一玄坛元帅”神号,民间又称赵公元帅。 有影响的文财神是范蠡。范蠡因为善于聚财致富又乐于施舍所以被世人奉为财神。 (3)寿神崇拜中国民间历来有“五福寿为先”的说法,表明中国老百姓始终将长寿看做一切幸福的基础民间信仰文化习俗,失去生命,一切身外之物都化为乌有。
寿星是寿神中最大的神灵。彭祖也是广为流传的寿神。彭祖因善于养生而长寿著称。彭祖在先秦典籍中被称为老彭。《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与我老彭。”西王母也是寿神,西王母能成为寿神,主要是因为她掌管着不死药和寿桃。 (4)喜神崇拜喜神为带来吉祥喜气之神,包含的范围甚广,所以民间的喜神也无确指。 5.生育神崇拜生育神崇拜主要指对于主宰生育诸神崇拜,其中主要神灵为女性神,但也有不少男性生育神。在母系社会产生了母腹崇拜、女阴崇拜、女神崇拜;在父系氏族社会产生了男根崇拜、男性生育神崇拜;发展到后来,生育女神崇拜一般有女娲、西王母、碧霞云君、妈祖、观音娘娘等女神崇拜;还有一部分则专门设为生育女神崇拜,如送子娘娘、催生娘娘崇拜等。男根崇拜如陶祖、石祖、木祖等生育男神有张仙、保生大帝等。 6.行业神崇拜传统社会除了农业生产外,又有各类手工行业和其他行业,为了继承发展行业技术、求得行业发展兴旺,各行各业长生了行业始祖和行业保护神。行业神往往是行业创世神,或者是技艺最为精湛者,也是行业的保护神。原始的行业神是各类生产神,入狩猎生产的猎神捕鱼生产的鱼神桑蚕业的蚕神农业生产的社神、稷神后来随着社会的分工,逐渐形成了原始生产之外的各行各业,才出现了各行各业的行业神,如工匠神鲁班、医神华佗、酒神杜康或者仪狄、茶神陆羽等等。
7.家宅神崇拜家宅神主要指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神灵,多是保护家庭兴旺或者是家宅平安的神灵。 如灶神、门神、火塘神、床神、仓神、厕神等。 8.巫觋崇拜巫觋(wū xí)是指对于主持民间信仰的活动、被赋予了超人神力的活人的崇拜。 (三) 灵物崇拜灵物崇拜是指对附会上超自然力的事物的崇拜,包括自然灵物和人造灵物。灵物涉及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丰富而复杂,但从民众生活的基本追求方面来进行考察,却也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财富的象征、团圆的象征、长寿的象征、平安的象征等。 1.财富的象征象征财富的吉祥物主要有谷物、鱼类、古币以及与古币相关的器物。 《说文解字》说:“谷,续也,百谷总名”。谷物又往往被称为嘉谷,可见谷物在古人心目中是吉祥物。鱼作为富裕的象征由来已久,在人们的观念中是龙一类的兴云降雨的水神,自古有“鱼跃龙门”之说。更能直接表现富裕寓意的吉祥物是古钱币及其相关物。钱币象征富裕发财 2.团圆的象征延续几千年的家族制度养成了中国人重亲情的心理,因此,阖家团圆,尤其是节日中的阖家团圆,历来被认为是吉祥喜庆之事。由于节日团圆主题的需要,便产生了各式各样的象征团圆的食品吉祥物。这些食品吉祥物都取圆形,以寓团圆。
如圆子、汤圆、月饼、桂圆等。其中又以汤圆和月饼最具典型性。 《金陵岁时记》说:“月饼,俗称团圆饼,祀月之余,阖家分啖,义取团聚。” 3.长寿的象征农历三月三日为古代的上巳节。这一天有男女出游采荠菜花戴在头上的习俗。荠菜花有药用价值,古人以为长寿之物。农历十二月八日为腊八节,古代,古代有吃腊八粥习俗。腊八粥又称福寿粥,吃腊八粥有祈求长寿之意。 4.平安的象征此类吉祥物是由辟邪物演化而来。辟邪物,又称镇物,是一些被认为具有辟除灾厄、邪恶功能的器物。传统的辟邪物起到所谓护身、镇宅、镇山、镇水、镇路、镇墓等神秘的作用。例如春联、压岁钱、鞭炮、柳枝、雄黄、菊花酒、长命锁、虎头帽等。 (四)符号崇拜符号崇拜是指对一些包含神秘观念的抽象的符号的信仰。符号的类型包括图符、汉子变形符号和数目字等。其中具体包括:1.图符信仰2.汉字变形符号信仰3.数字信仰 1.图符信仰最早的图符信仰起源于古老的图腾崇拜。如华夏以太阳为图腾,黄河流域大汶口文化遗址中的太阳纹,就是华夏族的族徽。这些太阳纹,有圆心纹、同圆心、圆心涡纹、乌载日纹等,都是太阳事物抽象化的符号。 2.汉字变形符号信仰汉字最初是被当做神秘的事物而受到人们的崇拜的。
仓颉造字传说就是这种崇拜的产物。 《淮南子·本经训》说:“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文字的创造被视为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可见汉字在古人的心中是神圣之物。这种变形的汉字崇拜可谓早先汉字崇拜的变异形态,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为道士或巫师作法时使用的符箓符号;一类为大众在民俗活动中所使用的吉祥符号,主要有:变形的寿、喜等,我们称之为寿字纹和喜字纹。 3.数字信仰最早产生的数字信仰来源于原始的宇宙观,相当一部分数字信仰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阶段,是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文化观念的产物还有一部分数字信仰生成于谐音取意,较晚才出现,但在当今却十分流行,比如选取车牌或者手机号都希望尽可能的多“6”或“8” 四、民间信仰的功能在这里我们借鉴以前的研究成果,从整体上把民间信仰的社会功能概括为六大功能,即:社会整合功能道德教化和心理调适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娱乐功能生态环境保护功能经济开发利用功能。 (一)民间信仰的社会整合功能1.民间信仰是我们全面认识、把握及管理民众的必修课。2.民间信仰是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力量。3.民间信仰的社会整合功能还体现在它具有强大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功能。4.民间信仰的社会整合功能还体现在它能够为我们今天的社会转型提供认同的基础。
(二)民间信仰的道德教化和心理调适功能中国民间信仰基本上都延续了传统文化中“祖有功、崇有德”的精神,将现实生活中“立德、立言、立功”的历史人物或文化英雄加以神话,变成民众崇拜的信仰对象。毫无疑问,这种神化的人物或精神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包含着精深的道德价值观念,对普通信众会产生较强的引导和感化作用。 民间信仰对普通民众还具有心理调适功能。 人们往往把严格遵守某种禁忌视为改善环境、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的特效手段,特定的信仰理念能满足人们的某种心理需要,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维持着心理平衡,在遭遇意外时有效地调动起自身的潜能,迅速唤起最佳心理定势。 (三)民间信仰的文化传承功能一种民间信仰一旦形成民间信仰文化习俗,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携带者依附于它的传统文化代代传承下来。于是,民间信仰就成为传统文化的储存库。民间信仰的文化传承功能还体现在它具有渗透性和包容性。它的存在就是多元文化的一种标志。 (四)民间信仰的娱乐功能民间信仰活动都是在自然自由的状态下进行的,常常伴随着狂欢和诙谐。民间信仰活动将人们的生活诗意化、艺术化、娱乐化,在活动过程中,民众尽情地宣泄情感、展示魅力、张扬自我、彰显生命的存在,充分体现了民间信仰的娱乐功能。
(五)民间信仰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许多民间信仰是人们在对生态环境的适应和改造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民俗文化,蕴含了民众丰富的生态知识和朴素的生态理念。民间信仰中的生态意识和观念以多种途径和方式制约着人们的生产行为和活动,调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起到了保护自然、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恢复的作用。 (六)民间信仰的经济开发利用功能民间信仰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资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美学价值和娱乐功能,可以满足人们求新求异的旅游需求因此,民间信仰有很大的经济开发利用价值。在现代社会中,参观民间宗教场所、参加民间民俗信仰活动、为家人和自己求财祈福,已经成为人们旅游的重要内容。 五、对待民间信仰的态度一、作为一种民间文化,民间信仰并非全然是一种“迷信”,它虽然包含封建迷信的糟粕,但是也有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封建”、“迷信”、“愚昧”等字眼对其污名化。二、对民间信仰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和判断,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