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辛亥精神 振兴中华民族.doc
弘扬辛亥精神振兴中华民族(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62)要】1911年10月10日,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比较完全意义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实现了国家政治制度由封建专制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的历史转变。然而弹指一挥间,历史的车轮已碾过了整整一百年。一百年前,革命党人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的革命事业浴血奋战、出生入死,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等都被后人铭记并继承。本文从辛亥革命的背景出发,揭示了辛亥革命精神的本质及其对现代人的积极教育意义,旨在进一步弘扬伟大的辛亥精神,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加深,无疑让本来就矛盾重重的旧中国更加混乱不堪。之后,帝国主义相继发动了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逼迫腐败的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如《马关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风雨如晦、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也随之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强烈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人民纷纷拿起武器保家卫国,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等也相继登上历史舞台。为了进一步保卫中国领土,反击外来侵略,以孙中山为领袖的中国资产阶级成立了同盟会,这使得中国的革命有了统一的指挥中心和领导者。他们于1911年农历辛亥年发动了武昌起义,这次起义也成为中国历史的里程碑。时光荏苒,沧桑巨变。武昌城的枪声早已渐渐远去,起义门前的硝烟也渐渐散去。历史的车轮虽然已走了100年。但当年无数革命先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孜孜不倦、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却流传了下来并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着,这笔精神财富永远不会随时间和历史的逝去而被人们遗忘。辛亥革命的先烈们强烈的爱国热情,为理想信念坚持不懈,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勇敢的斗争和牺牲精神等都被海内外的中华儿女铭记并继承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赤诚热血,保家卫国,维护国家的利益不受侵害也是辛亥革命的先烈们投身革命的强大的精神动力。面对当时旧中国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这样一个烂摊子,以孙中山为领袖的革命党人没有选择逃避和退缩,不顾个人安危,积极投身到打倒帝国主义,推翻清政府,建立新中国的革命事业中去。
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畏艰辛,誓死保卫国家和人民,这份胸怀天下的爱国热情和革命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和借鉴。陈天华在《警世钟》和《猛回头》中,宣传“改条约,复关税,完全独立;雪仇耻,驱外族。复我冠裳”等革命思想。因为爱国,蔡锷决定讨伐窃国贼袁世凯。起义时,他向将士们泣血致辞:“与其屈膝而生,毋宁断头而死。此次举义,所争者非胜利,乃中华民国四万万众之人格也。”而在此之前,他也早已与梁启超约定:事若败,一死而已,决不亡命;若成,则引退,决不在朝!烈士秋瑾不顾家人的百般阻挠远赴日本学习革命知识,回国后加入革命组织光复会。1907年,她与徐锡麟成立了“光复军”决定起义,但因计划泄露,徐锡麟壮烈牺牲,秋瑾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秋瑾仍旧高昂着头,正气凛然地说:“革命党人不怕死,要杀便杀!”她也成为中国第一个为推翻清政府而流血牺牲的女英雄。至于国父孙中山的一生更是屡遭挫折,备受险阻,但他却愈挫愈勇,百折不挠,倾尽毕生心血和精力为改造中国、振兴中华而奋斗。这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发扬光大。坚定的理想和信念犹如一座灯塔照亮我们前进的步伐。如果没有理想和目标,那生活将会茫然而漫无目的。
抵御外来侵略,推翻腐败的清政府,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和伟大振兴是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理想和信念。正是这样的奋斗目标指引着他们不断前进,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100年前的旧中国内忧外患,清政府腐败无能,贪污成风,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着中国人民。自从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侵略中国的大门后,他们变本加厉,相继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要求清政府一再割地赔款并且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但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以孙中山为领袖的革命党人并没有放弃,反而激发了他们的革命斗志,奔赴救国救民的最前线。他们为了心中的理想而不懈奋斗,即使前方困难重重,布满荆棘。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他们的奋斗历程却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不断遭到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打击和压迫,国内保皇派的坚决反对和内部意见的分歧等。但是这些挫折都没有挡住他们前进的步伐,他们为了实现心中的信念孜孜不倦,历尽毕生的心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尤其是孙中山先生,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仍旧不忘告诫后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当代青年要时刻铭记先烈们为理想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为中华崛起而奋斗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这场浴血奋战的革命中中华民族振兴,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无私奉献,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情怀。
他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心为公的精神更是让人佩服。黄兴是辛亥革命中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但他从来不慕名利,不贪图荣华富贵,一直是立志做大事而不是做大官。“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民主人士章太炎的一副挽联,高度评价了黄兴的一生。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即使在和孙中山的意见有分歧时,也从来是维护孙中山的领袖地位的。孙中山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提倡官员为民众公仆的观念,而且自己带头身体力行,生活俭朴,不建总统府,不谋私利,不循私情。有人举荐他哥哥孙眉当广东都督,他坚决不同意。这样一心为公的公仆精神和意识也值得当今的干部和官员学习。他们应强化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福利的意识,学习范仲淹先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到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视死如归。他们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投身到民主革命当中,纵使各方势力一再压迫,也绝不屈服,誓死反抗。徐锡麟烈士就义前曾慷慨陈辞:“功名富贵,非所乐意,今日得此,死而无憾。黄花岗起义烈士方声洞在给父亲的绝笔书中说:“夫男儿在世,不能建功立业中华民族振兴,以强祖国,使同胞享幸福,奋斗而死,亦大乐也。
”而林觉民的《与妻书》则是在广州起义前三天写给妻子陈意映的。在民族大义,国家兴衰的取舍面前,他是果断而坚定地做出了选择。在提笔写信的时候,林觉民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他在书信的第一行就写到:“吾今以此书与如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这样的心理准备对于一个真正心系国家的革命党人来说是如此的寻常,却是如此的崇高。他在信中也表达了自己“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为天下人谋福祉”的愿望。而如今这样的精神也在新时期的人民警察身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不畏艰辛,不怕危险,誓死保卫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害。正如汶川地震中,他们为抢救人民而奔赴前线,舍己为人,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辛亥革命研究专家章开沅说“我们纪念辛亥革命,最重要的就是挖掘和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因为辛亥革命最宝贵的就 是辛亥革命精神。辛亥革命给我们中国、亚洲乃至世界带来 的是一笔很宝贵的遗产。” 在辛亥革命100 周年之际,我们缅怀先烈,但更重要地 是要纪念宝贵的辛亥精神留给现代人的启示。它鼓舞全国各 族人民万众一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对于加强 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勇敢担当历史责任、开创两岸关系 和平发展新局面、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章开沅曾教导大学生们不要梦想自己一夜暴富,因为真正的财富是靠自己慢慢积累的,靠自己的勤劳、坚忍不拔、 几十年如一日苦干而来的。辛亥革命就是靠着一代又一代人 的不断努力。这才是辛亥精神。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不是依靠一代人或者几代人的努力就能成就的。它 需要甚至几十代的人坚持不懈,孜孜不倦的奋斗。因此,辛 亥精神所赋予我们的百折不挠,前赴后继,不畏艰难,不怕 牺牲等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它将激励我们不断前进去建立更加繁荣富强的中国。 危亡为己任的使命感驱使下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辛亥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辛亥革命时 期,许多海外侨胞、台湾同胞冲破阻力,奔赴祖国,投身于 这场革命斗争。辛亥革命已成为凝聚全世界炎黄子孙民族情 感的重要纽带。在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上,国共两党的认识基 本是趋于一致的。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辛亥革命,搭建 两地交流平台,开展各种经贸、文化活动,做好促进祖国和 平统一的工作。 在过去的100年里,无数仁人志士坚持不懈,勇于奉献、 百折不挠;古老的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四分五裂到强 大统一,从战乱频繁到国泰民安,从积贫积弱繁荣富强,从 受人凌辱到扬眉吐气。
然而吃水不忘挖井人,抚今思昔,我 们更加深切怀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更加怀念无数为 了国家解放、民族复兴不懈奋斗英勇牺牲的仁人志士和革命 先烈。他们的革命遗志和崇高精神将永放光芒。 论辛亥革命百年精神及其现实意义》.三峡大学学报,2011,(6). 李耕:《”辛亥精神”浅析》.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M].武汉:华中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1. 杨燕华.中国共产党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及其意义[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2(4). [3]李耕.“辛亥精神”浅析[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22. 论辛亥革命百年精神及其现实意义[J].三峡 大学学报,2011(6). [5]马克锋.论辛亥革命的精神遗产[J]. 国家行政学院学 报,20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