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阅读兴趣不足约9成家长面临“选书难”
我国3-12岁儿童年均阅读14.68本书,近半家长认为孩子阅读兴趣不足,约9成家长面临“选书难”……第29个世界读书日前夕,新华社瞭望智库在京举办“深化全民阅读,提升儿童阅读能力”课题研讨会,并联合叫叫研究院发布《中国儿童阅读能力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我国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现状与家长需求进行了研究分析。
报告发现,我国儿童阅读发展情况整体向好,但挑战犹存。通过研究发现,儿童阅读兴趣、阅读成就感偏低,而家长作为关键的儿童阅读引路人,在实施阅读引导的过程中普遍面临选书难、不了解孩子真实阅读水平、难以准确评估书籍阅读难度、担心网络短视频等内容影响孩子阅读兴趣等困境,亟需获得来自政府、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培养孩子阅读兴趣,从摒弃功利化阅读开始
阅读是成长的阶梯,兴趣则是驱动孩子拾级而上的根本动力。报告研究发现:47.55%的家长认为自己孩子阅读兴趣不高;46.89%的儿童阅读成就感(即对自身阅读能力的自信程度)处于一般及以下水平;坚持每天阅读的儿童占比不足1/4。
报告同时显示,儿童喜欢阅读的书籍类型与父母期待孩子阅读的书籍类型存在较大差异。儿童更偏爱阅读漫画书、绘本类,童话、寓言故事类和科幻科普作品类,而父母却希望孩子加强文学名著类,诗歌、散文类,习题类等类型书籍的阅读,减少漫画书、绘本类书籍的阅读。
报告研究还发现,学业压力的增加会导致儿童阅读表现下滑。报告显示,儿童进入小学高段(四至六年级)后,阅读数据相比小学低段(一至三年级)反而呈现下滑趋势。具体而言,小学低段儿童年均阅读量为16.75本,到了小学高段则减少至14.52本;29.30%的小学低段学生很喜欢阅读,到了小学高段则降低至25.70%;30.87%的小学低段学生认为自己的阅读能力很强,比小学高段学生高出6.24个百分点。
在摒弃功利化阅读思想、更好地平衡学业与阅读的基础上,报告进一步提出,应该让儿童阅读的内容更多样化。
解决孩子“读什么”难题小学应读的文学名著,科学分级是关键
报告显示,尽管大部分家长愿意引导孩子阅读,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家长普遍感到吃力,让孩子“读什么”是家长最关心的痛点问题,约9成家长在为孩子选购书籍时存在难点。
善用儿童阅读平台,为孩子们的数字生活划出“绿色通道”
随着数字时代的全面来临,儿童参与数字生活的程度越来越深。《2022中国儿童网络安全研究报告》显示,早在幼儿园时期(3-6岁),儿童的手机接触率就已达到91.8%,平板电脑接触率83.4%,电脑接触率80.6%。使用数字媒介、消费数字内容,成为“10后”们的生活日常。
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的认知乃至行为受到网络不良内容引导,成为家长们普遍担忧的问题。在儿童阅读方面,家长们也普遍担心孩子的阅读兴趣受到娱乐性网络内容的干扰。报告研究发现,高达9成家长担心孩子因网络游戏、短视频而不爱阅读。
报告提出,用经过筛选的优质、专业且富有趣味性的儿童数字阅读内容,代替未经筛选、仅具备娱乐属性、对身心成长并无帮助的“无营养”内容甚至是被污染的有害内容小学应读的文学名著,是一种有效的应对策略。既满足了孩子的休闲与探索需求,同时又能让他们从内容当中汲取滋养,获得正向的教育和引导。内容专业化、趣味化、体系化的儿童数字阅读平台,能够成为家长们的有力帮手。这类平台不仅提供丰富优质的数字阅读资源,同时借助多媒体、交互式操作、AR技术等手段,实现对儿童用户的高吸引力、高粘性,让阅读成为对孩子而言充满趣味的过程。魏纬表示:“科学、体系化的儿童专属数字内容,能够将孩子从无意义的数字接触中’打捞’出来。”
报告指出,当前数字阅读已经得到家长们的广泛认可,儿童阅读逐渐形成了纸质图书阅读与数字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具体而言,31.07%的孩子平时主要采用纸质阅读,58.84%的孩子平时主要采用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两种方式,另有10.09%的孩子平时主要采用数字阅读。也就是说,7成孩子将数字阅读作为日常主要的阅读方式。研究还发现,用过儿童阅读App的儿童的主动学习能力略高;在经常使用的数字阅读App调研中,叫叫最受欢迎。
在专家学者们看来,指引儿童走上热爱阅读、终身学习之路,归根结底是要充分尊重孩子阅读兴趣与成长规律,同时通过科学的方法与工具加以引导,激发他们的内在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