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文学名著

文学谈论爱,追求美,不要担心“反转”、“打脸”

在推特上,青君经常能看见特朗普总统炮轰假新闻,川普嘴里的假新闻是《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而在我国,假新闻就是一些自媒体。现在的人越来越坏了,拿着钱张嘴胡说八道,根本就没有一丁点的职业道德。当时还是个小愤青的青君越看越气,于是就办了“青年之声”这个公众号,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说真话,教大家如何识别新闻信息的真伪,如何从媒体上选出最优质的内容,遇到新闻热点事件可以如何思考……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大多数人的信息获取渠道都是媒体发布的新闻。所以青君认为,如果每个人都可以更好地从媒体上获取新闻信息,这个社会也会变得更美好,这样我们看新闻的时候也不需要在担心“反转”、“打脸”和成为鲁迅先生笔下吃人血馒头的麻木看客了。因为那时真相会流传得更广,我们就可以根据事实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俞敏洪人物短评ppt_文学名著人物短评_诸葛亮人物短评200字

而要打开心灵文学名著人物短评,一个最重要的方式就是阅读文学作品。

我很喜欢的作家胡晴舫写过一篇短文《爱的想象力》,对文学的作用做了非常到位的总结。她说,文学最重要的功能是理解他人,想像他人的生命处境,看见他人的痛苦与欢愉。

‍‍‍‍‍“因为文学要求你进入另一个世界,接纳一切经验,并当作关于世界的知识,从此变成你这个人的一部分。文学不会带你喊革命口号,也不会帮你企业转型,只是让你的心灵具有多重性,赋予你一份‘具同情心的想像力’(王尔德语)。

文学谈论爱,追求美。悲伤是爱的本质,爱的对象即是美的化身。文学不是风花雪月,不是小确幸,不是康乐活动,而是悲天悯人的情怀。文学是一双历经岁月的冷峻眼眸,看尽人间,原谅全部。

在功利主义导向的社会里,我同意文学确实无用。文学是什么?文学就是当你身在满席佳肴的华丽餐厅里,却不经意将眼光投往窗外树下那个正冷得发抖的小饥童,或行走于遍地瓦砾的废墟之中,四周满目凄凉,却瞥见一朵瘦弱的小花由破碎的路面缝隙怯怯生长出来。文学只是爱的想像力,然而,这就是人生的全部了。”‍‍‍‍‍

在我们这个时代,有太多的对立、纷争,许多人对他人的苦难视而不见,或者见而无感,信奉“丛林竞争、适者生存”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盛行,崇拜强人和铁腕,对弱者的鄙夷和嘲弄溢于言表……在这些时代的症候之下,一个重要的病因可能是:人们不读文学了(网络文学除外)。

当平时不读正经文学的人接触到经典文艺作品的时候,甚至开始批评这些名著“三观不正”,在《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英国病人》等作品的页面上留下“绿茶婊”“毁三观”“把婚外恋说得冠冕堂皇”之类的短评。

文学名著人物短评_俞敏洪人物短评ppt_诸葛亮人物短评200字

英国病人

这些针对文学名著展开批判的“三观警察”,其实正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学在这个年代有多么失落。而与此相关联的,就是“具同情心的想象力”的失落,是“爱的想象力”的失落。

李海鹏总结得好:“《包法利夫人》讲的是,如得其情,则哀矜勿喜,讲的是我们都在刻奇与平庸之间摇摆不安,性从来不只是性。《英国病人》讲的是我们读着希罗多德,打着仗,闷热,孤独,为了亲密关系竟飞蛾扑火,一情两命。最终这两本或更多的好书讲的是什么呢?讲的是这样一个体验:我们如此活着,假如静下来想想的话,那么无论是什么事,快乐也好,疯狂也好,欢聚也好,离别也好,无论什么事,只要静静想想,都会百川归海一般导向同样的一种悲观,而这就是我们的最终的生命体验。这种感受,发乎人性,导向体恤,是善的基础,是自由的基础,是权利的基础,是爱的基础。”

如果我们要让这个世界拥有更多的真善美,有更多的爱,更多的自由,更多的权利,我们就要找回这种感受力、同理心、想象力。

而文学是通向这种感受力、同理心、想象力的最佳道路。

如果每个人都多读一些文学,一些真正的文学,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好的。

俞敏洪人物短评ppt_文学名著人物短评_诸葛亮人物短评200字

喜马拉雅刚刚上线了历时一年打造的《世界名著大师课》。为了制作这些音频课程,他们请到了超一流的阵容,其中有不少年事已高的泰斗级人物。

‍比如,在《朗读者》上大火的王智量老先生,将会解读《叶普盖尼·奥涅金》。这本书他花了24年翻译,其中一大半时间是在劳动改造时完成的,乡下买不到纸张,他就从报纸的边角撕下纸条,在上面完成了《奥涅金》的翻译初稿。

比如,他们向84岁的柳鸣九老先生发出邀请,让他为年轻读者们解读加缪的《局外人》。柳鸣九先生是社科院最高学术称号“终身荣誉学部委员”的获得者,他主编翻译的《加缪全集》是目前最权威的版本。

接到了喜马拉雅的邀请后,柳老先生坐着轮椅来到这家互联网公司,他坚持要亲眼看看这门课程究竟如何:有哪些讲者?他们讲得怎么样?

最后,柳老同意来讲这门课,并且几度调整、修改了自己的文稿,力求细节完美。

诸葛亮人物短评200字_俞敏洪人物短评ppt_文学名著人物短评

柳鸣九先生

老辈学人的严谨学风令人心折,中生代学者的痴情热忱更加外显。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北大德语系系主任黄燎宇教授,一直兼职做着没有多少收入的德语文学翻译,只是因为热爱。为了译稿的准确性,他走访酒吧、派出所,甚至精神病院。

黄燎宇的一生之书,是托马斯·曼的《魔山》。他二十多岁的时候读到这本书,“当时,我的人生刚刚展开,面临的许多问题都需要解答,它给了我答案。直到现在,我依然为读了这本书而感到庆幸。”

黄燎宇曾说:“谁喜欢托马斯·曼,我喜欢谁。谁讨厌托马斯·曼,我讨厌谁。”正是这种“痴”,让他对于德国文学不离不弃,也是这种“痴”,让他愿意用声音引领读者走入德国文学的密林之中。

最终,这门曾经不被任何人看好的《世界名著大师课》,在经历了一年的邀约、撰稿、制作后,汇集了48人的讲师阵容。其中包括——

85岁,被誉为“俄罗斯文学点灯人”的蓝英年先生;

82岁,“译介卡夫卡于中国学界第一人”的叶廷芳先生;

79岁,独立翻译1700万字、独立著作超过230万字的的郑克鲁先生;

……

苏州大学文学院的季进教授对这个阵容的形容是:“史无前例”“大师云集”——这支讲师队伍无疑是空前的,而鉴于一些老先生的年龄,也可能是绝后的。

这支讲师队伍很可能是国内同类课程中平均年龄最长的,而他们背后所屹立的名著则有着更悠久的历史。

同样受邀成为《世界名著大师课》讲者的中国人民大学英语系教授刁克利先生文学名著人物短评,在面对“为什么今天还要读《哈姆雷特》”的问题时这样回答:“《哈姆雷特》写出了心灵的考验、命运的追问、家国的情怀、人性能够达到的高度、人生面临的困境,以及面对困境的态度、勇气和必要的牺牲。”

这也是大师们重新“出山”的重要原因。在这门课程中,每位大师都会带着听众一同阅读自己的“一生之书”——是他们最喜爱、研究最深入,或者是浸淫其中一生的经典作品,其中的许多作品本就是他们的译作——《荷马史诗》《叶甫盖尼·奥涅金》《罪与罚》《安娜·卡列尼娜》《红与黑》《悲惨世界》《茶花女》《局外人》《小王子》《老人与海》《汤姆·索亚历险记》《神曲》《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变形记》……

也推荐大家看一下这条非常感人的视频,这些大师会在视频里告诉你,他们一生之书的故事。

有人可能会说:提倡读文学,就让大家自己去读好了,为什么还要用付费课程的形式呢?

读名著听上去并不困难。但在这样一个碎片化阅读、注意力经济的时代,仅仅把书放到人们跟前是不够的。

德国作家黑塞曾经说: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而习惯了“适口”的我们,要找到正确的阅读方法,进入经典作品所营造的世界,并非仅靠毅力闷头苦读就行。

事实上,读书与厨艺、演讲、运动一样,是一种技能。这种技能同样需要学习训练、反复巩固、不断进阶。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表示,“读书需要训练,就如同运动员所接受的训练那样,而且,人们差不多要终其一生,追求这个目标。”

而喜马拉雅请到的这48位大师,便是“阅读经典”这项技能的最佳教练——他们的天赋与努力已被时间所证实,他们的经验与智慧则已被传承和发扬。在课程中,他们会像医生操作手术刀一般地剖析经典,为你搭起通往外国文学名著的桥梁。

我衷心希望喜马拉雅的这份产品卖得多些、再多些。因为那就意味着,经典文学进入了更多人的生活,人们拥有的感受力、同理心、想象力会增多一些,这个世界也会变得更美好一些。

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或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这份《世界名著大师课》,让失落的文学归来。

标签: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