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徐自华,走上文人之路国学大师
提起国学大师,人们的脑子里总会出现一个博学多识的老者形象。这是国人心目中对于国学大师的固有印象,当代被大众承认并且所熟知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就是整日里穿着朴素,不慕名利又博学多识。季羡林被大众称为国学大师毫无争议,他的知识他的为人都完全配得上这个称号。
然而我国还有一位曾经红极一时的国学大师,和季羡林不同,在他身上争议从未间断,甚至他还曾被指控没有任何真本事,只会靠拼凑来欺骗大众。
这个“国学大师”就是我国非常著名的红学家,书画家国学经典年龄,甚至还有着新中国“楚辞第一人”的称号文怀沙。文怀沙之所以争议不断不仅因为他的各种著作被质疑,还在于他特别喜欢表现自己甚至连真实年龄都要造假,让人感觉不像一个真正的国学大师应有的作为。
拜师徐自华,走上文人之路
文怀沙在北京出生,具体年份却不得而知,他自称1910年出生,但被大众质疑造假。文怀沙的父亲在抗战时期是一个干部,也算是革命人士。清朝末年时,社会动荡不安,尤其京城更为剧烈,所以文怀沙少年时代便离开了父亲跟随母亲来到了杭州。
文怀沙自小喜欢舞文弄墨,年纪稍长时在母亲的介绍下拜了母亲的好友,当时的秋社才女徐自华为师,开始专心学习文学。安心学习的时间并不长,没过多久战争便打响了,这时的文怀沙已经接近成年,文学上已是颇有造诣。应自己父亲的要求,文怀沙在战争时期成为了一名记者,专门报道战争的情况,利用自己的文笔来为我国革命事业做贡献。
做了记者之后的文怀沙常年在各地之间奔波,见识也逐渐增长国学经典年龄,时常有感而发创作出一些诗歌,散文。后来他被调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社工作,把自己绑在了文学上。文怀沙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期间又结识了很多国内的文人,郭沫若就是和他在此期间相识,他随郭沫若学习文学上的知识,两人亦师亦友。
在出版社多年来和各种文人打交道,让文怀沙的文学造诣也水涨船高,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如《红学》,《楚辞》等,这些作品让文怀沙的声名大震,此后不断有人找到文怀沙请求他题诗题字,文怀沙的文学道路走的一帆风顺,这些也让他日后成为红极一时的国学大师。疑似年龄造假,饱受质疑
虽为文人,德行却不能服众
文怀沙不论有没有实力,他的成就却是真真切切的,出名了之后的文怀沙并没有像季羡林那样的低调内敛,反而隐隐的有些表现欲。
他曾说过自己是1910年出生的,还拿出了自己1910年出生的身份证做证明,看似证据确凿,很多人都已经相信了。但是他对大众所报出的年龄却经不起细细推敲,众所周知1910年仍然是清朝末年,清朝的时候是没有像今天这样的出生登记制度的,甚至今天所使用的年月日的日期计法清朝时也不存在,所以文怀沙的年龄造假几乎是确定了。
果不其然,在有人提出质疑后文怀沙并没有给出具体理由,甚至后来在多个场合还修改过自己的年龄,许多人猜测文怀沙应当出生在1910年以后,只为了让自己资历看起来更老才谎报年龄。试问这样一个连年龄都要谎报的人,是不是和国人心目中的国学大师的形象有所不符。
如果说文怀沙谎报年龄只是表现欲太强所致,算不得什么大事。在感情上他的所作所为也与国学大师不符。文怀沙一生共有五个妻子,由此可见文怀沙对待感情的态度是极不专一的。
虽然都说文人自古风流,但是在我们现代人的眼里看来,前后可以有五次婚姻实在是不能被所有人接受。不仅如此,文怀沙即使成名之际仍然丝毫不注意自己言论,他曾多次在公共场合谈论女性,作为一个知名的国学大师,这自然不合适,文怀沙也因此被很多人质疑。
他曾写诗道:“平生只有两行泪,半为苍生半美人”,从诗中更能感受到文怀沙的多情。
知名著作被质疑拼凑而来
无论文怀沙的人品如何,感情如何,说到底这些都是他的私生活,是他自己的权利。而文怀沙之所以被质疑没有真材实料,不配为国学大师,还是因为他的知名著作《楚辞》。
文怀沙曾因为《楚辞》这部著作被称为新中国“楚辞第一人”,由此可见这部著作的影响力之大。但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有业界学者看了《楚辞》后,竟发出质疑:“书中大部分内容毫无水平,完全是从各大经典中东拼西凑而来”。
这一下子便把文怀沙推到了风口浪尖,一时间舆论不断。但是文怀沙此时的名气已经很大,随便几句话便可以糊弄大众,但却无法糊弄过专业学者。
业界专家并不认可他的“楚辞第一人”的称号,经过研究发现,文怀沙的《楚辞》中,有着许多较为明显的错误,凑起来的也比较生硬,这些普通人当然无法发现,所以这些事情并没有对文怀沙造成太大的影响,虽有少部分人质疑,但他依旧是那个大众心中的“楚辞第一人”。
《楚辞》出事后不久,文怀沙的另一部著作也被爆由拼凑得来。这部著作就是把他推上国学大师之位的首要功臣《四部文明》,这部著作和《楚辞》的遭遇如出一辙,都被举证是靠拼凑经典得来,并非文怀沙的文学实力的体现。
文怀沙的一生都处在质疑之中,直到2018年离开世界时依旧没有被所有人承认国学大师之位。在现在看来,文怀沙的名气是真,但是文学功底究竟如何就不得而知。
如今文怀沙已经不在人世,再讨论这个问题也就没有意义了,只能期望以后的文学上能够出现更多真正用心做学问的人,而不是依靠学问哗众取宠,赚取名气。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