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统文化 > 戏曲音乐

云南地方戏剧——花灯:云南花灯剧

云南地方戏剧——花灯 一、概念及流传地区 云南花灯剧是云南省各地花灯剧的统称。花灯是云南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小戏。它的一部分曲调,来自明清小曲。这些小曲传人云南后,与云南的方音、风土人情结合,后来演变成花灯曲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流传于云南全省及贵州的盘县、四川的会理一带。花灯在长期流传中,由于地区不同,先后形成9个支派:昆明、呈贡花灯,玉溪花灯,弥渡花灯,姚安、大姚、楚雄、禄丰花灯,元谋花灯,建水、蒙自花灯,嵩明、曲靖、罗平花灯,文山、邱北花灯,边疆地区花灯。它们彼此大同小异,基本特色相似。 二、云南花灯剧艺术特色 第一、从剧目上看,传统的花灯剧目,多为小生、小旦、小丑为主的“三小”戏,一般反映农村中生产劳动、婚姻爱情、家庭伦理道德的戏居多,如《迎春》、《探干妹》,从剧本的内容到唱词、道白,都有浓烈的云南乡土特色。 第二、在云南省广大的汉族聚居区和汉族、少数民族杂居区广泛流行,各地的方音土语、风俗民情、音乐曲调等等的差异,形成了云南花灯的许多支派。如昆明花灯、玉溪花灯、楚雄花灯、建水花灯等都各有自己的一些特点。昆明花灯,较多地保留了明清小曲;玉溪花灯本子戏较多;楚雄花灯民歌小调较多;建水花灯从音乐到唱词、道白,都吸收了一些彝族的东西。

《十大姐》曲调欣赏 二、云南花灯剧艺术特色 第三、花灯音乐曲调的来源相当广泛。大体上有这几种情况:一部分是明清小曲传下来的;大量的是一些民歌小调;一部分是从云南洋琴、宗教音乐及民族音乐中吸收来的;还有的是从其他省市的一些剧种中移植来的。由于它的演唱习惯、润腔方法,结合它的舞蹈、戏剧节奏、云南的方言语音,就形成了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花灯音乐。 第四,表演上的突出特点是载歌载舞。云南群众过去也称花灯演唱为“崴花灯”,甚至有“不崴不成灯”的说法。可见“崴”在花灯舞蹈中占有重要位置。当然,同样是崴,生、旦、丑各有不同,要崴出人物性格特点来。除崴以外,花灯的舞蹈还有转、跳、扇花、手巾、鼓舞、龙舞、霸王鞭、灯笼舞等数十种。 三、剧目与发展 一、徐嘉瑞的《云南农村戏曲史》把较早的花灯剧称为“旧灯剧”。它较多地保留了明清小曲,唱词多为长短句。大约在本世纪30年代前后,以玉溪花灯为代表的“新灯剧”兴起,从唱本中改编了如《蟒蛇记》、《金铃记》、《董永卖身》等一些剧目,也出现了一些直接反映云南生活的剧目,如《出门走厂》、《双接妹》等。 二、 1940年后,花灯出现了专业剧场,为了适应剧场演出的需要,大量从滇剧移植剧目,出现了所谓的“灯夹戏”时期。

当然,农村中的花灯,仍在那里以业余的形式,缓慢地发展着,甚至到今天,我们还可以在一些山区农村,看到较为古朴的花灯演唱。 三、新中国建立初期,成立了昆明人民灯剧团,排演了《小二黑结婚》等反映新生活的剧目,在花灯唱腔、表演的革新方面昆明戏曲音乐,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1954年昆明戏曲音乐,建立了云南省花灯剧团。在这前后,许多地、州、市都组成了专业花灯剧团。花灯艺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省花灯剧团曾于1959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