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道家

浅谈南北朝道教与文学,了解一下其刻的影响和意义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之一,在中国历史上也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道教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其与社会本身联系不断紧密并产生相互的影响。道教影响着社会的思想文化的发展,并从整体角度影响社会精神层面,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牵引作用;而社会反作用于道教本身的形式是大体社会对于道教的兴盛贡献的力量,主要是在物质方面。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道教对文学的影响是特殊而富有内涵的。在这里,我们浅谈一下魏晋南北朝道教与文学,了解一下其中深刻的影响和意义。

外国谈中国道家_外国谈中国道家_外国谈中国道家

道教起源与发展

1.道教起源—关于“道教”和“道家”的论述

在提到道教之前,我们就不得不谈到关于道教的思想理论的最高范畴“道”。《道德经》载:“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提到了“道”的概念,对于道教本身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道德经》的著者老子也被奉为道教始祖。在提到“道”之后,另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区分就是道家和道教的差别。或许在区分的过程中,会有一种说法,那就是“道教又被称为黄老之学、道家外国谈中国道家,为何不能将道家等同于道教?”其实,道教跟道家是有着较为分明的区别的。

关于“道家”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论六家要旨》载:“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外国谈中国道家,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它所谓的道教是指精神层面修炼的通过顺应阴阳而达到一定精神高度的方式,是追求精神方面的“道”的。所以它所谓的道家是指先秦诸子百家各学派中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主张清静无为敬畏鬼神并不断发展建设自身精神宫殿的学派,本质上说是一种学派。

外国谈中国道家_外国谈中国道家_外国谈中国道家

相比之下,提到道教,不可避免地会提到《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等神魔小说所建立的神仙体系,道教似乎与神魔体系关系紧密不可分离。在实际上这也是道教某一方面的具体体现,“道教”之“道”就是思想理论的最高范畴,道教的发展和道教教徒的最终追求都是“道”。可以说,“道”是道教的核心,也是指引道教发展方向和道教教徒追求方向的光。提到“道教”,这也不难看出:“道教”本身是一种具体的宗教形式,是与“道家”的与思想文化体系的紧密相连所不同的。

综上所述,“道教”与“道家”是有着根本不同性质的两个概念。但是在实际过程中,贸然将两者界限分明地分开是十分不可取的。它们虽然一者是代表一个发展建设精神层面的学说,一者是通过宗教行为宣扬“道”的理论,但两者都追求“道”,都是“道”的一种具象化。

2.道教发展—魏晋南北朝道教的发展

“道家”和“道”的概念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而“道教”的概念和“道教”的具体确立和形成是在东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汉后期,土地兼并逐渐严重,社会矛盾逐渐锐化。腐朽的官僚体系和落后的制度体系对于国家的运转的威胁已经十分巨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变得十分困苦。

在这种情况下,“道”的概念能够满足人民需求,给予人民以精神层面的需求。故在东汉末年,“道”所代表的黄老之学具象化和宗教化,“道教”正式成立,并成立了不同的派系。

外国谈中国道家_外国谈中国道家_外国谈中国道家

在东汉末年以及魏朝时期,道教的主要派系是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五斗米道是由张道陵建立的派系,因为入教需纳五斗米,故名“五斗米道”;太平道是由张角建立的,主张“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即通过教派的形式农民起义。

他们是当时道教的主流流派,对于道教本身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五斗米道、太平道虽奉老子《五千文》为教典,从主体上是老庄学说的延续,但是它们并没有遵从《老子》之说建立宗教,以及形成宗教理论体系,故在整体教义上与“道教”有着一定的出入。

到了魏晋南北朝,权力更替的频繁使表面稳定的社会,实际上变得波涛汹涌暗流涌动。政局动荡,环境恶劣,“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人们迫切需要一个安身立命之道,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也更为强烈,思想的重点已逐渐从对现实问题的关注转移到玄远之学上来。读书人士大都不愿入仕,参与国家权力机关的运转,转而导致了老庄之学的复兴。

在这个条件下,“道教”的概念进一步支持了士子层面的这种想法,所以士大夫阶层直接或间接参与道教发展建设,对于道教的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个趋势之下,道教的教义以及各方面内容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道教整体也逐渐成熟。

道教文学与南北朝在道教影响下文学的发展

1.道教文学

道教本身虽然是宗教形式,但是却从宗教形式方面进一步深入渗透到了人民群众的思想和文化各个方面,在与人民群众进一步密切联系和结合的过程中,其本身也在不断发展进步,并形成了具有其独特特色的“道教文学”,在文学史在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道教文学具有浓厚的宗教元素,主要从深入解读“道”的角度来表现具体的文学形式。道教文学体裁有道教诗、道教词、道教散文、道教小说还有极为特殊的道情。

其中,道教诗主要是反映道教在追求“道”的过程中的生活和表现神仙理想或借助道教神仙意象来抒写超凡脱俗情感的诗歌作品,它主要是通过炼丹诗和咒语诗具体呈现并具有别具一格的特征,对于整体气氛的渲染和描绘精神神仙层面以进一步扩大道教影响力有些积极作用。在魏晋南北朝,道教诗又衍生出游仙诗这一新的诗歌体裁。游仙诗的历史悠久,并且具有独特的丰富的浪漫主义色彩,展现了丰富的想象主义的内涵。

除道教诗以外,其他道教文学体裁都具有独特的特征,或直抒胸臆表达对于神仙体系的追求和接触“道”本质的期待;或将宗教信仰的浓厚色彩与和人民息息相关的乐曲元曲紧密结合进一步推进道教推广;或抒写超凡脱俗的情感,表达飞升和道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总体上说,道教文学在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同时对于整体文学发展也起了推进作用,是值得肯定。

外国谈中国道家_外国谈中国道家_外国谈中国道家

2.道教影响下文学的发展

道教发源于中国本土并兴盛于中国本土,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具有着浓厚的中华元素的深厚内涵,也受传统中国哲学思想影响进一步形成了独特的思想和宗教体系。

道教发端于民间,与人民群众紧密结合不可分割,成为生于民而作于民的独特宗教体系。道教的各方面包括思想体制和宗教元素从道教本身扩散到大的国家,影响到了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推进作用。

道教生于中华本土,故其内涵也内在于中国文化的系统之中,是中国文化的宗教文化方面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启示性和引导性的作用。中国文化是中国思想和中国精神的具体表象,其发展进步都说明了中国思想中国精神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框架之上随着时代大体趋势不断完善不断适应新时代的过程,这是有着一定积极意义的。

它体现了文化本身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适应的能力,也体现了道教思想对于中华文化思想和中华精神是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的。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圈子里盛行的与道教思想有关的志怪小说,不仅仅形成了一种新的具有宗教特点的文学体裁,更是在宣扬道教和宗教信仰的过程中不断普及道教文化思想,对于社会整体文化体制和制度体系有着潜移默化地改变作用。

外国谈中国道家_外国谈中国道家_外国谈中国道家

其二,道教的宣扬“道”的理念和神魔体系具有一定的魔幻色彩和精神层面的意义,趣味十足,对于人们饭后谈资和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最后,道教推行的思想对于文学的影响使其本身衍生了许多具有与传统中华文化思想不谋而合的故事体系,对于文学创作提供了充足的素材,也促使了相应文学包括歌颂这种精神层面的自由的文学和追求清心寡欲独立世外的文学的发展。

总结

道教是传统宗教之一,其本身蕴含的浓厚的中华文化思想色彩使其在诞生的初期就与中华文化本身密不可分而相辅相成了。剖开道教讨论南北朝文学发展,难免会出现以偏概全不够中肯的情况;若是剖开文学只谈道教,那么道教在中华文化中留下的深远的影响里就难以全面地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道德经》

《论六家要旨》

《老子》

《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