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一族”的赞赏,也大有人在
素食主义
2006年10月24日09:20 重庆晚报
吃腻了大鱼大肉之后,都市里冒出“素食一族”。以吃素为时尚,野菜、花卉、时令蔬菜、各式瓜果均可入菜。认为这种清淡、简单的饮食最为健康。
中华民族的食文化源远流长,对饮食的研究,到了“食不厌精”的程度。对素食的赞赏,也大有人在。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表明了粗茶淡饭的快乐。李渔的《闲情偶寄》对素食的描述为:“草衣木食,上古之风,人能疏远肥腻,食蔬蕨而甘之,腹中菜园不使羊来踏跛。是犹作羲皇之民,鼓唐虞之腹……”吃素已经到达了一种如沐春风、清洁快乐的境界。而屈原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已经把吃素上升到一种高雅芳洁、遗世独立的精神品质。吃素,远不是时尚二字能够概括的。素食的文化内涵,远远大于吃的本身。
素食的好吃,让人怀疑。味道平淡的植物饮食方式素食主义,用简单的油盐酱醋或炒或拌,远不如肉食的肥甘美味。烹制肉食的方式多:或炖、或烧、或卤、或炸、或煎。使用的调料多:葱、姜、蒜、三萘、八角、丁香、肉桂——应有尽有,给味蕾以充分的刺激,吃了这样想那样,盼望着无穷无尽的新鲜花样。《水浒传》里那些劫富济贫的英雄好汉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三天不吃肉,嘴里淡出鸟儿来!
吃肉是从人类原始时代就开始,正是弱肉强食的自然规律,奠定了人类作为“万物灵长”的地位。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的胃口越来越大,口味越来越刁,天上飞的,地下爬的,没有什么不能入菜,也没有什么动物不敢吃。点杀青蛙、活剥家猫、生吃猴脑,吃得一片血腥,吃得耸人听闻,可是许多人还是皱着眉头说:找不到什么好吃的。其实,并非没有好吃的,而是吃激发了人无穷无尽的贪欲。
吃素,味道清淡,烹饪简单,回复本色。万物繁复,终归于一。不必再为吃什么而皱眉,而处心积虑,人也因此变得简单快乐,心境平和。过多的欲望因为这些简单的饮食沉淀下来,不但远离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现代疾病,获得另一种简单爽利的生活方式,更可以悟道:原来我并不需要那么多,从此不必为残杀动物而愧疚,为获得利益而焦虑,逍遥自在的境界饮食方式素食主义,唾手可得。
贺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