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最新成果实验室2023年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3月3日讯(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闻坤 实习生 谭苏昕)近段时间,深圳鹏城实验室密集斩获科技界几个大奖,受到业内广泛关注——荣获2022年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世界物联网博览会金奖,包揽202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科技知识中心)“一带一路”国际大数据竞赛冠亚军……在诸多奖项的背后,是鹏城实验室发挥科技引领作用的重要体现,也是深圳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最新例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
近年来,深圳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优先布局关键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创新载体和多层次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提供有力支撑。
强化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一直以来,深圳持之以恒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高标准推进光明科学城、鹏城实验室、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重大平台及南科大、深大等一流大学建设深圳周易基础知识,创造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
“鹏城实验室以宽带通信、新型网络和网络智能为主要研究方向,开展领域内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鹏城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网络智能方向,“鹏城云脑II”是实验室联合国内优势科研力量打造的人工智能大科学装置,用于AI领域诸如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自动驾驶、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各类基础性研究与探索。
近年来,“鹏城云脑II”凭借强大的人工智能算力频频在国际算力榜单夺得冠军——2022世界人工智能算力性能500排行榜()继续三届蝉联榜首;第四届中国超级算力大会( 2022)蝉联榜首;世界排行榜冠军,抢占全球人工智能算力的战略制高点。
面向国家战略、满足基础研究需要,以鹏城实验室为代表的战略科技力量,正稳步提升深圳原始创新能力。目前,深圳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发挥科技引领作用,鹏城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国际量子研究院建设加快;布局建设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4家省实验室、10家市级基础研究机构、340家市级重点实验室,形成梯次接续的实验室体系。
打造国家级战略平台,增强科技主引擎功能。深圳以主阵地作为加快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9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等科技基础设施建成试运行,超算中心二期、鹏城云脑Ⅲ开工建设;出台前海科技发展改革创新若干措施;推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落地高端科研项目150多个。
建设高水平大学,竞逐重大科技突破
2022年底,美国物理学会发布本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内最具有代表性的十项重要工作(“ of the Year”)。南方科技大学教授范靖云课题组关于“量子力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复数的根本地位”的实验研究,与激光聚变首次跨越盈亏点、银河系黑洞的第一张照片、空间望远镜拍摄标志性宇宙图像、破译蛋白质折叠等研究成果共同入选。
2022年,南科大全校师生共发表论文6271篇,其中SCI论文4615篇,在、等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19篇。最新自然指数FC值为270.8,在中国大学自然指数排行榜中排名第12位,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位列第27位,再次刷新历史高位。
近年来,深圳强基础、补短板,大手笔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以南科大为代表的一批新型研究型高校,逐渐成为深圳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所长汪云兴认为,深圳已进入加强提升基础研究能力的发展阶段,需要找准方向,聚焦问题,精准施策,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面向重大科学发现和关键基础科学研究,强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和基础作用,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
“深圳的高校发展越来越快,我们会继续支持深大、南科大、哈工大(深圳)等高校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实施一流的学科培育计划,推动更多学科跻身ESI排名前1%行列。”市科创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实施“深研”规划,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基础研究纳入科技工作重要日程,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
市科创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一直是把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建设摆在特别突出的位置,以特区立法的形式确立了不低于30%的市级科研经费必须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去年我市基础研究经费投入122亿元,比上年增加49.13亿元,大幅增长67.4%,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提高2.5个百分点、达到7.25%,首次超过全省(6.9%)和全国(6.5%)平均水平,也表明深圳正在加快补上基础研究的短板。
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深圳将全面实施基础研究“深研”规划,加快基础研究体系化建设,继续实施高等院校稳定支持计划,改革高校基础研究竞争性项目的支持方式,突出原创,探索建立长周期和择优滚动支持模式,实施165个以上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突破。持续完善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积极发挥政府导向作用,撬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社会资本多方力量投入深圳周易基础知识,鼓励企业设立基础研究基金和奖项,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汪云兴认为,从城市定位来看,深圳与纽约、伦敦、新加坡类似,都是典型的承载国家科技创新使命的国际性城市,从科技创新模式来看,深圳与日本、韩国、以色列等科技创新后发国家类似,总体上都是实施“赶超”战略,建议未来一段时间深圳应该采取“跳跃式”的跨越发展模式,持续加大基础投入,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开展原创和应用基础研究,探索中国特色的深圳基础研究赶超模式,走出一条基础研究赶超之路。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