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周易 > 周易天地

太极图什么是“太极”?生八卦

太极

太极:阴阳之源,天地之始

什么是太极?关于“太极”最早出自《庄子》(东周战国时期),后见于《易传》(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晚于八卦出现在文献中,关于太极传说伏羲与岸边感悟天地大道,观黄河洛河两河交汇之形,顿悟天地阴阳变化之理而作太极。

现在通行的关于太极的阐释为:太极是天地未开、混沌未分之前的状态,虽然是混沌未分,但内含阴阳之形。“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无极是太极之前的状态,也是天地未开、混沌未分,但无极为混蒙之状,内未生阴阳,天地混蒙一片,可用一个白色的圆来表示;

无,就是什么也没有;

太极:阴阳之源,天地之始

我们来看太极二字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汉字演化历史为:甲骨文—金文(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大篆(东周)—小篆(秦)—隶书(汉)—楷书 (隋唐)— 繁体—简体 ;越接近甲骨文,越保留有原始造字的本意。

太(金文)

大(金文)

太 金文写法是在“大”字下面加一点指事符号,表示“大”的最高程度,极大、无限大;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

极(甲骨文)

极(甲骨文)

太极是周易吗还是天地_太极是周易吗还是天地_太极是周易吗还是天地

表示天地

人(甲骨文)

极 甲骨文写法是:二(表示天地)+人,表示一个头顶天 脚踏地的巨人,头顶到天,用来表示高,高到极点,这是 “极” 本义;

太极二字表示最大最高之意,用来形容已经发展到极点,下一步便是阴阳初分,天地成形;“太极生两仪”两仪便是阴阳初分太极是周易吗还是天地,天地成形,天地成形后阴阳化为四象五行,直至万物生。

太极为宇宙的初始,为万物的根源,一切的变化、成长、生灭、盈虚、盛衰,皆由太极的演变而产生。太极即在天地之先,也超乎阴阳之上,虽早有文献记载,但一直无图形现世。现在流传的太极图形据传皆传自北宋初年道士陈抟(tuán)(871年—989年);在其图形基础上变化而成。

太极图现有:先天太极图(也称天地自然图;传为陈抟所作)、

古太极图(伏羲八卦方位太极图/参同契太极图;见于明初 赵忠全所作《道学正宗》中)

周氏太极图(北宋 周敦颐所作)、

来瞿塘太极图(明 来知德所作),

太极河图(以太极图解释河图的图式;明 来知德所作)、

端木国瑚太极图(清 端木国瑚所作)、

阴阳鱼太极图(社会上流传最广的太极图 明末定型)

太极是周易吗还是天地_太极是周易吗还是天地_太极是周易吗还是天地

先天太极图

太极:阴阳之源,天地之始

先天太极图

古太极图

太极:阴阳之源,天地之始

古太极图

周氏太极图

太极:阴阳之源,天地之始

周氏太极图

来瞿塘太极图

太极:阴阳之源,天地之始

来瞿塘太极图

太极河图

太极:阴阳之源,天地之始

太极是周易吗还是天地_太极是周易吗还是天地_太极是周易吗还是天地

太极河图

端木国瑚太极图

端木国瑚太极图

阴阳鱼太极图

太极:阴阳之源,天地之始

阴阳鱼太极图

个人认为太极是阴阳天地未分时,天地阴阳混为一体时的一个状态,只要能够体现未分时混圆一体,内有阴阳或能够体现出阴阳初现的图形都可称之为太极图。

现时有人追究鉴别太极图真伪及正确画法,如果只是单独的太极图,它不与八卦或64卦相合成另一个图像的话,只是单独的太极图追究真伪及正确画法个人认为完全毫无意义,太极图中阳多阴少还是阴多阳少,阴阳鱼顺时针游动还是逆时针游动、有无阴阳鱼眼,都无所谓。因为太极是天地阴阳混为一圆,内有阴阳,阳极阴生,阴极阳生,阳中含阴,阴中有阳;只要能体现出来就是太极图,也是正确的太极图。

现时社会上流传最广的太极图为阴阳鱼太极图,定型于明朝末期:

太极:阴阳之源,天地之始

阴阳鱼太极图(流传最广)

图中,以一条“S”形曲线分为两部分,其形似鱼,故名阴阳鱼太极图;其中黑色部分为阴故称阴鱼;白色部分为阳故称阳鱼。阴阳鱼互纠,表示阴阳相倚而不相离,以反映宇宙世界阴阳双方的运动变化规律。图中两条鱼形头部的小圆太极是周易吗还是天地,其中白色一边小圆呈黑色,黑色一边小圆呈白色,白象征阳,黑象征阴,以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鱼眼也表示 夏至阳极后一阴始生,冬至阴极后一阳始生。

随着近现代考古,大量的文献及史料出世,今人倒推出先秦时期原始太极图的本貌,结合现代的天文知识,认为以此作出的太极图才是古人所作太极图的正确面貌(本貌)。认为太极图是先秦时期古人用来研究探索太阳的运动规律对天地万物的影响。

下节讲:太极图(下)—通过考古倒推出的先秦时期原始太极图的本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