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生物上半年净利润1.98亿元同比增长近五成
新京报讯(记者张秀兰)博雅生物8月27日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为1.98亿元,同比增长22.72%。血液制品业务贡献超八成净利。近年来,血液制品企业数量逐步减少,第一梯队企业与其余企业的差距显著扩大,天坛生物、上海莱士等行业龙头已披露的中报业绩都保持了增长。在血浆规模这一血制品企业竞争关键因素面前,博雅生物还要多久才能“杀入”血制品第一梯队?
血液制品“驱动”博雅生物业绩增长
博雅生物半年报显示,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95亿元,同比增长6%,净利润为1.98亿元,同比增长22.72%。博雅生物主要涉及血液制品业务、天安药业的糖尿病用药业务、新百药业的生化类用药业务、博雅欣和的化学药业务以及复大医药经销业务。血液制品业务的增长成为业绩重要驱动因素。报告期内,公司血液制品业务(不含复大医药的经销业务)实现营收5.92亿元,同比增长26.39%,占公司营收比重为45.73%,血液制品业务净利润为1.61亿元,同比增长50.51%,占公司同期净利润比重为81.63%。
博雅生物血液制品产品涵盖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和凝血因子等8个品种。采浆量方面,公司单采血浆站达13家血液制品公司起名,2018年-2021年上半年,采浆量分别约为350吨、371吨、378吨、192吨。
按照功能和结构的不同,血液制品可分为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等三大类产品。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也是目前国内用量最大的血液制品,广泛用于肿瘤、肝病、糖尿病的治疗;免疫球蛋白主要指血液中原有的免疫球蛋白和接受特异免疫原刺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多用于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传染性疾病的被动免疫和治疗等;凝血因子在血液中含量最少,凝血因子类产品主要用于凝血、止血。血液制品在多种重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面,有着其他药品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属于国家战略性资源。
原料血浆规模成行业竞争关键
由于原料血浆供应不足,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血液制品企业的主要竞争力将由原料血浆规模决定,而血浆规模大小决定于浆源拓展能力,因此,浆源拓展能力成为血液制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约有28家血液制品企业。血液制品企业数量近年来逐步减少,血液制品行业中第一梯队企业与其余企业的差距也在显著扩大。天坛生物、华兰生物、泰邦生物、上海莱士等居于我国血液制品行业第一梯队,其年采浆量均在1000吨以上。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2020年度国内血液制品全行业原料血浆采集量约为8300吨,较上年同期下降约9%。在国内总体采浆量有所下降的同时,我国实际血浆需求量超过14000吨。
行业竞争加剧,龙头企业上半年业绩亮眼
血制品行业究竟是不是一门好生意?总体来看,已经披露最新业绩的各大企业利润都保持了增长。天坛生物8月26日公布的半年报显示,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8.11亿元,同比增长16.50%,净利润为3.37亿元,同比增长18.75%;上海莱士也在上半年保持了业绩的上涨,实现营收17.56亿元,同比增长34.10%,净利润为9.10亿元,同比增长30.67%。其中,天坛生物上半年55家在营业浆站采集血浆874.89吨,上海莱士目前拥有单采血浆站41家(含分站1家),采浆范围涵盖广西、湖南、海南、陕西等11个省(自治区)。
当然,行业竞争也在加剧,除了部分龙头企业外,也有企业在跃跃欲试。另一家血液制品企业派林生物(原双林生物)近年也在频频布局,其2019年采浆量约为400吨。在此基础上,通过战略合作与收购,每年原料血浆量有望提升到820吨以上,并有望在2~3年后达到千吨级别。
今年上半年,博雅生物屯昌浆站获得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发的《单采血浆许可证》,自发证之日起可正式采浆;博雅生物此前也表示,公司在内蒙古、山东等多个省份均积极推进新设浆站建设,随着与华润医药控股的合作,公司将切实增强在其他省份的拓展力度。公司预计2021年到2023年新设浆站18家,上述浆站预计于2022年至2023年间逐步实现采浆。兴业证券指出,博雅生物旗下广东丹霞是血制品行业中采浆站最多的企业,拥有25个单采血浆站,预计未来丹霞血浆调拨获批后血液制品公司起名,博雅生物也将有望成为血制品龙头企业之一。
校对 张彦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