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风情 > 民间习俗

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你知道多少?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

一、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吉日,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

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

端午节最初是夏季驱离瘟神和祭龙的节日,是古人向龙族祭祀的,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在端午节里,有一些必不可少的活动,如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等。赛龙舟和吃粽子相传是为了把屈原的尸体从河里捞出来,往水里扔粽子,这样水里的生物就不吃屈原了。现在看来,端午节有着浓厚的爱国主义色彩,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弘扬民族精神。

二、端午节的习俗

1、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赛龙舟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

分工:桨手 、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

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

带头:坐在船头上,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

鼓手、锣手: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2、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是最经典的习俗,粽子是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其形状多样,主要形状是:尖三角、四角状。

3、佩戴香囊:过端午节,小孩要佩带香囊,具有驱蚊虫避疫之作用,还是点缀的上佳之物。香囊中装有朱砂、雄黄、香药,并用丝布等物品缝制而成,外形可爱。

4、系五彩绳:端午节系五彩绳具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五彩绳,又称五彩丝、五色丝等,五彩绳源于我国古代的五行观念。

5、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6、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

7、吃“十二红”:十二道红颜色的菜。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28首

导语:“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其实,不光人类有小名,节日也有,比如端午节,它的小名是端阳节。端午节不仅有小名,还有许多绰号呢,像: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五月节、龙舟节、女儿节,浴兰节,等等。以下是励志故事网的小编给大家精选的关于端午节的古诗28首,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28首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1

浣溪沙·端午(宋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2

和端午(宋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3

端午即事(宋 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4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宋 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5

午日观竞渡(明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6

小重山·端午(明 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7

端午三首(宋 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8

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唐 权德舆)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9

同州端午(唐 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10

乙卯重五诗(宋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11

南乡子·端午(宋 李之仪)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12

己酉端午(明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13

午日处州禁竞渡(明 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14

贺新郎·端午(宋 刘克庄)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綀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15

竞渡诗 / 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唐 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16

端午(宋 胡仲参)

千年流水去滔滔,此日人来吊汩罗。

江上画船无买处,闭门风雨读离骚。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17

如梦令-两两莺啼何许(宋 范成大)

两两莺啼何许。寻遍绿阴浓处。

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忺微暑。

休雨。休雨。明日榴花端午。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18

端午试笔(宋 杨万里)

月季元来插得成,瓶中花落叶犹青。

试将插向苍苔砌,小朵忽开双眼明。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19

端午帖子(宋 曹勋)

雨后风微荷芰香,顿驱初暑作疏凉。

黑云卷尽青天大,却倚湖光看夕阳。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20

端午日事(宋 余靖)

江上何人吊屈平,但闻风俗彩舟轻。

空斋无事同儿戏,学系朱丝辟五兵。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21

扬州端午呈赵帅(宋 戴复古)

榴花角黍斗时新,今日谁家不酒樽。

堪笑江湖阻风客,却随蒿艾上朱门。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22

端午(宋 张玉娘)

晓糁浦玉泛琼浆,臂结红丝暗自伤。

莫漫相逢宜楚节,独娄清梦隔潇湘。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23

端午感兴(宋 文天祥)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24

重五(宋 郑刚中)

异乡逢午节,卧病此衰翁。

竹笋迸新紫,榴花开小红。

山深人寂寂,气润雨濛濛。

煮酒无寻处,草蒲在水中。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25

江城子-年年端午又今朝(宋 陈著)

年年端午又今朝。鬓萧萧。思摇摇。

应是南风,湘浦正波涛。

千古独醒魂在否,无处问,有谁招。

何人帘幕倚兰皋。看飞桡。夺高标。

饶把笙歌,供笑醉陶陶。

孤坐小窗香一篆,弦绿绮,鼓离骚。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26

午节(元 方回)

年年节与物相符,笋已成竿燕欲雏。

客里不知端午近,卖花担上见菖蒲。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27

嵩县遇端午(明 李祯)

老大偏多故里心,一逢佳节一沾襟。

谁知此日菖蒲酒,又在山城独自斟。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28

点绛唇-午节感怀(清 张友书)

蒲酒家家,年光又是逢重午。

彩丝角黍。俗尚沿荆楚。

佳节年年,总在他乡度。

添愁绪。汀兰岸杜。绿遍天涯路。

端午节的故事

端午节的故事1

春秋时期纪念介子推(?—公元前636年)

传说晋国内乱期间,重耳带领一班人到处逃亡,因为饥饿,手下谋臣介子推曾割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充饥。后来重耳回国后,忘记封赏介子推。介子推也不介意,就带着老母亲归隐山林了,后来重耳想起逃难的日子,就想召回介子推,但是介子推不愿意回归朝廷,有人就出了馊主意,让重耳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来,结果介子推和其母亲均被烧死在山里。

所以成为晋文公的重耳就下令每年的五月初五不得生火,只吃寒食,粽子是寒食的一种。由此有关端午的民间习俗故事,后人认为端午节最早是纪念介子推的。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是清明节。

端午节的故事2

纪念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

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来源,每个朝代的诗词里都能有一些佐证,同时屈原的《离骚》也传于后世,经久不衰。不过,关于屈原的故事,最早出现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屈原因为在朝廷上受到排挤,眼看山河破碎风飘絮,报国无门,所以在被贬黜之地,投入了汨罗江,后人为了纪念这一爱国诗人,发明了粽子,赛龙舟等等。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的故事3

纪念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

伍子胥原本是楚国人,因为父兄被楚国国君所杀,所以逃到了吴国,后来从吴国带兵为父兄报仇。再后来呢,又帮助吴王夫差打败了越国,成为春秋的霸主,但是越国使用离间计,让吴王夫差赐死了伍子胥。

伍子胥死前留下遗言,说越军必会灭吴,吴王大怒,将伍子胥的尸体装进袋子里,在五月初五这天,扔进了江里,所以端午节这天也是后人为了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故事4

纪念勾践(约前520年―前465年)

卧薪尝胆的故事大家可能都知道,越王勾践对战吴国的战争大败,在谋臣范蠡的辅佐下,勾践卧薪尝胆,很快恢复国力,打败吴国。据说,今日划龙舟的方式,其实是当年勾践练兵的方式,因此有人说,端午这个节日,也是为纪念勾践成功复国而设立的。

端午节的故事5

纪念曹娥(130—143年)

在古代,孝子孝女的故事经常会被传颂,据说曹娥是东汉上虞人,因为父亲溺于江中,打捞数日找不到尸体,年仅十四岁的曹娥沿江痛哭不已,在五月五日投江自杀。令人称奇的是:五日后曹娥抱出父亲尸体浮出水面,世人惊奇。当然这个故事肯定是被神话了,这个传说只是告诉我们要懂得孝顺父母。

端午节的故事6

纪念周处(236—297年)

以往的经历中,我也没有听说过,端午节是纪念周处的,但是周处是何许人呢?据说周处是江苏宜兴人,三国东吴末年西晋初年人士,“浪子回头金不换”、“周处除三害”的典故,讲的就是他。年少时,被称为“第三害”;后来努力向上,成为国之栋梁。

因为“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这本文献成了现代人们查考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习俗的重要参考。因此,有人认为现在的端午节,也是纪念周处。

端午节的故事7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节的故事8

旧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我国夏季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古代“午”与“五”同音,所以端午又称端五、重午或重五。五月五日古人又有以兰草汤沐浴的习俗,所以又叫“浴兰节”。道教又称此日为“地腊节”。唐宋时此日午时为“天中节”有关端午的民间习俗故事,所以它又称端阳、午节。明清时北京人还称其为“五月节”或“女儿节”。

端午节起源于何时——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说法不一,至今仍争论不休。就目前来看,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主要观点有四种。一是流行久远的传统观点,依据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及宗檩《荆楚岁时记》,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二是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吴越民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他在《端午考》及《端午节的历史教育》(见《闻一多全集》)两篇论文中详细论证了他的观点。三是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日(见张心勤《端午节非因屈原考》)。四是说端午节源于夏至(详见刘德谦《“端午”始源又一说》)。从中国节日风俗发展形成过程来看,以上诸家观点皆有一定道理。但是,端午节作为一个风俗活动内容丰富的传统节日,在追溯其风俗活动起源时不能只注视某一侧面而以偏概全。中国古代,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之说。在交通不发达的时代,人们生活相对囿于一个狭窄的天地,风俗也自会因时因地而异。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各地风俗在相互吸收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一些特定的、具有全国普遍性的节日风俗。因此,考察端午节起源应综合多种因素。

端午节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随着历史发展又注入新的内容。龙舟竞渡之俗起源于南方,把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注入夏季时令风尚,附会以纪念屈原逝世而最后形成。

端午节的故事9

古越民族图腾祭说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做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的很广。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投奔吴国,带吴伐楚,五战五胜,攻破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孙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伍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守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都之东门上,以看越国部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的故事10

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在民间传说中,端午在门口插菖蒲艾草的习俗与他也有着莫大的渊源。

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所到之处,杀人百万,血流成河。老百姓只要一听见黄巢来了,就急急忙忙的逃难。这一年五月,黄巢的**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见一波波的老弱妇孺涌出城外,他看见一个大嫂背着包袱,一手拉着一个年纪小的男孩,另一只手却抱着年纪较大的男孩。黄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马问道:“大嫂,你急急忙忙的要到哪里去?”那大嫂回答:“听说黄巢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大坏蛋,不日就要攻进邓州。城里的男人都被征调去守城,我们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黄巢又指着小孩问她:“你为什么手牵小的,却怀抱大的呢?”那大嫂就说:“怀里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里牵的才是我亲生的儿子。万一情况危急时,我宁可丢掉自己的儿子,也得为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黄巢听了,深受感动,就对那大嫂说:“大嫂,好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这样黄巢的**就不会伤害你了。”

大嫂听了,将信将疑,不过她还是回到城里,将这个消息传了出去。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阳,黄巢的**攻进城里,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弓菖蒲艾草。为了遵守对那位大嫂的承诺,黄巢只得无可奈何的领兵离去,全城因而得以幸免于难。为了纪念这件事,此后每到端午,大家就会在门上插菖蒲、艾草,这项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