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风情 > 中华文字

《大公报》版本收集整理最为完整全面的数据库

《大公报》于1902年在天津创办,1928年独家发布东北易帜新闻,成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报刊之一。除天津版之外,《大公报》还有沪、汉、渝、桂、香港等六个版本。季羡林教授称“《大公报》为可以涵盖中国的20世纪的一部百科全书式中国现代史”,对于近代史研究和认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公报1902-1949》全文数据库(以下简称大公报数据库)是由国家图书馆授权研发,联合中国教育出版集团制作的史料类全文数据库中华文字数据库,为目前《大公报》版本收集整理最为完整全面的数据库。获得国家图书馆珍贵版面授权,收录除部分原件散佚无法取得外,民国时期大公报所出版的所有版面及文字,包含了天津、上海、重庆、汉口、桂林及香港等全部版面中华文字数据库,数据共计约300万条。全库可文字化阅读,并提供下载、全文检索、影像版对照阅读,强大检索功能方便学者深入检索、研究数据库内容,提高原始文献利用价值。

《大公报》区别于其他报纸的特点如下:

数据库特色:

大公报数据库为目前《大公报》版本收集整理最为完整全面的数据库。《大公报1902-1949》数据库,收录除部分原件散佚无法取得外,民国时期大公报所出版的所有版面及文字,包含了天津、上海、重庆、汉口、桂林及香港等全部版面,数据共计约300万条。其中桂林、香港、上海等版本的原始图档资源是通过国家图书馆授权取得,非常珍贵。内容如下:

天津版:1902~1949 (13万幅图档);上海版:1938~1945 (2.1万幅图档)

重庆版:1918~1949 (1.6万幅图档);重庆晚报:1944~1949 (3886幅图档);

桂林版:1941~1944 (5024幅图档);香港版:1938~1949 (1.6万幅图档);

汉口版:1938~1939 (1581幅图档)

全库可文字化阅读,并提供影像版对照阅读,方便学者深入检索、研究数据库内容,提高原始文献利用价值。很多包含《大公报》资源的数据库目前仅提供图像版资源,导致学者只能根据题名、作者、卷期、时间、地点进行检索,也无法复制、引用数据库中的文字和内容,极大增加学术检索、统计的难度。

强大的全文可检索功能,极大增加检索效率。新闻和文章提供全文检索、原件图像、原件简报;图表和广告提供标题检索、原件图像、原件简报(部分广告提供全文检索)。输入检索词后,系统自动将同义词及中文简繁体做切换进行检索。在“进阶检索”界面支持AND/OR/NOT三种逻辑运算符。日期输入形式可以为、、yyyy三种格式。

灰阶高解晰图文件,报缝小字及图表配字等信息扫描清晰度高。

数据库设有“热门专题”专栏,提供报纸上刊登过的所有评论、文选小说、影剧、教育、经济、国际要闻等六个主要专题的快速阅读区域,增加文献二次利用价值,提高研究人员查找资料效率。

《大公报1902-1949》数据库内容展示

访问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