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书法论文第一篇:书法遗产的基本内涵与文化特征
中国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已有三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它始终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薰染和影响,而作为汉字及其发展起来的书法艺术,又蕴含了太多的中国文化元素和人文情怀,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处不领悟和体会到。因此,书法已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代表性文化元素,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审美意境和艺术精神。下面是中国传统文化书法论文4篇,供大家借鉴参考。
中国传统文化书法论文第一篇:书法遗产的基本内涵与文化特征探析
摘要:我国书法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道德观、生活观念以及风俗习惯,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其文化特征是多元的,它不仅是一种非物质性的文化遗产,而且有着鲜明的民族性,能够一直动态地传播下去,表现出了整体性的特征。
关键词:书法; 非物质性遗产; 内涵; 特征;
我国的书法是一种独一无二的艺术,它承载了我国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华夏民族的传统价值观、道德观念、生活习惯以及风俗习惯,可谓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它对于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的增强以及民族素质的提高以及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中国书法有300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不容乐观的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书法艺术的发展环境却在不断地萎缩和异化,书法的符号性功能已经呈现出了淡化的趋势。然而值得庆幸的是,这一趋势引起了国人对书法价值的重视,相关人士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在2008年使得汉字书法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年后的九月,我国书法又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书法的两次申遗成功,进一步地推动和促进了我国对于书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有利于中国书法走出中国的大门,走向世界的舞台。
而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切实有效进行中国书法的保护与传播。无论是社会各界还是政府部门,还是民间,都开始对于书法艺术的保护与传承重视起来,掀起了保护书法文化遗产的热潮。一系列的群众性书法保护与传播活动在全国各地相继展开,如“书法名城”“书法之乡”等,它们对于书法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在书法遗产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上,我国仍旧任重而道远。目前只有1982年发布的《文物保护法》以及颁布于2010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这两部法律及其条文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且目前我国在法律法规上没有专门针对书法遗产的保护进行相关的立法工作。不仅如此,在书法遗产的相关理论研究上,也存在着严重不足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探究书法遗产的基本内涵与文化特征,旨在进一步地推动和促进书法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一、我国书法艺术的基本内涵
早在汉代就有杨雄提出过:“书,心画也。”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学者也对中国书法做出了相关的解释与界定,在词典中也对书法艺术做出了通行的解释,认为书法即用毛笔来书写文字的一种书写艺术。2009年才首次将中国书法列入非遗的范畴。因此,中国书法具有着深厚的内涵。
首先,中国书法是建立在汉字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具有文化底蕴的汉字才能衍生出书法艺术。而其他的韩语、日语以及其他的一些民族文字也曾试图将其书法申遗,但并未成功,只有汉字的书法文化得到了联合国教科局的承认,被列入了人类非遗名录。这也恰恰印证了汉字对于中国书法的重要意义。
其次,中国书法作为中华民族历经千百年历史的洗礼与传承的一种文化遗产,其中不仅仅承载了书法艺术的魅力,也蕴含着着千百年来延续下来的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以及生活习俗,换言之,我国的书法艺术不仅包含着汉字书写艺术创作与传承,也代表着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底蕴。
除此之外,中国书法是在汉字独特的笔画造型基础与笔墨韵律之上又融入了书法艺术家对于艺术、人生、社会、自然的思考,借此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考方式、精神旨趣以及人格追求。这也正是我国书法真正的艺术价值所在,也是它能够跻身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是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符号。
二、中国书法遗产的文化特征
我国书法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表现出了以下特征。
(一)动态延续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被称为遗产就是因为其能够在历史新旧更替的洪流中历久弥新,经久不衰,而这又得益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动态延续性。
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延续没有具有实体的、具体形象的物质载体,它只能通过抽象的方式延续下去。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对象是物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精神内质,只有通过口口相传、或是身体示范等动态的、无形的、抽象的延续方式进行传播。
(二)形态无形性
书法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形态无形性的特征,这也就决定了书法的传承只能通过人们的口口相传。东汉书法艺术家蔡邕也曾对此做过相关论证。书法艺术所强调的虚实、拙巧、肥瘦、骨肉、刚柔等矛盾统一性的哲学因素中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背景以及民族精神。并且书法中也包含着不可估量的文学价值以及民风民俗。许多书法作品的创作与诞生都有一定的文学意义。中国千百年来的婚丧嫁娶以及祭拜庆典等活动仪式的传承都离不开书法艺术,最为常见的就是春节之时,家家户户门前贴满的对联。
每种艺术都是通过意识形态来表现精神内涵与历史文化的,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要依靠相应的载体来表现它的精神层面,但我们在欣赏书法艺术时更应该关注的是其物质层面上的深刻内涵。书法艺术所包含在物质层面上的宝贵内涵与深刻文化传统是它们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重要因素,它们通过口传身授与文献记载的方式将书法中的书体依靠甲骨、石刻、铭文、碑文(如图一)等形式流传下来,给现代人们提供了学习了解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生活方式、思想价值理念、道德要求与相关信仰、习俗等的机会。
(三)内涵广泛性
无论是联合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还是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定都明确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不单单是其表现形式或者是其中所包含的技能或是知识本身,与之相关联的使用工具、手工艺制作品等,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文化背景、环境、内涵、精神也都包括在其中。因此这也充分地体现出了中国书法的内涵具有广泛性这一文化特征。这一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图1《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颜真卿
图2 王羲之《兰亭序》
书法赖以产生、延续、传播的文化土壤同样也属于书法艺术,因为书法艺术离不开汉字文化的根基,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国书法最为基本的五种字体是在中国历史文化数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书圣王羲之及其《兰亭序》(如图二)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斯成就,与其背后的文化土壤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与书法艺术密切相关的工具以及材料都属于书法遗产的范畴。如笔、墨、纸、砚等创作书法所使用的工具,早已在历史的潮流中与书法艺术融为一体,成为了书法艺术的一部分。
(四)文化本土性
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都是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之上的,其本土文化、民族精神以及本土的审美观念也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大特性。正是由于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着其鲜明的本土特性,才能成就多元化的世界文化之林。
中国书法也同样具有着鲜明的本土性,汉字书法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与书法背后深厚的本土性文化积淀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书法已然成为了本土、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代表符号,成为了千千万万炎黄子孙的文化符号,它承载的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传统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以及生活方式,成为代表本土文化的独特符号。
(五)形式多样性
书法艺术的形式多样性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表现形式问题。其作为最具历史文化与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表现形态千姿百态。不论是夏商时期的甲骨文还是后来的篆书、隶书、楷书、行书等都在结构与笔墨间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形态与特点。不同时期的文化环境培养了人们在不同时代的艺术审美,也造就了书法艺术不同的表现风格。书法艺术风格表现的多元化趋势,让书法观赏者可以通过书法作品感受到书写者的思想情感与审美情趣,也能了解到当时人们所处的不同文化生态环境。如北方的平原地势造就了北方百姓豪爽粗犷的性格,南方湿润的天气使南方人情感变得细腻多思。这些极其细小的方面无不影响书法文化、艺术形式的多样产生。
书法艺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毫不例外。书法艺术的延续过程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发展的。中国书法经过了千百年历史文化的浸润,融入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智慧与精神,受到了多种文化氛围的熏陶,呈现出了异彩纷呈的局面。
中国书法作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丰富而又深厚的内涵,表现出了鲜明的文化特征。它的保护与研究对于我国汉字艺术的了解与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今的书法艺术承载的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与审美文化,书法艺术的无形性、广泛性、多样性以及动态延续性相辅相成的,使得书法艺术能够在数百年历史的洪流中兼收并蓄。它代表了千千万万炎黄子孙的文化精神、道德观念以及生活方式。因此,书法艺术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我们要努力研究认清书法艺术中的本质内涵与艺术规律才能永葆书法艺术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孟繁玮、武洪滨、田青2010《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书法以及书法教育——田青谈书法教育与国民文化素养》,《美术观察》第6期。
[]石了英201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高校书法教学》,《理论观察》第2期。
[]张维青2013《书法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创新——兼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梳理及现实思考》,《齐鲁艺苑》第2期。
[]刘杰2014《中国书法“非遗保护”的基本内涵与文化特征》,《中华文化论坛》第1期。
[]蒋明智2017《“非遗”保护与书法传承小议》,《书画世界》第7期。
[]李思峰2017《中国书法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承与保护》,《人文天下》第17期。
[]吴慧媛2019《书法艺术遗产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研究——以陕西碑林为例》,《文物鉴定与鉴赏》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