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州布拖县彝族:对银的热爱沿着血液传承
2013年12月5日《21世纪经济报道》锦绣版
【21世纪经济报道2013.12.5锦绣版·白银图腾系列报道之1】
四川凉山州布拖县彝族:对银的热爱沿着血液传承
勒古沙日的银铺子
布拖县城很小,走十几分钟就能走完。沿路所见的彝族人,个个都戴着一种蓝色的鸭舌帽,肩上披的深蓝色的“察尔瓦”毡披,像盔甲一样护住上身。多数时候,他们的双手交叉在毡披之后,就这样在街上默默行进。
布拖县位于大凉山深处,气候高寒,察尔瓦的厚羊绒材质令人觉得温暖。但街上的彝族人脸上的神情总是一股自尊和凛然。
就算是在最热闹的集市街道,情况也是如此。集市既交易肉菜水果,也交易生禽和小猪。当彝族妇女抓住一头试图逃跑的小猪的后腿时,她的脸上也是那样的凛然。
就在这条街的尽头不远处,就是银匠勒古沙日的铺子。锤子击打铜錾子发出的“叮叮当当”总被附近的猪嚎声淹没。但这不怎么影响沙日的专注,他是58岁的银匠,和银打交道了大半辈子,熟练和从容地利用白银的各种属性。眉头因专注而紧锁,他也有彝族人的那种凛然。一旦他从专注中回过神来,黝黑的脸绽放笑容,露出瓷白的牙齿,一下子就传递出友善热情来。
沙日的银铺是个夫妻店,总共10来平方米。银器制作一般一人就可独自完成了,因此这种小店铺的小规模生产在县城和乡镇里是最常见的。
临街左手边摆一个柜台,右边是操作桌,再后面是一个炭盆,几个工具箱子,和一面展示银饰样品的红绒布墙,以及他老婆,就是沙日铺子的全部。传统的工具坚持着传统的手艺,去年12月,勒古沙日刚被列为彝族银饰制作工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彝族人将用到的银纽扣,大的形如鸡蛋
彝族人生活中也常用到银酒杯、银碗等器皿
沙日递给我一个小银块,它表面发黑,表明它已被存放和氧化了许久。这银块来自民间,可能原是某个银饰的局部。他对这种民间珍藏的银更为信赖,尽管在经历翻新之后没有国库银的制品那么锃亮,但这种“老银”却被沙日和顾客们认为更纯,所以也是沙日最为主要的原料来源。
匠人总能让老银获得重生。如同多数金属所特有的品质,使用坩埚用烈火将碎银熔化,浇铸出的银块就焕然一新。由于银的熔点不到1000摄氏度,质地也较软,所以更易融化和打造成型。
沙日最常用的工具是各种铁锤、钳子、錾子、印槽和一块松香板。人们习惯把银匠称为“打银”的,这也是因为铁锤在彝族制造中最为常见。无论是把银打成薄片,或是在印槽的球形凹陷里把银片打出一定的弧度来,或是錾刻图案、花纹,都离不开锤子。
錾刻也离不开松香板。大凉山松林密布,沙日从山里采回松油,混合一些猪油、细荞面等物,熬制混合民间习俗沙日,再堆在木板上。在需要錾刻时,就将松香加热至柔软并集中堆高,再把银饰粗坯嵌入松香之中。这个过程要把握的要领是,让松油填满银饰的内部,不能留下空隙。就像沙日现在正在錾刻的银碗,它被倒扣到松油中,松香把碗的内部填得满满的。一旦松香温度降低,就会变成黑亮和坚硬,死死地将银碗粘牢固定。松香具有特有的硬度和弹性,在錾刻时,银饰既可以被錾子打出纹来,也不易被錾子所穿破。
錾刻环节结束后,只需用火焰将银饰表面加热,接合面的松油融化,就能把银片从松油板取下,接着继续做进一步的加工。
生死相随的金属
银在彝族人的生活和信仰中,具有重要而鲜明的地位。它不仅被用于装点服饰,也用于生活器皿,乃至于彝族人精神世界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祭司毕摩所使用的法器。
以至于有一种说法认为,彝族人“对银饰的钟爱,是沿着血液,从祖先那里传承而来。”
布拖县对于银饰的热爱表现得尤为强烈。凉山彝族语言共有“依诺”、“圣乍”、“所地”三种方言。“所地”的方言区包括四川布拖、普格,以及金阳等县的部分地区。“所地”地区的男装裤脚相对其它地区较小,因而也被称作“小裤脚”地区。
小裤脚地区的人佩戴的银饰最为繁多。除了拥有其它地区的绝大多数银饰之外,还有用于装饰帽子、衣领等的本地特有的银饰。而处在小裤脚地区核心的布拖县,因山脉纵横,历史上交通闭塞,和外界的交往较少,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彝族的服饰、工艺、民俗等传统,于是也有“银饰之乡”之称。
在凉山,彝族人一生都和银有关系。每当新生儿降临,父母就为他戴上童帽,帽子上面便镶有银饰。长辈们还会为新生儿送来银质的长命锁、手镯、耳环等等。
及至孩子长大,他对于银的需求也在持续地增加。银做的耳环、头饰、衣饰、领饰等等都是必备的。
繁复的服装银饰主要用来装扮女性。尤其是在婚礼上,除了头饰之外,还有大量的银制胸饰和背饰。在勒古沙日的店里就挂着这样的一套银饰,若干片的银饰片用银链组合起来,这10多斤的银片将姑娘的身前身后都进行了武装,并配上筒穗和银铃铛,牵一发则会牵动整身的银饰摇晃撞击叮当作响。
彝族的男女老少都离不开银饰,直到老人离世时,家属也会用银放入其口中以被含住。这样做是希望老人在去世后,能获得灵魂上的安定丰盈。
相对于女人,男人对银饰的使用相对少些,但在传统服饰上依然大量地使用银扣。那种银扣中间是空的,大小有如鸡蛋,挂在上衣的两侧开襟处,非常惹眼。在勒古沙日的店里,就摆着好几串这种大纽扣待售。
男人还普遍用镶着圆形银片的“英雄带”进行装饰。“英雄带”过去用来链接刀鞘的,从右肩斜跨至左胯的银片装饰尽显男性的豪气。总体而言,彝族男性的银饰偏于简洁大气。
服饰上的银饰只是一方面罢了。彝族人还在生活器皿中大量地使用到银饰。在勒古沙日的店里,大量摆放着银碗、银杯子。此外,还有没有摆出来的银筷子、银酒壶等等。
这些银器并非用于收藏或观赏。勒古沙日肯定地告诉我,人们在生活中确实经常用银器来饮酒或饮食。那天,一个容量约为半两的银制白酒杯的售价是300来元。
勒古沙日出生于“打银”的世家,到他这辈已是第15代传人,他的儿子目前也以打银为业。从孩提时,沙日就跟着父亲学,如同他的儿子跟着他学那样。在所有的彝族银饰制作技艺的传承中,除了对于银饰造型的把握,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对錾刻技术和图案的传承。
彝族银饰件上的图案丰富多彩。学者马山撰文称,这些图案主要来自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叶、飞禽走兽。代表的纹饰有鸡冠纹、蕨草纹、羊角纹、牛角纹、兽牙纹、绳花纹、火镰纹、日月纹、鸟纹、龙纹、孔雀纹、神马纹,以及各种点、线类的几何纹。“蕨草纹表示不忘祖先食蕨菜救饥之恩。”
在凉山,银饰被认为美和富有的象征,它是彝族人生活的重要部分,戴银有辟邪、保健、装饰、祈福求神和标识身份的功能。
【21世纪经济报道2013.12.5锦绣版·白银图腾系列报道之2】
湖南湘西州凤凰县苗族:银饰里的民族故事
专精的技艺追求
杨洪江虽然只有25岁,但他却已经做了9年的银饰了,现在他是湘西州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州级传承人,尤其擅长拉丝。
银具有惊人的延展性。先把一跟银条打细,先后穿过从大到小的钢板圆孔,银条也就慢慢变细,最后细如针线。
现在,拉丝的钢板是订做的,钢板坚硬,小孔从大到小的渐变足够称心如意。拉钢丝用的是一架小轱辘,把钢板固定住,银丝穿过孔眼睛,然后缠在轱辘上,转动轱辘,更细的银丝就一点点地从孔中抽出来。转动轱辘讲究用力均匀,太猛太快便会将细小的银丝扯断。
杨洪江是苗族人,从小在苗寨里长大。他的父亲也是一个银匠,他既和父亲学技艺,也向其它师傅学习。
银饰是苗族人的必需品,并且银饰就像衣服,也要更新跟上新时尚。“一般人不断喜欢新的东西,你天天看上辈传下来的东西,就会想换一套。”银饰用久了,或者多人轮流穿也会坏,需要修补。“经常把银饰取下来,穿久了银也会破,就取下来再打别的,打其它的图案。过节的时候几个女孩子搀在一起,手拉手会互相刮到,银线有时候会掉了,有时候会扁掉,因为是空心的。”
因此一个规模不大的苗寨,往往有比例不小的银匠。“一家都有好几个了,一个村子有几户人家做嘛,算也有十几二十个人做吧。但银匠的手艺必须跟上姑娘们的新要求。坏掉就要修,修就要熔掉。熔掉再做的时候你会不断改进自己,融入自己的创意啊。而且不同年龄有区别,比如老人家现在和妇女、小孩子、少女穿的银饰都是不一样的。”
创意只是一方面,“评价一个银匠做得好不好主要还得看工艺,就看他做得精致不精致,也看他图案。”
苗族银饰中常见的银项圈
左图:苗族银饰中的龙头手镯
右图:苗族拉丝银饰的半成品和成品
而拉丝可能是银饰中最为精致的一种工艺了。它意味着,银饰不再被视作块状或者条状,而变成了更加柔软可以编织的丝线。杨洪江沉潜于专注中,他用镊子夹着细小的银丝线,转动镊子,银丝线慢慢被拼合成小片状,再嵌入已做好的荷叶形骨架的银片里,就成了一个可人的荷叶吊饰。
接着用火烧灼,银线和银线间、银线和骨架间都会因为一定的熔化而接合起来,也就是焊接了,这是最重要的一步。一切依靠经验,没有明确的温度和时间作为依据,全凭感觉。温度不够,便焊接不牢固。过火了,就熔化过度,线条变糊了,“那样你就白忙活了”。
这是一个荷叶吊坠银饰的一部分,完成全部要有3天的时间。拉丝银饰的纹路和雕刻完全不同,它看起来更轻盈。“以前做的拉丝工艺,只是用来吊铃铛之类的,不像现在用来当线来用。以前只会偶尔抽一点做装饰,做龙的装饰之类的,用得也比较少。不像现在整个用银饰编起来的,一条全部用银线缠起来。”
在杨洪江的身边,老银匠文德生师傅正在给一幅银手镯进行打磨,手镯是半封闭式的,特意雕了两个相对的龙头,其中一个龙头嘴里含珠,精细的还可以转动,象征“双龙戏珠”。打磨时,银粉掉落,文师傅都会细心地扫到抽屉里的一个铁盒里。再经过玛瑙棒的三次抛光,银饰才能变得明亮夺目。
文师傅所做的是苗族银饰中最传统的一部分,他尤其精于雕刻。但杨洪江则专攻拉丝。这种技艺上的专精,或许也是苗族银饰成为世界文化奇葩的重要缘由。
代替文字的记录
在文师傅做的银饰中,大量出现龙、凤、麒麟、蝙蝠、鱼等图片。这些图案都象征着吉祥。龙、麒麟、凤是神兽瑞鸟,蝙蝠象征着“福”,鱼是年年有余。
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于银饰的图案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老人家戴凤凰,少女戴鲜艳的花朵、小草小鸟,少妇戴一些牡丹花。文师傅说,如果是求小孩子平安,那就在孩子上戴观音菩萨,或者戴麒麟啊、龙啊。
这种种寓意在汉族也是极为常见的,这说明受文化的交融影响,湘西苗族人也和汉族人大量地共享一些文化形象。“苗族比较崇拜龙这种吉祥物,龙是上天的儿子,他是民间的传说民间习俗沙日,其实龙和凤谁也没见过,但它是神兽。比如你结婚以后你梦到龙,那就是你要得贵子啊。”
但另一方面,对这些图案,苗族人也有自己的独特阐释。文师傅举例说,“鱼”不仅仅是对“年年有余”的期盼,还因为鱼在过去苗家人生活中也是珍贵之物,以酸鱼等形式进行储藏,在客人来时方才端出飨客。所以鱼在苗家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银饰图案还有大量的生活场景的记载。文师傅指着一个银片上的图案说,“年轻人在那谈恋爱,开始害羞啊,背靠背坐,但头还是忍不住地回过头去。”过了一会儿,他又指向另一个银片,“这不是一对夫妻嘛,生了小孩回娘家嘛,她背上背了个小孩,他丈夫挑起猪肉和酒——这是猪肉嘛,前面是酒嘛。”
“我们苗族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就通过这些图案表达出来,很多方面描述了少数民族生活习俗,通过图案来表达。”文师傅说,“每幅画都是一个故事,它反映了我们苗家人的生活。就是用这样的方式传承下去。”
直到今天,银这种金属,对于苗族人依然有着图腾一般的意义。经过祖辈的积攒和传递,多数苗族女孩都有了可观的银饰。她们在节日时候的盛装,如果缺少了银,那将是极大的不完整。头饰上的蜻蜓、蝴蝶那些薄如蝉翼的银片颤动而发出的窸窣声,胸前的项圈垂挂的引领儿的叮当撞击的,是所有节庆必不可少的音乐。
一般女孩子每人都有完整的一套银饰,多为祖传下来的,如果要做中等规模的,也要8万至10万元。“富裕的家里,她配的银饰多一点。”尽量完整齐全的一套银饰服装重达30斤。但拥有如此财力的家庭毕竟是少数。杨洪江说,“现在一般在八斤到十斤,有的到十二三斤,但很少,一般人也戴不动,太重了。”男的主要戴银手镯、腰带等,腰带上会有银线,雕以龙之类的造型,“差不多6两”。
除了节庆之外,在喜事之日,姑娘们也需以盛装打扮。“家里有喜事,表姐表妹表哥结婚,自己都要穿(银饰),现在还有这种要求。”而丧事期间,一般不穿戴银饰。
苗族人对银如此重视,不仅因为其装饰功能,还因为银的驱邪、保值等功能。苗族人相信,带上银饰能够驱邪消灾获得健康平安。而银子作为天然货币,本身具有流通的价值。有观点认为,苗寨的吊脚楼容易在火灾中化为灰烬,但银却能在火中留下,因此苗族人把投资银作为一种保全财产的办法。
上图:凤凰苗族银压领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