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多久 中国古代文人为何排在第三位?
做人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你知道它的出处是哪里吗?
很多人看到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却并不理解它真正的含义。
这两句话都是出自《大学》,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影响重大深远四书五经多久,甚至是他们一生的追求与标杆。
《大学》是“四书五经”里面的“四书之首”,虽然篇幅不长,只有1747字,但能排在《论语》之前,它的地位和影响可想而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四书五经”的地位几乎达到了文化顶端,在元朝延祐二年,朝廷甚至直接下诏,“四书五经”作为科举考试的统编教材。
这一纸诏书,让“四书五经”成为奔赴仕途读书人的必学科目。
虽说现在的语文只是精选其中片段,但作为传统文化精髓,如果能多了解一些“四书五经”,对咱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
“四书五经”都包含什么?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四书五经多久,咱们先来说“四书”。
“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著作。看到这里有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大学》为什么排在首位?《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合集,堪称儒家之根本,它为什么排在第三位?
“四书”是不是因为这是四部书,如果再多一部会不会是“五书”呢?其实这一切都是有源缘的!
这四部书,分别对应四位儒家代表人物:曾子、子思、孔子、孟子,古称“四子书”,后来就简称“四书”。
其实《大学》在创作之初,并没有受到多少关注,它被收藏在《礼》中。直到唐朝大儒韩愈推荐,《大学》才开始散发它的光芒。
到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朱熹撰写《四书章句集注》,将《大学》从《礼》里分离出来专门做章句集注。
朱熹认为:“四书应该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他按照内容理解难易深浅的程度,将次序排为《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后人因为《中庸》的篇幅较短,为了刻印方便,把《中庸》排在了第二,于是“四书”就成了现在的顺序。
“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其实在先秦时期是“六经”,还有一部《乐经》,但这部书后来遗失过多,以至于不能独成经典。
《大学》和现在的大学有什么关系呢?
作为“四书”之首的《大学》到底讲了什么呢?和现在的学校小学、中学、大学里的大学又有什么关系呢?请接着往下看。
《大学》本是《礼记》第42篇,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文章,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作品。
在《大学》章序里写道:“三代之隆,其法浸备,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这段意思是说,在夏、商、周三代鼎盛时期,大学和小学的教学方法已经完备,全国上下,从王宫、京城、到平民百姓,没有不学习的。
人生长到八岁的时候,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子弟,都进入到小学学习,学习的内容大概是洒扫庭院、应答、进退的礼节、乐器、射箭骑术、数学作文等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大学》章序里接着写道:“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这段意思是说,到了15岁,天子的太子以及其他皇子、众公卿大夫的孩子以及黎民百姓中出类拔萃的人,都提拔进入大学学习,教导他们修身、修心、为人、治国之道。
这就是小学和大学学习内容、学习目的的不同。
由此可知,《大学》是古代大学用来教导学生的“教学大纲”,以修身治国之道为主要内容。
《大学》在讲什么内容,能成为古人为人处世的标尺?
上文说到,人生到了15岁,优秀的人都要进入大学学习修身治国之道,这是文人士子要用其一生不断追求与精进的目标。
《大学》第一章指出了大学的学习宗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
这句话意思是说,大学的学习宗旨是使光明正大的德行彰显,进而使人革旧更新,最终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
这也是儒家学说中“三纲八目”中的“三纲”: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大学》里关于修身治国之道,一共分成了八个学习阶段,分别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就是儒家学说中的“三纲八目”中的“八目”,“三纲”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八目”是达到这一目标进修的阶梯!
其中,“格物”是指探究世间万物的哲理、规律;“致知”是指获得知识;“诚意”是指真诚实意;“正心”是指端正思想;“修身”是指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齐家”是指治理家庭;“治国”是指治理国家;“平天下”是指安定天下。
《大学》第一章的第四篇讲“八目”之间相辅相成、承上启下的联系。
用一段话概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第一章的尾篇讲道:“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着薄,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那种能动摇了修身的根本,还能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是不可能存在在,对自己关系亲近的人疏远,对自己关系淡薄的人亲近,是没有这样的道理的!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为人做事,要知轻重,懂本末,不可轻者急,重者缓,分不清轻重缓急!
通读《大学》全书,仔细揣摩咀嚼,你会感到古人对“修身治国”的追求和对自己不断精进的要求。
以《大学》之道严格要求自己,必能达到“修己以安人”、“内修外治”的境界!《大学》能成为古人为人处世的标尺,也就不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