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千年来的发展历程,你知道几个?
中国是医药文化发展最久的国家之一,从文明的曙光映在中原之地上,遍及神州大地的簇簇史前文化篝火,由点到面联接起来,形成燎原之势,是中华五年历史绚烂文化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中医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的医药知识,而形成的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从原始社会的“神农尝百草”、“黄帝制九针”、“伏羲画褂”的传说开始,中医正式进入漫长的发展中。今天就随着本草头条一起来梳理一下中医药千年来的发展历程吧。
起源于原始社会
中医药起源于人类的劳动实践,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了医药活动,当原始人群应用简陋的石器和木棒挖掘地下的植物根茎,捕猎凶猛的野兽,切割动物的肌肉,敲碎骨髓等。同时,也会用这些简单的工具和动物骨器切开脓包、割除腐肉、刺破放血等,可以说这是最早的医疗器具。
在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过程中,发现人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另一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以致后来形成了经络学说。
火的发现与使用不仅对当时穴居部落起了重要作用,如熟食有利 消化食物,御寒、照明、驱散山洞中潮湿而改善居住条件减少疾病,而且为人类繁衍发展提供了许多医疗条件,如在烘火取暖中,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以消除因受冷而引起的腹疼或寒湿造成的关节痛,而逐渐产生了热熨法。
在原始社会也产生了最早的中医药学说理论的代表人物及代表著作,如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清代中医文化,中医学始祖伏羲,仰观腑察,远取诸物,近取诸身而创画八卦、辨阴阳、分五行,造书契以代结绳记事、倡熟食、尝百药、制九针、明脏腑、识经络、用砭石、按跷、导引、艾灸等疗疾解痛;新石器时代中期,神农尝百草,《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新石器时代晚期,黄帝与臣子雷公、雷岐等一起研讨医学理论,撰写医诊著作,并被后人编辑为《黄帝内经》,构建了中医理论。
夏商两代理论基成
早在夏商周时期,制陶、制铜器皿的工艺发展,为中药调剂、煎煮提供依据。据《周礼.天官》记载,西周时已有医师分工,记录有医师、食医、疾医和疡医,且周代已经开始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
伊尹编著的《汤液经》是中医汤剂最早的典籍,他提倡药食同源,以君臣佐使配伍,以寒热温凉调性,把以前的单味药治病,发展到多味药的方剂治病,成为中医药最主要的特色之一。
据统计,《山海经》中记载的药物动物药67种,植物药52种,矿物药3种,水类1种,另有3种不详何类,共计126种。服法方面有内服和外用的不同,所治病种达31种之多,包括内、外、妇、眼、皮肤等科疾患。而其中有关补药和预防的记载,反映了当时我国古代预防医学思想萌芽。
春秋战国至秦汉,从治病到防病
早在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代,医药卫生逐渐摆脱巫术的制约而趋于独立发展,由于人们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药物知识不断丰富,中医药学理论由此产生而发展形成。秦景公时代的著名医生——医和就用大自然的阴、阳、风、雨、晦、明“六气 ”失和来解释病因,这在世界医学史是最早的病因观。
公元前5世纪,扁鹊(秦越人)用“望闻问切”四诊和针灸技术诊疗各科疾病。相传《难经》为他所著,这是一部古典医籍,其内容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
秦汉以来,内外交通日渐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龙眼等,渐为内地医家所采用。东南亚等地的药材也不断进入中国,从而丰富人们的药材知识。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它是秦汉以前数千年用药经验的朴素总结,载药365种,并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该书所载药效大多是正确的,如麻黄治喘,黄连治痢,海藻治瘿等。
切脉诊病创始于扁鹊到《黄帝内经》已有了脉诊的基本理论。虽然在《内经》时代仍以切全身脉的遍诊法为主,但也明确提出切脉独取寸口的方法。
秦汉时期中医药学取得了重大发展,其中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深研古典医籍,广泛采集众人的有效药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辨伤寒, 以脏腑辨杂病,确立了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与治疗原则,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世又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实收方剂269首,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被誉为 “方书之祖”。
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并创制了麻醉剂“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华佗采用酒服“麻沸散”施行腹部手术,开创了全身麻醉手术的先例。
晋唐至两宋,发展提高
两晋南北朝在秦汉时期形成的医学理论和临证医学成就的基础上得到了充实提高。西晋医家皇甫谧稽古论今,撰成《针灸甲乙经 》12卷,128篇。该书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专书,其内容包括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针刺手法、刺禁、腧穴主治等,对后世针灸医学影响很大。
魏晋名医王叔和博通经方,尤精切脉,对中医脉学有独到见解,王叔和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集古代诊脉法的大成,所著的《脉经》十卷,盛传于世,此书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公元610年,隋代巢元方等人集体编写的《诸病源候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因证候学专著。全书共50卷,载列证候1700余条,分别论述了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理和症状,还记载了肠吻合术、人工流产、拔牙等手术。
公元657年,唐政府组织苏敬等20余人集体编修本草,于公元659年完成《新修本草》。这是中国古代由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它比欧州1542年颁行的《纽伦堡药典》早883年。该书共54卷,包括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
孙思邈是唐代大医学家,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各30卷。二书对临床各科、针灸、食疗、预防、养生等均有论述。尤其在营养缺乏性疾病防治方面,成就突出。公元752年,唐代医学家王焘所著的《外台秘要》又是一部医方巨著,全书共40卷,载方6000余首,可谓集唐以前方书之大成。为后世整理保存了大量古代医学文献。
两宋时期随着社会稳定,科技发展,中医药学取得繁荣局面。这个时期政府重视中医教育,设立“太医局”,培养中医人材的。学生所学课程包括《内经》、《难经》、《伤寒论》等。教学方法也有很大改进,如针灸医官王惟一曾设计铸造两具铜人,作为针灸教学和考试医师之用。考试时,试官将铜人穴位注水,外用蜡封。受试者如取穴正确,可针进水出。宋代在中医药各科取得重要成就,先后有陈自明《妇人良方大全》、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宋慈《洗冤录》、官修药典《开宝本草》、《嘉佑本草》、《本草图经》等。
金元明清,高速发展
医之门户分于金元的时期,形成了医学流派“四大家”,即刘完素(守真)、张从正(子和)、李杲(东垣)、朱震亨(丹溪)四家争鸣的局面,“寒凉派”的刘完素倡导攻火论、“攻下派”的张从正倡导攻邪论、“丹溪派”的朱丹溪倡导“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补土派”的李杲提出“脾胃学说”。
明代我国已经开始应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直到18世纪英国琴纳发明牛痘接种发明牛痘接种后才逐步代替,成为世界医学免疫学的先驱。公元十七至十九世纪,由于传染病的不断流行,人们在同传染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了温病学派。明代中医药文献整理总结和各科都有很大的发展,如徐春圃的《古今医统大全》、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杨继洲的《针灸大成》、汪机的《石山医案》等等。
李时珍著成被誉为中医药里程碑式药物巨著——《本草纲目》。此书在前人本草著作的基础上进行彻底的修订,参考文献800余种,历时27年之久,在他去世后三年首次刊行。此书载药1892种,附方11000多个,采用当时最先进的分类法,蕴含进化论思想,体例详明,用字严谨,它不仅是一部药物集大成著作,而且是一部研究动植矿物的博物学巨著,被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称它为“中国百科全书”。
在清代,中医药的文献众多,涉及范围广泛,并且将中医药很好融合到日常生活用品之中,自此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达到了历史巅峰。
自鸦片战争以来,随着西医在中国广泛地传播,形成中医、西医并存的局面。一些医家逐渐认识到中西医各有所长,所以试图把两种学术加以汇通,逐渐形成了中西医汇通学派。其代表人物有唐宗海《中西汇通医书五种》;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等。当西方科技文化大量涌入的情况下,与此相应的是社会和医药界对传统的中国医药逐渐有了“中医”、“中药”之称,对现代西方医药也因此逐渐称为“西医”、“西药”。
新中国至今,中西结合清代中医文化,守正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于1956年决定,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建立4所中医学院,并将南京中医学校改为南京中医学院,同时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或增设中医药课程,从此,在中国历史上中医教育被正式纳入国家高等教育的轨道。
几十年来,中医研究院(现改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采取多种措施,继承整理国内知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出版了百余部名老中医的医案、医话、医论、医疗经验等,并收集了大量单方验方。中医古籍文献的整理研究也取得了明显成绩。据统计全国有4000种以上中医古籍,已整理研究出版1000多种。
1980年起,政府组织编写《本草图鉴》共25册,绘制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科学标本谱图5000张,这些图片按动物、植物原形绘制,比例准确,色彩鲜艳,成为科学价值极高的珍品。
1956年开始,全国各地普遍开办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培养了一批热爱中医,学习中医,掌握中、西医两套本领的医生,他们成为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的骨干力量。
中医药对世界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同时它的发展历程也是不易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应该忘记中医药,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屡经天灾、战乱和瘟疫,却能一次次转危为安,人口不断增加、文明得以传承,中医药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