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师联萌第29期读书会在周重林看见茶文化
8 月4 日晚,茶业复兴第326 期沙龙·茗师联萌第29 期读书会在“周重林看见茶文化”直播间线上举办,周朝晖先生做客直播,围绕着他的新作《日本茶道一千年》进行了分享。以下为读书会分享实录,篇幅有限,文字略有删减。
周重林:《日本茶道一千年》这本书我很认真的读了,是一本很好的书。周老师在这本书中对日本茶道的发展以及中日茶文化交流的历史做了系统的梳理,史料详实,文辞也很好。下面有请周老师分享,他分享的主题是“中国茶何以成日本道”。
周朝晖:很高兴今天来到直播间。今天是七夕节,能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和大家分享我的新书《日本茶道一千年》是我的荣幸,我想今后每年的七夕,我都会想起这段难忘时光。七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可以说源远流长,而且它的影响也越出了国界,影响了周边的国家和地区。七夕的传说和节日在古代传入日本,与日本的一些农耕习俗文化和神灵信仰相结合,诞生了具有日本本土特色的“七夕祭”,至今已经和正月春、端午节、盂兰盆祭等并称五大传统祭祀活动。日本各地都有七夕祭,其中以“仙台七夕祭”最为有名。江户时代仙台藩的第一代藩主(诸侯王)伊达政宗为了振兴地方经济,推动手工业的发展,把七夕习俗引入并长年累月延续下来,仙台七夕祭渐渐成为一个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节日,如今更是声名远扬,成为一个富有感召力的本地习俗文化,已经被列为日本一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突然谈起七夕,是因为这和今天我们要讲的话题有关。七夕和茶道一样,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中国文化的某些形式,如何被日本吸收和成功加以改造的缩影。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在传到日本之后,经过日本的本土化改造,其外延和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到了本家(中国)都是相见不相识的地步。实际上,只要稍微加以剖析梳理,不难看出其中内里和中国文化之间存在着的血脉关联。
这本书今年5 月份由文化发展出版社出版。因为疫情,很多读者都过了一段时间才看到这本书,我很感谢我的编辑肖贵平老师,在出版后的第一时间把书寄给我。我很珍视和文化出版社的合作。这本书是我在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第三本书,前面两本是《摆渡人:塑造日本文化的二十四人》《日本:一种纸上的风景》。今天要讲的《日本茶道一千年》是第三本,今天分享的主题是“中国茶何以成日本道”,这个问题也是这本书的核心。这个主题不是我的原创,是北京著名作家、学者刘柠先生在为我写的本书推荐序的题目,我觉得说得很好,就冒昧借用了。
大家知道,茶是世界三大重要饮料,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故乡,世界上的饮茶习俗和对茶叶的利用都起源于中国,日本列岛原本不产茶,也不存在饮茶习俗。日本饮茶习俗的出现以及茶道文化的形式和思想也都与中国茶文化有密切关联。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也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茶文化爱好者心目中的茶故乡,我读过不少有关云南普洱茶的书籍,也看过很多古茶树的照片,神往已久,可惜还没去过。陆羽《茶经》开篇就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陆羽所说的南方是广义的,泛指的应该包含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及长江中下流域的广大地区,因此日本茶道史上一部经典命名为《南方录》,据说书名就含有饮水思源的意思。
茶道是最具日本特色的文化样式,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最终才集大成并走向世界。从这个过程中,我选了两个重要时间节点:公元815 年大僧都永忠向嵯峨天皇献茶,是为日本茶道最初的源头;1906 年,美学家冈仓天心用英文撰写的《茶之书》出版问世,成为日本茶道文化走向世界的标志性事件。从公元815 年到1906 年,这中间大约经过了1000 年,我这本书所聚焦的就是这段日本茶道发展史。
中国茶东传日本的两个重要时间:平安时代(794-1192)初期,另一个是镰仓时代(1185-1333)初期。日本的平安时期相当于我国历史上的中晚唐时期,镰仓时代则相当于南宋时期。饮茶习俗在平安时期传入日本,最初只在皇家、贵族、权臣、僧侣等上流社会流行,而没有在民间普及,所以在崇尚中国文化的嵯峨天皇去世后,很快进入300 年的沉寂期。这个第一阶段,可以看成日本茶道的黎明期。到了镰仓时期,中国茶文化再次传入日本,濒临消亡的日本茶得以再度复兴。这个阶段可以看成日本茶道文化的萌芽期。
在以上两个历史时期中, 中国茶东传日本的过程中有两个显著的共同特点:其一,茶文化传播主体都是由僧人担当并进一步完成;其二是起点很高,日本僧人是将茶与当时代表最高端的中国文化一同捆绑带入日本的,因此在此基础之上很容易提炼出道的层次和高度。有道是:“茶事,兴于唐而极盛于宋。”中国茶文化在唐代迎来兴盛,陆羽《茶经》的问世,首次赋予日常饮茶予完美的形式和精神内涵,标志一个从形而下向形而上实现质的飞跃的阶段的到来。
到了宋朝,中国的茶文化已经发展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发展水平了,“宋茶”甚至成为中国茶文化登峰造极的代名词。无论是茶叶种植面积,还是茶在帝国的空间分布,还是在制作工艺及饮茶道具上,宋代都取得了前代是望尘莫及的成就,从技术层面上,宋代在唐代煎茶(煮茶)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末茶、点茶、分茶等妙到巅毫的技艺,这些茶事活动,在两宋具有高度文艺修养的文人艺术家的倡导和主流审美思潮的引领下,不断臻于完美圆熟的艺术境界。因缘际会,唐宋时期前来中国学习的日本僧人赶上了中国茶史上的两个黄金时代,他们是把当时发展成熟的中国茶文化和一些周边艺术形式,如书画、陶瓷、造园等一起捆绑打包带入日本的。所以,无论唐茶还是宋茶,传入日本时首先起点都很高,这很容易上升为道,好比站在巨人肩膀上,站得高,自然看得也远,很容易技高一筹。
长按下图二维码直接购买
在日本,最早的饮茶记录出现在《日本后纪》这本官修史书中。弘仁六年(公元815 年)6 月的一天,嵯峨天皇到近江国的梵释寺巡访,当时的高僧永忠和尚给嵯峨天皇献上了煎茶。永忠是留唐海归和尚,也是掀开日本茶道文化史第一页的关键人物。作为一名日本僧人,永忠和尚相当不简单,他是一位资深的遣唐僧,学成归国后曾被授予“ 大僧都” 的称号,这是代表朝廷对宗教人士的最高册封等级,鉴真和尚也被授予过这个称号。
永忠是随第15 批遣唐使到唐朝留学的,当时正是日本学习中国文化的高峰时期。遣唐使是日本官方组织的大规模的外交活动,使团船队一般由四艘豪华大船组成,容纳人员五六百人,由贵族、权臣担当的正副使及水手、翻译、医师、画师、阴阳师、僧人、留学生、各行业工匠等庞大的人员构成,他们担当着学习唐朝文化技术的重任。
永忠是在长安附近的西明寺学习,一住30 多年,大半生在长安度过。他个性性圆融,据说很擅长处理人际关系,所以就让他负责日本留学僧与唐朝官方之间的对接。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永忠似乎很享受在西安的生活,他的生活很唐化,多年后回到日本反而不习惯,据说曾专门写信向朝廷呼吁改善僧人生活待遇,这封书信的原稿被保存下来。永忠归国时间是805 年,仿佛要把唐朝生活模式也搬回日本死的,他带回了很多唐朝的生活时尚,如饮茶习惯,不仅带回了茶具,为了在部长茶树的祖国也能享用茶叶,还带了茶种和茶苗,播种在所到之处的寺庙里。815 年,嵯峨天皇在近江国寺庙里品尝的唐朝煎茶,就是用中国带回的茶种茶苗培育出来的茶叶制成的。
这一次中国茶东传日本没有扎根,但是影响深远。这从当时的文学作品可以看出。在平安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日本上流十分推崇和仰慕中国茶文化。日本的一些汉诗集,如《怀风藻》《经国集》《文华秀丽集》中收录了很多关于茶事的诗歌,写作者有贵族、僧人等。饮茶成为当时日本唐风的重要叙事,其实也就是中国文化的叙事, “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偏宜听雅弹”这是嵯峨天皇对汉诗的模仿。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饮茶习俗是作为一种高端的外国时尚文化传入的,受到日本当时上流社会的普遍欢迎,也可以看出日本在很积极地向唐朝学习。
嵯峨天皇去世后,饮茶风俗就弱化了,被边缘化了,从此进入三百年沉寂期。为什么呢?简单归纳来说:首先是茶的稀缺。中晚唐以前,茶在中国也稀缺,李白杜甫的诗歌中写茶的诗也不是太多,茶传到日本则更稀缺。其次,公元894 年,日本废止遣唐使制度。遣唐使制度费用大,9 世纪日本经济出现危机,皇室都在节省开支。而且日本到中国只能走海路,海上航行经常出事故,一旦出事血本无归。再加上晚唐国势衰微工夫茶 家文化,到9 世纪末中央和地方的对立不断加剧,由于藩镇割据等多种原因,唐朝社会发展停滞、动乱,这些信息也经各种渠道传入日本,日本对中国的崇拜逐渐减弱。第三个原因是茶文化的门槛太高了,饮茶需要一整套物质和技术的支撑,包括茶叶种植、采摘、制作、加工等工艺,还有煮茶、饮茶的专门道具,这些物质条件,对于当时日本来说,由于技术门槛太高,曲高和寡,也很难普及开。
茶文化在日本真正扎根是在13 世纪,日本的荣西明庵和尚再次把中国茶带回日本,荣西写了《吃茶养生记》倡导吃茶有利于健康,对茶文化在日本的复兴有开山之功。荣西在禅宗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他是日本临济宗的开山之祖,因为这两项丰功伟绩,被奉为“禅茶双祖”。他来了两次中国,都在浙江宁波的禅寺落脚。第一次是1167 年,居住的时间不长只有半年,带了六十部经书回日本。第二次赴华是1187 年,荣西在天台山万年寺追随临济宗第八代传人虚庵怀敞禅师,一住数年,最后获得虚庵怀敞的法嗣衣钵。万年寺也成了日本临济宗的禅门祖庭。
宋代是中国茶文化登峰造极的时期,饮茶的文化和习俗都登峰造极。饮茶是宋代宗教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荣西在中国生活了很长时间,他深深爱上了中国文化。当时饮茶习俗在日本已几乎绝迹,而荣西被南宋饮茶风气之盛所感动,所以将临济禅宗带回日本的同时,也将江南禅寺普遍流行的饮茶习俗一同带回日本。
荣西的《吃茶养生记》,是日本有史以来的第一本茶书。不过,荣西把饮茶再次传回日本,并非作为一种待客之道,更不是作为一项艺术,而是把喝茶当做一项有利健康的日常行为。据镰仓幕府的史料记载,幕府第三任将军源实朝因饮酒无度,经常宿醉,又兼患有热病,百医无效,颇为苦恼。建宝二年(1214 年)源实朝宿醉不醒,请荣西来诵经加持,荣西命寺中送来了一盏茶给将军喝下,将军喝了之后感觉神清气爽。荣西接着又把《吃茶养生记》进献给将军,还给将军讲解喝茶养生的知识,这个观念被幕府将军所接受,后来将军的母亲也皈依临济宗。受到上层的认可和推广,中国茶文化再度在日本复兴,荣西禅师的开山之功不可磨灭。在荣西和后继者前赴后继的努力下,一度在日本近乎消亡的饮茶之风再度兴盛起来,为后世日本茶道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日本,从最初从中国传入喝茶习俗和饮品方式,到成后来大行其道的茶道文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走过一段漫长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大僧都永忠、嵯峨天皇、荣西明庵、能阿弥、一休、珠光、武野绍鸥、千利休、古田织部、小堀远州、片桐石州、千宗旦、隐元、卖茶翁、井伊直弼、山中吉郎兵卫、田能村直人等十多位重要人物孜孜不倦的努力和推动,一直到上世纪初,出现了一位巨星级的美学家冈仓天心,一举将日本茶道推向世界。这些人物与日本茶道的形成,我在这本书都有详细介绍。
日本茶道在千利休手中集大成,有偶然的因素、也有必然的因素。
中国茶文化在日本的嬗变,我做了勾勒,我还试图从思想史的角度切入,比如审美观念是如何影响茶器的。日本把从中国传入的古董称为唐物,他们一度对中国是十分推崇的,唯中国茶器马首是瞻。南宋时期,日本比较推崇天目盏,摈弃了唐代的审美。宋代流行斗茶,建盏取代了官窑的茶具,深色的建盏比较容易看清楚白色的沫饽咬盏。江南很多寺院都使用建盏,日本僧人常去天目山,他们就把这个茶盏称为天目盏。
一种外来文化要在本国扎根,要和本国国情也就是本土文化相结合,为多数人所接受才能实现。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中国茶器在东传日本之后,也进行了一系列本土化的改造。他们怎么进行茶器的本土化改造的?首先是打破对中国的崇拜,提出“和汉并存”。千利休时期,提倡朝鲜百姓日常所用的“高丽茶碗”,接着开始推崇本土烧制的茶器,提倡残缺之美、不对称、不均匀的美,这和中国追求对称、均衡、和谐、庄重、华美的美学观念是背道而驰的,经过历代茶人倡导,就成为了日本独特美学。
我对这本书的定义是: 比小说还好看的日本茶道史,我不是做学术研究的人,所以尽量从通俗化的角度来写日本茶道文化史。虽然力求好读,好看,但并不等同写小说或戏说,在写作过程中,我比较重视资料的可靠性严谨性。既是对学有专长的方家学者致敬,也是为满足读者了解日本茶文化和中国茶文化的潜在需求,我在写作本书中所阅读或参考过的文献书籍资料,都罗列在书后,可供读者进一步拓展阅读的参考。
互动
周重林:谢谢周老师的精彩分享,我也一直在思考,我们能不能再一次通过茶,把中国文化带出去。茶文化虽然很小,但是它是世界语言,茶文化是很丰富的,有很多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的内涵。
问:请问老师,现在日本茶道参与的人群是什么样的呢?和过去一样也起点很高吗?
周朝晖:明治维新后,日本茶道是组织化发展,比如千利休的后代创立的里千家。现在的普通日本人参与茶道学习的主要是女性,她们一般是结婚前去学习,认为学习茶道有助于她们成为有魅力,优雅的女性,而且有茶道资格对她嫁入好人家是有帮助的。在日本,空姐是必须要学茶道的,我的一位日本茶道老师,是教我们日本文化课程的,她年轻的时候就是空姐。
周重林:对日本茶道感兴趣的读者,推荐大家看一部电影——《日日是好日》。
问:请问周老师,茶道在现代日本社会的影响如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
周朝晖:这个问题我没有具体研究,但很多年轻人把茶道当做阳春白雪,当做一种修行或礼仪训练,修习的人不少,尤其是女性,但似乎也没有趋之若鹜的地步。我在日本生活,发现周边开设有各种流派的茶道教室,如里千家,生田流等,有点像我们今天社区遍地开花的各种艺术培训,我想茶道受众应该很多,但至于对年轻人影响多大,我没有具体研过。
问:与我们的茶艺相比,日本茶道的仪式感和敬畏感是不是更重?
周朝晖:确实是的,日本的茶道离不开禅,禅作为一种修行,很讲究仪式感和敬畏感。据我了解,中国现行的“茶艺”主要是中国台湾茶人1990 年代以后在推广的,90 年代之前,在中国内地比较常见的是福建两广的工夫茶,但可能是我走的地方有限,我的视野有限。
问:去日本旅游会发现很多景点卖的都是加糖加奶的抹茶粉和茶汤,是只针对外国游客的口味还是现在日本年轻人更倾向于这样的口味?
周朝晖:日本明治维新后就全盘西化,二战后,美国的饮食文化对年轻人是有很大吸引力、这些对日本来说是舶来品。在我看来,日本的年轻人可能会更容易接受便捷的、加糖加奶的抹茶粉和茶汤。
问:现在国内有一种禅茶道,是不是从日本茶道演化而来的?
周重林:不是。
周朝晖:日本茶道讲“和敬清寂”四个字,前几年受日本的影响,一些人在谈中国的茶道也用了类似的四个字。我们不能只对外来的文化顶礼膜拜,而忽视自己的文化。
周重林:可能是我们过于焦虑了,才会有各种各样奇怪的行为。很多人的行为不太恰当,对思想史的了解也不够,但往好的看则是比较欣欣向荣。
问:传统的日本茶道会随着时间逐渐消失吗?
周朝晖:我觉得不会消失,因为他已经成为日本民族文化的象征,而且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很多中国游客到日本都会去体验茶道,虽然这和真正意义上的茶道相比有些变味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它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利益。
周重林:我去日本看茶道表演,表演的是一位老太太,她一个小时收费一千多人民币。在国内,一些茶艺大赛邀请我当评委,我的建议是不要只邀请年轻的茶艺师参赛,要邀请一些长者,这样才能让人看重你的一生所学,让别人明白茶艺里的很多东西不是一看就会的,是需要长期积累和实践的。
问:中国宋代的斗茶为何后来就渐渐消失了?以及为何我们的茶没有发展出茶道而是把喝茶当作日常?
周朝晖:中国茶文化和日本的发展不太一样。在宋徽宗的倡导之下,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中国也可能会发展出茶道。但南宋灭亡,宋茶的传统也被蒙古的入侵中断,茶文化的审美也发生了巨大改变。蒙古族喝茶的方式比较粗犷工夫茶 家文化,他们还会把茶加入奶中,这对他们吃肉多吃蔬菜好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帮助。我们现在喝茶的瀹茶法其实不是明代才出现的,直接泡叶子,喝茶汤的方式很早就有,只是在明代受到了朱元璋的大力推崇,慢慢地宋代的点茶法和末茶法就消亡了,斗茶也消失了。
问:茶道艺术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
周朝晖:日本茶道的基本要求,就是要精通禅宗。千利休的法号是宗易,宗的意思就是要学禅宗。其次就是要对艺术敏锐,对建筑、园艺、书法都有造诣。为什么说茶文化是了解日本文化的接口?经过千年的发展,茶在日本成为了一种超越茶的植物学、农艺学、饮食学领域,进入一种形而上的“道”的层面,不仅是一种追求“和敬清寂”的修行礼仪,也是一门融建筑、造园、书画、插花、饮馔、陶艺、插花为一炉,融日常生活与审美体验为一体的艺术宗教。
我也不是茶道艺术家,我只能从这些方面回答,这是我在研究日本茶道艺术家的所得。为什么千利休会以茶殉道?这是日本茶道和我们不一样的地方。 中国的茶道比较世俗化,它的丰富性是日本茶道所不及的。我自己更陶醉中国喝茶的多样性、包容性和世俗性。我认为茶是中国和世界对话的很重要的平台。
周重林:我有生之年的愿望就是让茶重返艺术的殿堂。我有篇文章的标题就是《茶人就是茶道艺术家》。我今年接受了很多采访,我常谈到,茶和不同的文化融合,都会形成自己的文化,茶是非常丰富而饱满的。
文章根据嘉宾发言整理,未经嘉宾审校,解释权归嘉宾所有。
文中部分插图由周朝晖提供。
长按下图二维码直接购买
往期读书会回顾
肖坤冰:18-19世纪,武夷茶为什么是全世界最畅销的茶?「人类学观茶」
潘城谈《隽永之美》:当茶上升为艺术,就是隽永
刘华杰:勐海植物考察指南
下期读书会预告
八九月读书会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