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课程思政的必然要求
课程思政是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其实质既不是新开一门课程,也不是新增一项活动,更不是将所有课程都开成思政课,而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挖掘不同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润物无声地融入课程教学各环节中,来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中医药文化摘抄,各高校根据自身学科特色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来看,课程思政还处于起步阶段:价值意义没有充分揭示,理念尚未形成共识,体系正在构建中,协同育人机制尚未形成。本文以高等中医药院校为例,从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义、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与协同机制构建三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探索与思考。
立德树人: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课程思政的必然要求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中医药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人才的社会责任,同时也肩负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使命,在中医药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意义重大。
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合格中医药事业接班人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先育德,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高等中医药人才既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同时也要具备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的职业道德和敬业守信等个人品德,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在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利用课程教学主渠道,深入挖掘中医药知识宝库中的仁德之心、仁术之能、仁人之行等思想文化元素,通过课堂教学、临床实践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培养德才兼备、德技双馨的高素质中医药事业建设者、接班人。
二是实现以文化人,培养具有高度中医药文化自信人才的需要。文化是大学的灵魂,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中医药是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学属于传统医药学,具有自然科学属性,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中医药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合格的中医药人才既要掌握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同时还需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人文精神,特别是中医药文化自信。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的根基与灵魂,“中医药文化自信是中医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临床自信的根本。”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不仅可以在思政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通识课程中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还能够在中医药专业课程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通过课程育人、文化育人路径来提升中医药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人文素养与中医药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医人的志气、骨气与底气。
三是推进同向同行,构建中医药院校“大思政”格局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中医药文化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特色学科资源,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资源。通过课程思政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文化人为重要路径,以中医药文化为桥梁纽带,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结合起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理论育人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结合起来,形成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合力,推动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大思政格局,创新高等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与优势。
同向同行:构建高等中医药院校特色课程思政体系
从一般意义上看,高校课程体系包含思政课程、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三大类。对于高等中医药院校而言,通识课程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夯实中医药大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中医药文化课程既是通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资源,可以将中医药文化课程作为特色课程独立出来,以彰显其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如何构建以思政课程为核心引领、传统文化课程为素质基础、中医药文化课程为特色桥梁、中医药专业课程为主体的同向同行的“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特色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探索与实践的重大课题。
发挥思政课程的核心引领作用
提倡课程思政不是弱化思政课程,而是对思政课程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本质都是立德树人,相比较而言,思政课程是显性教育,是对大学生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应发挥核心引领作用,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师资支持,在政治标准、学术标准、教学标准上为课程思政建设做出表率,提供示范。因此,思政课程首先要做好自身建设,才能发挥其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在高等中医药院校,解决亲和力与针对性问题的一条重要路径,就是思政课教学要紧密结合大学生的专业思想与中医药专业实际。为此,思政课教师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同时,也要开展中医药文化研究,深入挖掘与提炼中医药知识中的思想文化元素并与思政课相关内容有机融合,通过案例式、研讨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程教学中。
突出传统文化课程的素质浸润作用
高校通识教育要有灵魂,要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课堂,其使命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通过对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中医药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同时又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在高等中医药院校通识课程体系构建中,应突出传统文化教育,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国学经典、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中国传统体育等课程,为中医药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在传统文化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元素与核心理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彰显中医药文化课程的特色桥梁作用
专业人文课程是专业教育的基础,也是连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桥梁。高等中医药院校专业人文课程既包含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医患沟通学等现代医学人文课程,也包括中医哲学等中医药文化特色课程。在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构建中,要加大中医药文化课程比重,彰显中医药文化课程特色,系统开设中医文化学、中医哲学、中国医学史、医古文、中医方法论、中医传播学等中医药文化课程。在中医药文化系列课程中率先开展课程思政探索,打造精品课程,使之成为培养大学生中医药文化素养、树立中医药思维、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发挥中医药专业课程的深化拓展作用
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战场、主力军。开展专业课程思政,不是把思想政治理论与专业知识简单相加,而是要因课制宜,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文化基因,来提升与拓展专业课程的政治高度、思想深度、历史广度与人文温度。中医药学既是中国卫生健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健康中国建设相联,又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文化自信相关。中医药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值得深入挖掘与提炼提升。
一是提升中医药课程的政治高度。中医药学有着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辉煌的历史成就与深厚的文化传统应成为培养中医药大学生民族自信心与爱国主义情感的鲜活教材。中医药专业课教学要有政治站位与历史思维,善于利用中医药学科专业资源,从中医药概念、理论、技术、政策及其发展史中挖掘思政元素,从课程引申到专业与行业,上升到国家与国际层面,引导学生认识到所学专业对于健康中国乃至健康世界建设的重大意义。通过对百年中医药发展史的回顾,特别是结合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运用案例式、研讨式、沉浸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大学生真切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激发中医药专业大学生为振兴中医药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二是挖掘中医药课程的思想深度。中医药学不是中医药理论、技术的简单堆积,在中医药知识背后蕴含着深刻的“道”,深入挖掘提炼中医药知识背后核心价值观、思维方式与人文精神,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执中致和”“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的医德伦理,“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未病先防”的预防思想,“大医医国”的治国方略等。这些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许多契合点。中医药专业课程在讲授中医药具体概念、理论与技术时,不能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深入挖掘中医药知识背后的自然之道、生命之道、医学之道、健康之道与伦理之道,揭示知识背后蕴藏的中医药核心价值理念,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通过研讨式教学,利用好反转课堂,在授业解惑的同时,发挥专业教师的“传道”作用。
三是拓展中医药课程的历史广度。中医药学有着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文献著作浩如烟海,学派流派百花齐放,学术理论纷呈林立。每个学派都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每种理论都蕴藏着深邃的文化基因,每位名医大家都有其独特的精神气质。专业教师要善于挖掘中医药学术、理论与医家背后的历史传承、文化源流、医者仁心,在传授中医药知识、技能的同时,采取互动式、讨论式教学手段,利用网络与实践课堂,在润物无声中对大学生开展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教育、医学人文精神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中医药历史底蕴与文化自信。
四是增加中医药课程的人文温度。在自然科学领域,医学是最有温度的学科。西医有“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中医有“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的医学人文思想。在中医药课程教学,特别是在临床课程教学、临床实习与科研实践中,任课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人格正、自律严”,以正确的医学价值观引领学生,以崇高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高尚的情操熏陶学生;要结合相关教学内容,挖掘与搜集历史上名医、身边国医大师的医德风范与感人故事,来提升课程教学的温度,在以理服人的同时,善于以情动人;要善用抗疫大思政课堂,邀请抗疫英雄走进课堂,讲述医护人员伟大抗疫精神,讲好中医药抗疫故事;要将医者仁心融入专业知识教育中,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热爱生命、尊重患者、善于沟通、甘于奉献,争做让党放心,让患者信赖,有理想、有担当、有情怀、有温度的好医生。
协同育人:构建课程思政协同机制
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除了明确重要意义,构建课程体系,还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建立协同运行机制,保障与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合力。
转变教育理念,树立课程思政教育观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转变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课程思政教育观,才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觉践行课程思政理念。一是从育人本质上看,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其本质就是利用课程教学这一主渠道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高校思政教育,不是思政课教师的“专利”,也不是辅导员的“专职”,所有课程都具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功能,所有教师都肩负着育人的使命。二是从育人方式上看,课程思政是一种隐性思政教育。高校思政课是显性课程,在价值引领上处于核心位置;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属于隐性课程,相比较而言,它是一种更为柔和的思政教育方法,发挥深化与拓展作用。深入挖掘各类隐性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把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隐性课程固有的知识与技能传授有机融合,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实现课程育人的目标。三是从育人机制上看,课程思政需要协同育人。长期以来,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各自为政,存在“两张皮”现象。在课程思政体系中,思政课是主渠道,应发挥核心引导作用;通识课、专业课要各自种好责任田,守好一段渠,与思政课在政治方向、育人方向上高度一致,保持同向;在思政育人实践中中医药文化摘抄,步调一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享发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只有保持同向同行,才能形成育人合力。
做好顶层设计,建立长效机制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整合各方育人资源,形成协同合力。成立由学校党委领导,宣传、教务、学工、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职能部门、各相关二级学院组成的学校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出台相关保障与激励措施,打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学科壁垒和体制藩篱。其次,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研究制定科学多元的课程思政评价标准。课程思政建设涉及不同学科、专业与课程,不同类型的课程思政具有不同的思政目标,要因课制宜,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在高等中医药院校,思政课、传统文化课程、中医药文化课程、医学基础课与临床课程、中医药基础与临床课程、各类实践课程思政目标不同,思政内容各有侧重,育人方式也各异,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也应体现差异性。再次,要建立一套激励机制。开展课程思政,存在着教师认识不到位、能力不够、动力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研究项目支持、教学成果引导、职称条件要求、绩效分配倾斜等多元政策措施,支持激励广大教师投入课程思政建设。
随着2020年6月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的颁布,特别是随着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示范专业与示范学校项目的申报与建设工作的推进,各校对课程思政建设重要性认识不断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也在不断增强。高等中医药院校在课程思政建设上具有自身特点与独特优势,应抢抓历史机遇,充分利用中医药文化特色资源,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彰显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同向同行课程思政体系与协同育人机制,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上争创特色,在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上争做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