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与中医阴阳理论《周易》是富于哲理性的先秦经典巨著
《周易》与中医阴阳理论《周易》是富于哲理性的先秦经典巨著,主体内容是以对立统一的阴阳学说为基础,包含着自发和朴素的辩证思想,故被后人加以运用、继承、发扬光大。《周易》中的阴阳学说是非常丰富的,它蕴含着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以及阴阳的消长转化作用。此后,出现了《内经》等经典医著,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周易》阴阳理论在医学领域中得到了充分肯定、发挥和运用,指导着中医理论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内经》以《周易》理论为指导,论证了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思想内容。由此,阴阳学说成了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第一,《周易》学的阴阳论,启示和归纳了中医学的人体解剖组织属性《灵枢·寿夭刚柔》说:“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在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方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在关于阴阳消长转化方面,《素问·调经论》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等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云“阳病阴治,阴病阳治”,故“善诊者……先别阴阳”周易的基础是阴阳,通过“四诊”望、闻、问、切,辨别“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特别要注意的是: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里、寒、虚三纲属阴,表、热、实三纲属阳。由此可见,中医对于疾病的诊治,无不以阴阳为基本纲摘要中医阴阳理论是中医重要的基础理论,起源于《周易》,发展于《内经》。从对《周易》卦爻阴阳理论与中医理论之源流的研究中发现,《周易》学的阴阳论,对中医学的人体解剖组织属性、中医经络理论、疾病诊治以及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和中医整体观起着重要的启示和归纳作用。第二,《周易》学的阴阳论,启示和归纳了中医经络理论《周易》学阴阳八卦论的乾(阳父)统领三阳———长阳、中阳、少阳,坤(阴母)统领三阴———长阴、中阴、少阴。这三阳三阴的六种现象奠定了中医“六经辨证学”外感疾病的六经分证的辨证方法。一般外感疾病初期,症状多表现为亢奋,中医学称之为阳证,分三阳病,即:太阳、阳明、少阳,多属于热证、实证。而疾病发展到中期,病人的正气衰弱,转为阴证,分三阴病,即:太阴、少阴、厥阴,多为寒证、虚证。所以,中医运用这六经分证的方法,不仅使辨证有了依据,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外感病变发展的规律,从而在施治时提供了对证方法和措施。《周易》学的三阴三阳论在人体内部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也就是十二经脉的归类方面,也是极其吻合的。
十二经脉为手三阴、三阳经和足三阴、三阳经。当然,此外还有《周易》八卦引申至奇经八脉,《周易》卦之六爻引申至辨证六经,《周易》卦爻位的“当”“正”“中”引申到阴阳经络的“开”“合”“枢”,等等。第三,《周易》学的阴阳平衡论,对中医的疾病诊治起着重要的启示和决定作用中医方药的药用赋性、针灸的手法运用,都体现阴阳与治之阴阳的关系。“阳病阴治,阴病阳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由此决定了“实”证泻治,“虚”证补治的医宗。《针灸大成》认为,病医治不好的原因不外有三——穴位不准、深浅不当、补泻不分,说到最后还是阴阳的问题。而针灸学对于补泻的手法都是严格按照《周易》理论阳进阴退的公式操作的:三进一退为补,***一进为泻。实践也证明了这样的手法是正确的。而中药的运用也同样以《周易》学的三阳三阴为理论依据。如同样是热性药,附子与干姜的热不同;同样是寒性药周易的基础是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