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推荐)张延生《易》过程中的屡经困惑
张延生,教授、工程师。男,汉族,1943年3月出生于陕西省延安市瓦窑堡,山东省滕县人,1969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发动机工艺系工艺专业。曾任北京航空学院机械厂机加车间钳工班钳工、厂部技术室数控及光电跟踪加工技术与设备的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易学教研室主任、教授。曾兼任中国周易研究会副会长、中华名人协会理事、中国医学气功研究会理事、北京中医学院大学生手诊研究协会顾问等职。现任中华易学大会主席、中华周易协会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并被数十家企事业单位聘为决策或指导顾问。
作者易学特长:(以“象数符号学”为认识与表述基础)象数易学、易理、应用、易医、易学象数学、义理。
作者在北京航空学院上学期间,常负父亲首创的“经络测定仪”予人测试诊断,以求经络实质再探。1976年开始触研气功养生。1979年研发人体“特异”现象,继接国家任务。其后合作发表《弯曲的多维空间及超空间作用力》等论文,引起学术界注重。1981年始研《易》。1987年入选中国科技馆在香港举办的“中国古代科技展暨现场表演团”,代表中国大陆中医、养生界现场演示(包括“手诊气色形态诊断法”)及学术讲演三个月有余,受到新华社表扬。其事迹为多国与地区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近百种书刊杂志主动专题推介。1988年出任电视连续剧“师魂”的制片总顾问。与剧组人员共同努力,使该片达到预定目标——1989年荣获“金鸡奖”的头等奖。
主要研究与应用业绩:
在研制无人高空侦察机关键部件、6000吨橡胶压力机、舞台及室内拍摄灯光数控一体化以及光电跟踪、数控等加工工艺技术等方面,均取得重要成果。特别是在研《易》过程中,屡经困惑之忧,顿悟之喜,终于弃传统之法暂不用,自拓学经。即不从训诂、经文辞句入门,而自“象数”开窍,实践中寻理;汇现代科学、技术,反馈研探实践。累三十数载心血,精聚体验,汇论己见,不仅探索出学《易》捷径——一套科学的易简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并在领悟中医药、经络、人体科学、传统文化并哲学思想及“象数”易学及其相应“易学”真谛方面,更具独特见地、成果和创新体系。1983年,参与创办“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李德生、崔月犁任名誉校长,吕炳奎任校长),并于该校任教。同年,在国内率先开始义务传授推广以“气血、颜色、形态”为基础的“望手诊断”的方法。1985年起,于国内外开始开展办学、讲演、学术交流活动,至今已教授学员3万有余、听众近50多万人次,期望易理再探,易华重现。1988年经北京市教育局核准,率先于国内创办起全国性的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易经函授班”,学员3000人。自编统筹易学教材17 种13册300多万字,既有古《易》原经、原文、原著,又有当今现代科学相应易学论文及论著。率先添补了我国“社会办学”在相应易学教育方面的空白。为了回报与支持“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的工作,将其提供的所有教材及参考文章(包括版本的复印件),均按当时(1985年)每千字30元的最高稿酬的方式,予以支付,并且由《周易研究》杂志首期发行始周易八卦入门易林,执意作为“易经班”的辅助教材,每期固定订阅3000册(保本)的方式,予以支持。
其后,本人相继出版并发行了:
《易学思想概说——张延生演讲录》、《心易》、《炁易》、《气功与手诊(珍藏版)》、《易学入门》《易学应用》、《易与和谐》、《易象及其延伸——易象延》(上中下三册)、《易理数理(一)》、《易理数理(二)》、《易理数理(三)》、《象数易学与应用》(上下两册)、《象数易学与逻辑》、《象数易学与逻辑(续)》等14部(17本)著作与《易经与气功》录音带一套(上下集两盘)。
在国际国内的学术会议上,发表了:
“易学象数理论是卦彖象爻辞的依据”、“易学象数理论在医学临床中的应用”、“研学易学的方法和途径”、“传统文化中相对平衡相对稳定系统的寻求”、“是否重视考虑使用繁体象形文字表述系统”、“‘文王重卦说’是又一次确定64卦的表述功能”、“现今研习易学存在的思路问题”、“由《周易》‘病’‘疾’之爻辞看其象数概念的一斑”、“‘易学’与‘数术学’促进了中国数学的发展”、“应重视‘数字筮符’到‘几何卦形’的确立与发展”、“应重视‘易理’及传统分类学的研究与发展”、“应重视‘易理’(非‘义理’)的研究与发展”、“对‘叁伍以变’的某些认识”、“八卦卦象与疾病的对应关系”、“对‘错综其数’之‘错’的某些认识”、“对‘错综其数’之‘综’的某些认识”、“简论‘儒’‘老’之‘道’内涵的一些认识”、“分析‘大衍筮法’判断的准确性和可能性”、“对《易》中‘和’与‘合’之义的某些认识”、“对‘象数易学’中象、数、理、实践之间关系的某些认识”、“对《易》中‘合’‘和’之义是创新基础的某些认识”、“由《二三子》篇中的‘其占曰’所想到的”、“对孔子及其思想需要从新认识”、“由数或数字起卦的某些方法”、“某些应用实例的象数与判断结果的分析”、“由非《易林》排序4096卦各卦所对应的‘函象’及其位置所想到的‘复合时空论’思想”、“写作《象数易学与逻辑》一书的出发点与目的”、“‘象数易学’是如何解决寻找不同事物间的同一性问题的”、“对三至六爻同类型易卦相互作用时,在‘象数’计算中表现出的准确率的认识”、“度量衡与卦、数及其本质性质状态的对应关系”(含64卦各卦的具体对应结构模式和具体数据值)、“‘象数易学’数理表述方法的‘合’‘和’‘以变’特点”、“‘象数易学’与‘十八大三中全会’某些对应内容的本质关系”、“写作《象数易学与逻辑》及《(续)》集的某些缘由与目的”、“‘象数易学工程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某些认识”等数十篇易学功底深厚,揭“象数易学”、“象数易学工程学”、“易理学”(含某些正确的“义理学”内容)、“易医学”、“易学象数学”、“科学易”、“易科学”、“现代易”精髓,且影响深远的论文。由于“发古人之未发,言今人之未尽之意”,故引致同人们高度的好评,并统称其是“象数易学”的“延生易”的独特独创体系和新兴的一门易学学科与领域。
张延生教授,1997年在“东方网景”网络“传统与现代”栏目中,率先开设“延生学苑”专栏,重点宣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对稳定、相对平衡系统的寻求”以及相应易学及其“象数”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1999年与学员在加拿大多伦多市创立“多成易学会”,并于次年1月在多伦多市举办“多成易学会首届国际易学研讨会”;同年创办“多成易学会网站”(),用中英文宣扬中华传统文化及中医、养生等方面的精华。2001年在“太极易”( COM)网站,再次开设“延生学苑”专栏,专门宣扬中华文化的根基——“象数易学”的以“象数”为根本、为主的相应“易学”文化。2004年春节前,在该网站公开发表了,对2004年至2023年期间,世界主要大“运气”的走向与发展大趋势的预测,并强调地指出了:在此其间周易八卦入门易林,中国的东北及其周边所形成的东北亚地区(包括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东部),将形成对未来20年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起着一定决定性作用的很重要的地区等的宏观预测;此外,还运用自己独创的“象数易学场效应”理论,指导“首钢”香港合资公司徽标(LOGO)的造型设计;协助策划确定“TOM.COM”网络公司名称及上市(含退市)时机等。在2006年出版的《易与和谐》一书的前言与内文中,一再告诫人们,世界众多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即将到来:2009年“要提防出现类似于2003年的‘非典’疫情”等先期性预报等。
此外,张延生教授,对相应易学探讨、研究与应用,作出了破除迷信的“象数易学”、“象数易学工程学”、“易理学”、“科学易”、“易科学”、“现代易”等方面的诸多重要的贡献——并将该成果与体系演化成了一种当今新兴的“象数易学”学科及其“工程学”学科和领域,为今后在中科院成立“象数易学工程院”做好“象数易”、“科学易”、“现代易”诸方面前期的铺垫和准备。
其间:
(1)论证了中国古代“象数易学”的科学性及其某些发展脉络,以及恢复与发展中国古代“象数易学”原貌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2)指出了历史上儒家对“易学象数学”特别是对“象数易学”的部分认识误区和基本缺陷;只要是把儒家“形而上”的“义理”、“易传”等理论与思想,与大量的自然科学规律相结合、相对比或相印证时,往往就会发现其相应的必然性认识与表述方面的诸多缺陷。因为自然事物及其自然科学、技术都有其自己的发展变化和相应而确定的自适应规律的(是事物自身与时间对应的变化规律、生物体内生物钟与客观时间相应而自然产生的结果),它不会是仅会按照封建统治者意识形态的需要而相应来发展变化自己的适应性规律;
(3)经过3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出了一套学习、研究、应用“象数易学”及其相应易学“易理”的独特而简易有效且与现代科学、技术、工程、政治、经济、军工、生活、工作、文教、外交、党建等许多领域相结合的“延生易”的认识与表述的很多的成套及系统性方法,并在长期的客观实践中,取得一系列成果,而且在易学界破除迷信的工作中,作出了“易理易”(不仅是“义理易”)、“科学易”、“易科学”、“工程易”、“现代易”诸方面的贡献;
⑷论证了“象数易学”思维模式及方法及其相应易学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重要意义,以及“象数易学”及其相应易学思想中,易卦、易爻的“以变”、“合”、“和”、“统一”、“融和”(不是“融合”)、“同一性”等发展观,是如何对应与指导我们“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有机辩证统一思想为主,形式与无机辩证统一思想相辅”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等方面的创新思路及结果获取的诸多模式和一些系统性的成套的解决方案;
⑸在以上研发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易卦自身“符号学”(含数字型、阴阳爻卦型、方位结构分布型、多层型、组合型、集合型、复合型、类集集合型等)为基本根据的“象数易学”它自身自然具有的一系列“易理学”理论、方法及思想的“延生易”的认识与表述体系(仍含有某些正确的相应《周易》“义理学”和“易学象数学”的“象数学”内容)。而且在“易理学”的内涵方面,在继承与发扬了传统“象数易学”、“易理学”、“易学象数学”、“义理学”等原有正确的表述特点及功能外,更是具备了能广泛深入地继承、学习、研发、弘扬及表述过去、现在及未来等,对各种事物进行“公式”性认识与表述的“卦变”、“爻变”、“象变”、“数变”、“象数变”、“符变”、“质变”等的发展变化状态、关系及其相应规律,以及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术”等诸多学科、领域方面的与“时间逻辑学”紧密相关联的“类集集合论”(含“历史集合”)在“分类本质定性学”基础上的认识与表述的“组合学”在“系统论”、“整体论”方面的认述功能(含“过程学”、“比较学”、“时间逻辑学”等)与作用——其中,并不仅仅仍是保持了“象数易学”及相应易学其原有的“命运关怀”的功能与作用,以及运用这些“象”、“数”、“理”、“实践”等学问的基本知识和经验,仍然还可以专门用来理解及解释《易经》《周易》《周易大传》及其儒家在此基础上的各种衍生作品的卦、彖、象、爻、辞、传、句、章等的解释学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⑹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延生易”又创立了:在“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对应统一”世界观启导下的“本体论”思想方法论的:“阴”≡“阳”或“阳”≡“阴”(即A=A)的与“形式逻辑”直接对应的易卦、易爻、易象、易数、易符等对应性的认识与表述功能及体系,以及“阴”≠“阳”或“阳”≠“阴”(即A≠A)的与“有机辩证逻辑”直接对应的易卦、易爻、易象、易数、易符等的各自及其组合的认识与表述功能及体系。其中,卦爻组构的“几何”空间状态及其“过程学”与“时间逻辑学”和“时间易学”的“时空统一”的“延生易”的对应认识与表述体系及方法,使“象数易学”及其“易理学”(不仅是“义理学”),形成了以“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统而为一的“有机辩证统一逻辑”的“天地生合一”(含人)的认识与表述的“系统论”、“整体论”体系和方法。即是说,形成了【数、卦、象、场、信息、能量、结构、状态、本质】的“大一统”的系统性认识与表述的模式。也就是说,【数即是卦;卦即是场、态;场、态即是能量与状态;状态即是象;象即是信息;信息即是数与卦;信息即是数与卦都有其各自相同或不同的本质】——该九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着的,是不可也不可能完全分开的“统一场论”的关系——知道其中任何一项的信息、数据或结果,都能相应地推导出其他任何一项所直接或间接相对应的信息、数据与结果。从而为我国及世界今后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科学、教育、生态、党建等全方位的一切方面地进步与发展,将会提供“中国特色”的本土文化基础上的创造及创新在思维及思想方法方面,许多的新思路与新的思考方式和方法——不会再仅仅还是以:有认识与表述上不可避免的必然缺陷的“形式逻辑”(又称“数理逻辑”、“抽象逻辑”、“理性逻辑”、“科学逻辑”、“现代逻辑”、“逻辑斯蒂”、“符号逻辑”),仍然还是作为我们思维、思考、思想的惟一绝对而不可逾越的思维、思想及思考方法的基本根据了——使我们思考的思路,会更加的全面、完整、正确且针对性更加地具体和实在。
故而,张延生教授进一步倡导并提出了:我们当前研发“延生易”及其“象数易学”的主要目的,是期望在中国传统文化推导方法的精华与西方现代科学推演(演绎)及归纳方法的精华组合中,构建起某些互通性的以有机辩证思想为主体并辅以与无机辫证思想和形式思想相结合的归纳、统一、“合和”与推演(演绎)、分解、“以变”的认识与表述的(比较、对比)平台和模式——使有自然科学背景的广大读者和好研玩易者,了解、接近、接受“象数易学”及其相应的易学思想;使有传统文化背景的读者和好研玩易者,在尽量不违背正确传统表述内涵、意义、方法的基础上,能科学化地掌握与运用“象数易学”及其相应易学的思想与方法——借以启发大家如何地在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中国特色”前提下,来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些文化、思维、精神、价值及哲理等许多方面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等诸多方面认识、表述与实践的一些“时间集合”(含“历史集合”)、“类集集合”、“象数集合”、“复合空间集合”、“复合时空集合”、“多宇宙集合”、“时空统一集合”等等的系统性、整体性思想和理论的一些具体、针对与抽象的对应结构模型、数理及其相对应的种种“理性与形象思维必须对应结合且相互印证”的根据等问题。
同时,张延生教授依然希望:我们应当在这个举世文化,似乎正在披靡于西方文化的(盲从)时代,仍能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及其传统思想和方法的精华,留下正常思维、理性及批判性思维的种子和弘扬的机会——绝不能再让那些打着“反违科学”幌子和旗号的自身确实又是“违科学”者的各类人物,仍以违反“科学探索”认识与表述精神和思想的胡搅蛮缠的“违科学”的言行,继续再猖獗和狂自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