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风情

藏族舞蹈说课稿:深入了解藏族舞蹈风格,积累舞蹈语汇素材

藏族舞蹈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民族民间舞是幼师专业学生的重点学习内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文化古国,各民族民间舞是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源泉,而藏族民间舞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纯朴,健壮,粗犷,豪放的特点,种类丰富,形式多样。本节学习的动作及动作组合,难度比学习过的锅庄要大,是为今后创作舞蹈作品和技能考核打基础的。教学目标我们幼师班学生,没底子,基础较弱。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藏族舞基本动作及组合的教学,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藏族舞蹈的风格、舞步、造型、动作韵律特点,积累舞蹈语汇素材。(2)培养、增进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本节学习内容为踢踏步组合,计划课时2课时,在学生学习了颤膝组合、踏步组合和踢踏步组合(一)的基础上,本节课的重点掌握踢踏步组合风格特点,难点在于把握在每个动作中都要有颤膝的动作在里面。二、说教法与学法1、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结合学生能力水平及舞蹈专业的特点,采用面对面示范,直接面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采用“示范——讲解——模仿练习”相结合的动作训练过程青海藏族民族风情舞蹈,让学生直观感受动作的要领,解决动作规范问题。教学中教师注意让学生多提问、多观察、多动脑、多练习,教师多鼓励、多引导、多帮助的互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克服传统的一味“传授式”“训练式”的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目的、方式、时段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教法。如示范、讲解、比喻、对比、启发、讨论、提问、练习等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特别强调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要求应有所不同。对学习领悟慢的学生要及时的给以帮助和肯定。2、在教学中学生以“动”为主,充分感知肢体的感觉,在练习中通过观察、模仿、对比、思考、提问、帮助等方法领悟知识技能要点。特别是难点,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做动作,正确评价学生的问题,尤其让差生多锻炼,多给机会,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让每组的组长以点带面的帮助组员练习好每个动作。说教学程序1、复习引入(1)首先让学生集体练习颤膝、踏步、踢踏组合(2)让学生们谈谈:经过前面的学习,你对藏族舞蹈有了哪些了解?(这一环节主要检查学生在课后对第一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3)对学生舞蹈蹈反馈中出现的易错动作进行强调分析,并让学生进行完整的练习2、新课教授在本教学环节中:(1)采用示范——讲解——模仿——练习的程序,首先教师示范,让学生注意藏族舞蹈的特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这个环节教师把舞蹈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让学生们仔细观察,记住这些动作的空间位置,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随后教师把这些动作进行分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动作深入人心(这一环节教师要用慢动作讲解的方法来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再来就让学生自己去模仿,领悟,由组长带队进行分组讨论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设置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让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在这过程中,不时的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对比,“谁的动作做得好看?”“为什么好看”“对在哪里,错在哪里?”;教师的动作与学生的动作进行对比,“老师做动作时,身体的各个部位是怎样的?”;自己与自己对比:镜子是最好的老师,通过镜子,把一些动作上的细节给弄清楚,“一样的动作,我这样做与那样做哪个更漂亮?那个更体现藏族舞的特点?”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找准藏族舞的特点。

青海藏族民族风情舞蹈_青海风情藏族舞蹈民族舞视频_青海藏族舞蹈视频

)最后进行分组展示、巩固提高(2)为了让动作更加规范化,教师一边示范动作,一边讲解要领,随后把每一个基本动作逐个逐个的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组合。(让学生先做慢,在准确的基础上再做快)(3)舞蹈不仅是动作的艺术,还要有灵气、情感和优美的姿态。尤其是我们幼师班学生,因为基础不好,不懂得怎样在舞蹈中运用感情。当他们已能基本完成舞蹈时,我就去引导他们怎样去运用舞蹈中的眼神,处理舞蹈中的感情。从深处去挖掘学生表达情感的本能。(重点在于眼神、面部表情和动作的配合)3、布置了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进行到位的练习,要识记住每个动作,并融入情感表现,就好像自己是在舞蹈上表演。4、最后,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总体要以鼓励为主,这是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第二单元:乐舞交融雪域神光----藏族舞蹈课型:欣赏课授课对象:高二年级课时:一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藏族民间舞蹈的体态、动律特点及形成原因。教学难点:.藏族民间舞的体态、动律。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群舞《酥油飘香》导入,与学生一起回忆藏族民间风情、生活地区、生活习惯、服饰特点等,课件播放相关的资料,引出课题——藏族民间舞蹈。

师:“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生:“藏族”师:“请同学们回忆关于藏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等知识。”师补充:藏族分布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四省地区。由于紫外线强,藏族人皮肤较黑。藏族聚居地区高山连绵,雪峰重叠,地势高峻。青藏高原平均海拔约四千米。多媒体播放图片。因为气候寒冷,长年裹裘披袍,为了适应劳动和高原气候的多变,人们常常将袍子的装解下,所以他们将两只袖子缠绕在腰间;有时也会将一只袖子斜披在身后,形成了藏族服装独有的风格特点。多媒体播放图片。藏胞的主食是青稞,用青稞拌上杂粮晒干炒熟后,磨成粉,做成糌耙。由于糌粑吃法简单,携带方便,很适合游牧生活。牧民们出远门时腰间总要挂一个糌粑口袋,饿了,就从口袋里抓把糌粑吃。牛羊肉是比较普遍的食品,有的熏烤,有的烹煮,有的风干。藏胞还用牛羊乳来做酥油(类似于粗黄油)、奶饼、奶渣。藏族地区草原辽阔、水草肥美,生产以牧业为主。藏系绵羊、山羊和牦牛、犏牛是青藏高原的特产。1.藏舞的种类:藏族是一个拥有400多万人口的民族,在这片广阔的区域中,藏族人民创造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舞蹈艺术。其中包括踢踏、弦子、果谐、锅庄、热巴,牧区舞等。

接下来我们重点了解四种藏族舞蹈。谐:汉语叫弦子,弦子连绵不断流动性强,是一种抒情性很强的舞蹈。同时弦子以优美著称,它上身随重心移动而晃动,上肢随上身的晃动形成动作和造型一环扣一环的运动规律,使人在下肢、躯干、上肢三部分协调配合的整体并表现出一种动人的优美感。教师示范(边唱边跳),让学生体会师问:“弦子有哪些特点?”师问:“藏族舞蹈的动律有一个什么共同点?”各种门类的藏舞动律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膝盖上分别有连续不断的或小而快、有弹性的颤动,或连绵柔韧的屈伸。下肢带动松弛的上身,上身在动作中随身体动(上身不能主动)。形成原因:为了适应劳动和高原气候多变,以及胯部服装和饰物的拖累,上下山时膝部的大幅度弯曲,以及漫长的封建农奴制,政教合一以及喇嘛教迎合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的结果。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宗教构成了一条贯穿始终的民族生命的脉络。虔诚的""""宗教信仰与情感心理加之日常繁重的体力劳动与生活习惯,形成了藏民日常生活中弯腰弓背的生活体态,反映在舞蹈中就进一步造成藏族舞蹈坐胯、弓腰、曲背的基本体态特征,并且发展成为一整套的动律风格系统。

4.学习基本动作:准备:双手放松自然下垂,脚下自然位 颤踏动作:摆一个你生活中“悠闲自得”的站立姿势 行礼动作,双手献哈达:碎踏向前八次,右脚向前上步,左脚向前迈步半蹲,右脚向前勾脚,脚跟着地,同时双手头顶交叉,从两旁落下来向斜前摊手,手心向上,造型停两拍。 滴答步,双手交叉摆手提出问题:先闭上眼睛听听:这个声音像什么? 学生回答:像钟摆的滴答声。 睁开眼睛瞧瞧:手臂像什么? 学生回答:像老鹰展开收拢的翅膀。 教师总结:藏族的吉祥物是老鹰,所以他们经常模仿老鹰的动作舞蹈,所以藏舞大气,自然,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左丁字位:左脚用脚踝的力量左前脚掌踏地膝盖弯曲同时右脚全脚抬起并有弹性的踏下去,像弹簧一样,在伸直的同时左脚前脚掌抬起,这样左右交替,形成了滴答步。(二个八拍)右丁字位:方向相反,左右相反。 要求:颤膝时强调重拍向下,松弛、自如、灵活。 5.集体练习、表演 播放音乐,学生集体练习。 教师指导全体学生把所学动作一起表演。 6.创编简单的组合提示:动作在一定的顺序,方向青海藏族民族风情舞蹈,力度,速度和幅度上的结合与变化。如:动作对比、重复、变化,以及变换队形和方向。 三.小结:今天大家一起了解了藏族民间舞蹈的体态、动律特点及形成原因,学会了基本动作,并创编了一个组合,我希望大家理解并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热爱民族舞蹈,热爱祖国。 四.作业:搜集藏族舞蹈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