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风情

黄友贤:如何发展海南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

黄友贤

海南民族研究所)

2009年12月,海南国际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国际旅游岛建设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提升了海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地位。海南岛黎、苗、回等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形式独特,它是海南少数民族的精神财富,更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当中重要的旅游资源,是海南旅游业的一大优势。因此,如何保护好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如何发展海南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构建海南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任务,也是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关键。

一、海南少数民族文化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价值与地位

海南省是个多民族的省份,黎、苗、回等是海南岛世居的少数民族。多少年来,海南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民族特色鲜明,地域特征明显,如:民族韵味浓郁的音乐舞蹈、独特的建筑、传统的民间工艺、特殊的婚丧嫁娶及节日庆典等,构成了一幅景象壮美又独特的风情画卷。

在海南少数民族文化中,黎、苗等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黎族人民能歌善舞,对歌与舞蹈是节庆活动中不变的主题。黎族的爱情歌悠婉缠绵,劳动歌高亢奔放,敬酒歌热情激昂,体现了海南黎族人民直爽的民族性格。黎族的舞蹈来源于生活,体现了黎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传统的舞蹈有《竹竿舞》、《春米舞》、《钱铃双刀舞》、《打碗舞》、《锣鼓舞》、《招福舞》等,无不与黎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黎族人民的传统乐器种类多样,吹管乐器主要有鼻箫、毕巴、唎咧、口弓、口拜、牛角号等;拉弦乐器主要有椰胡、朗多依、牛角胡等;打击乐器主要有铜锣、独木皮鼓、叮咚等。丰富的民族舞蹈、歌谣以及种类繁多的传统乐器,不仅丰富了黎族人民的生活,而且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如今,在海南岛的民族风情旅游点中,主打的民族文化产品便是黎族的歌舞、器乐、民间技艺、风俗习惯、特色饮食、工艺品等。

黎锦被誉为中国纺织史的“活化石”,已有三、四千年以上的历史。黎锦的纺、织、染、绣技艺享誉中外,色彩斑斓的图案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社会人士的喜爱。2009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列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世界急需保护的十二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目前,黎锦已不单纯是民族民间工艺品,它已成为体现海南少数民族文化精品的一张名片,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当中重要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提升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世界地位。黎锦的产品如壁挂、桌布、床单、窗帘、提包、手机袋以及黎族服饰等已深受海南各大景点、宾馆酒店的喜爱,为海南省的旅游市场增添不少活力。

另外,苗族的服饰、蜡染与刺绣、“招龙舞”、“盘皇舞”,以及海南回族的婚礼、宗教习俗等,均体现了海南少数民族文化鲜明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被人们广为赞誉。这些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是海南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国际旅游岛建设不仅要重视旅游业的开发,更要注重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挖掘,保护好、挖掘好民族文化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条件。现代旅游业的核心是独具特色的文化,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突显了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保护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尊重,一种肯定,开发则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宣扬和积极的利用,其实也是一种更高意义的保护。事实证明,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业,优秀的民族文化是重要资源,只有在民族文化上做足功夫,大力培育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并在“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中体现民族文化特性,不断增加旅游业各要素的文化含量,突出民族优秀文化的特色,才能增强旅游景区文化的厚重感,才能塑造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旅游文化形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要从海南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本着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着想,对民族文化进行系统的挖掘、抢救和保护,吸其精华,弃其糟粕,通过科学、健康、高效、良性的开发利用,充分展示和弘扬海南民族文化精髓,这不但能促进海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而且还能唤起人们发展本民族文化自觉的责任与愿望,有助于实现海南民族地区社会的和谐及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契机民族风情很好,充分利用海南少数民族文化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品牌地位,努力推进海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既要在现代化发展理念中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又要让民族文化体现时代特征。实践证明,旅游产品回报最高的就是民族文化产品,尤其是以民族歌舞、民族风情、习俗、节日等的抽象艺术表现和民族工艺品、民族服饰等的实物表现最有代表性,也最有开发价值。例如,海南民族地区的各类民族文化品牌中,黎锦苗绣便是首选的民族文化资源,黎锦苗绣的产业化发展,不仅能带动黎锦文化、苗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也能成为海南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结构转型的切入点,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

二、海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现状

海南民族地区幅员辽阔,约占海南岛1/2以上的面积,海南黎、苗、回等少数民族就集中分布在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所辖的三市六县:三亚市、五指山市、东方市、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由于长期以来受历史、自然、地理等因素的影响,海南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缓慢,各民族传统文化及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系统得以较好的保留下来。

早在海南建省之前,海南中部地区个别民族市县就开始了开发利用民族优秀文化的尝试,今五指山、保亭等地相继建立民族风情村等旅游景点,为客游表演民族歌舞、器乐、婚俗、民族织锦,提供民族特色食品、工艺品等,在丰富海南民族地区旅游市场的同时,也起到了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的作用。海南建省后,在旅游市场的推动下,海南少数民族文化在旅游市场中得到初步的开发,海南黎族苗族文化在自然村寨、人工景点、手工艺品、民间节日、民族文化演艺与音像制品、书籍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如:今三亚、陵水、保亭、五指山等地先后建设专供游客体验海南少数民族文化的民族风情村,里面除了表演民族歌舞、器乐、婚俗、特色技艺等外,还出售民族工艺品、食品,以及民族音乐磁带、光碟等,树立起了保护、传承、利用、发展民族文化的典例。

1985年,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节”被广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黎族苗族法定节日,海南民族各市县利用每年举办“三月三”节庆活动的时机,在庆典的歌舞之外还开展多种多样的经济、民俗活动,有旅游招商引资、项目与产品推介、民族织锦技艺比赛、民间对歌、民间体育竞技、特色习俗展演、民族饮食一条街、民族工艺品展示等,达到宣传、推广民族文化的目的。

国家文化部启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后,海南省各市县文化部门相继成立了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部门),承担起了各自市县非物质文化项目的申报工作,确定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优秀传承人,落实保护经费,切实开展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

当前,海南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分7大类:民族文学、音乐、舞蹈、传统手工技艺、民俗、医药、传统体育等,其中,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竹木器乐、民歌、打柴舞、老古舞、原始制陶技艺、树皮布制作技艺、钻木取火技艺、服饰、“三月三”节等十项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些项目的保护单位(市县)先后确定了项目优秀传承人,落实保护经费(项目与人员经费),成立了技艺传习所,在民间确立起技艺保护、传承、发展的体系,取得良好成效。在保护传承当中,海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很好地与国际旅游岛建设相结合,得到初步的开发利用,如黎锦、服饰、制陶、树皮布、钻木取火、歌舞器乐等,已经在民族风情村等旅游景点中得到充分展示,在海南省旅游业中体现出其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个别非遗项目还出色地完成了“著书立说”的工程,如:海南省民族研究所作为定点保护单位的“黎族服饰”项目,自2009年以来,在开展黎族服饰普查、征集、研究、保护、传承、创新、展示的基础上,完成了《黎族服装图释》、《黎锦图案设计意匠纸描红应用》、《黎族服饰》三部著作,既保护传承了黎族服饰制作技艺,又通过各种载体宣传黎族服饰文化。

海南省级非遗项目也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发挥作用,如:黎族民间故事、竹木编织技艺、医药、建筑、传统婚礼,苗族的舞蹈、歌谣、传统刺绣蜡染技艺,回族的传统婚礼等,已成为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重要的旅游产品资源,日益受到的公司等社会团体的重视与开发,如:海南苗族刺绣蜡染工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艺术性高,具备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2004年起,海南苗族有识之士看中了苗族刺绣蜡染产品在旅游行业中的开发潜力,在五指山市水满乡成立了“五指山水满苗族艺术开发有限公司”,致力于海南苗族刺绣蜡染产品的挖掘与开发,该公司突破了苗族刺绣材料的局限性,开发了以人发为主材料的“发绣”产品,采用多种刺绣技法,发展以艺术性高、观赏性强的刺绣工艺品,很好地适应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民族旅游文化产品的需求。在2008年11月第六届、2009年11月第七届中国(海口)国际旅游商品交易会上,海南苗族发绣产品被艺术家们誉为“天下一绝”,被抢购一空,这是海南少数民族文化在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关系中民族风情很好,除了黎锦之外,最成功的范例。

为了规范海南少数民族文化开发利用的行为,促进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良性发展,2012年12月1日,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并施行了《海南省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条例》,以行政立法的形式将海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工作纳入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立了“保护为主、合理开发、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使海南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开发、利用等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循,这是海南省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一大幸事。

虽然,海南省少数民族文化在歌舞、器乐、织锦、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开发利用稍有成效,但是,就目前的发展情况看,海南民族文化的保护性开发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民族文化的“旅游业灵魂”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黎族苗族优秀文化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地位、竞争力仍未真正确立起来。

首先,开发的规模不大,层次不够深。一直以来,海南民族文化的开发缺乏高起点与新思路的发展战略,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深层次、高品位的开发力度远远不够,致使民族地区人文景观资源的开发较为单一,规模小,品位和质量不高。一些民族风情景点投资少,建设规模小,往往只重视民族文化的简单表演或展示,功利倾向严重,不能很好地突出民族文化的亮点,无法深层次、高品位地宣传海南民族文化。海南省民族部门、文化部门、旅游行业曾经联合整顿了海南的旅游环境、市场、景点,取缔一些基础设施差、规模过小、品位低、歪曲反映民族文化的旅游景点,规范了海南的旅游行业市场,使民族文化旅游景点能够真实展示海南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使广大游客真正体会到海南少数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加大了海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宣传力度。但是,由于自然环境、交通、资金、对民族文化的认知等方面的因素限制,影响了海南民族文化旅游景点向更高层次、更深入、更大规模的发展。例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海南中部通什市(今五指山市)曾建立两家大型的民族文化旅游景点:民族旅游风情村、民族文化康乐中心,向广大游客演绎、展示海南民族文化特色,成为海南中部地区较有名的民族文化旅游景点,每年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但是,因为交通限制等原因,导游不大愿意带团前来,再加上景点中旅游项目的演绎粗糙,品位和质量不高,不够深入,最终导致衰败的结果。

其次,缺乏整体的统一规划和科学的管理。一直以来,海南民族风情旅游景点的开发就呈现出缺乏整体的统一规划和资源的合理配置等弊端,整个民族风情旅游市场重复开发、无序竞争的现象较为严重。各地区、各市县在规划、设计民族文化旅游项目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本地的实际情况,盲目“跟风”,遍地开花,致使多数的民族风情旅游产品大同小异,不仅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同时也使游客产生抵触心理,影响了海南旅游行业的顺利发展,也使海南少数民族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民族风情旅游景点——民族风情村——最早在海南中部地区(今五指山市)出现,当时,由村寨中的有识之士组织村民,自发组成民族文化演出队,建成演出场所等设施,向游客展示歌舞、习俗等民族文化,并出售当地民族工艺品。随后,被纳入当地政府的旅游发展规划之中,获得资金的扶持。之后,民族风情村等一批民族文化旅游景点相继在其他市县出现,这些民族文化旅游景点开发的民俗项目相互重复,演绎的民族文化品位低。尤其是位于海南岛南部各市县的民族风情旅游点,商业性、功利性太浓,而且大有“一窝蜂集中建设”的趋势,原先位于海南岛中部地区的民族风情旅游景点,纷纷破落废弃。民族风情旅游景点的建设从民族风情浓郁的中部地区迁到了经济开发热度较高的南部市县。由于脱离了民族文化生长的土壤,民族风情旅游景点中的民族文化演绎也出现了流于表面、粗制滥造,甚至歪曲、猎奇式表现的现象。对于这些,当时的海南旅游部门没有及时出台整体的民族文化景点建设方案,直到目前,海南中部地区仅有一家具备一定规模的民族文化旅游景点——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槟榔谷”景区,未能对海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统一打造品牌,没有发挥整体的效应。

再次,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理解不够深,演绎不充分。由于投资开发观念存在误区,一些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往往成为一种文化表演或展示,功利化倾向严重,致使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缺少深度、力度、广度。更有甚者,一些民族文化旅游景点为了迎合游客猎奇心理,在展示民族风俗习惯时往往会哗众取宠,随意编造。同时,个别导游人员也会刻意宣传早已不复存在的民族风俗习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殊不知,此种作法已深深地伤害了海南少数民族情感,伤害了海南少数民族文化,不利于海南民族地区团结和睦的社会关系、民族关系的形成。尤其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歪曲展示会误导国内外游客,阻碍国内外游客对海南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大为不利。所以,一些民族文化项目品位低、功利性太浓的景点相续被市场所淘汰。

最后,民族文化保护力度不够大,这是海南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中的一大瓶颈。海南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丰富,但没有形成系统的、行之有效的保护与利用机制。许多古老的民族文化大多深埋民间,缺乏有效的保护与开发,而开发利用少数民族文化,本身也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目前,海南省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能得到政府资金的扶持,有了技艺传习所、优秀传承人等传承机构和人员,但是,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们观念认识上的变化,海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才队伍青黄不接,民间艺人严重缺乏,新一代民间传承人未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如:黎锦与服饰技艺、黎族古老制陶技艺、树皮布技艺、口头文化传承、苗族刺绣与蜡染技艺、古老舞蹈等的民间艺人队伍规模小,人数少,广大群众对技艺传承的意义认识不够,等等,海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仍然面临诸多难题。

四、海南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海南民族地区具有悠久而丰富的人文资源,这是发展特色旅游业的资源优势。笔者认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开发、利用,一定要从民族自身的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等诸多因素考虑,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市场导向原则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必须牢固树立市场观念,以旅游市场需求作为旅游产品开发的出发点。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规划旅游行业,根据海南社会经济发展及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旅游市场定位,明确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目的性,提高民族文化旅游的经济效益;要根据旅游市场定位,调查、分析市场供求状况,弄清目标市场的需求特点和趋势,以便提供适销对路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针对市场需求,对各类民族文化旅游产品进行筛选、加工或再创造,设计、开发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

二是可持续发展原则

民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原生态性,因此,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坚持保护与开发、研究与利用并举,以实现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需要开展一些工作,如:一是组织有关的专家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调查、搜集、研究并对其生存环境进行评估,科学地规划旅游的容量,制定出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各项规划,把民族文化环境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协调起来;二是要依靠政府和媒体的力量,在宣传民族文化特殊性、多样性的同时,向社会传播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意识,真正做到可持续开发利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坚持以保护为前提,进行保护性开发,实现民族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民族文化的更好发展。

三是民族参与性原则

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要保证当地民族群众的参与。因为,旅游风景点中的民族群众既是民族文化的使用者和创造者,又是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者,也是民族文化旅游效益的获得者。只有当地民众的积极参与,民族文化旅游景点的开发才能顺利进行,才能避免许多问题和难处。当前,海南民族文化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都严格执行了民族参与性原则,如:三亚槟榔河旅业有限公司、保亭“槟榔园”、“呀诺哒”等景区,都吸收当地各族群众参与景区的服务与管理,为当地民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当然,民族文化景点执行民族参与性原则,必须向当地民族群众开展旅游教育培训,使他们了解景区的服务与管理事项,并让他们直接参与民族文化旅游的规划、管理和服务,使他们从旅游业中获得收益的同时,增强自觉保护民族文化的积极性,让民族文化旅游成为他们生活、生产、创业、责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积极提供机会让游客参与民俗文化活动。传统文化是对一个地区或民族群体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思维观念等的一种反映和表现,是鲜活的动态文化,这就使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往往保留在现实、具体的人们的生活之中。让游客参与民族婚俗、酒宴、古老技艺的体验,亲身感受和经历浓郁的民族地域风情,使游客既是民族文化旅游的观光者,也是民族文化的表演者、演绎者,游客会更加主动地接受更多的民族文化信息,参与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生产的过程中来,真正体验到民族文化的心灵之旅!这种感受深入内心深处。因此,民族风情旅游点应注重开发那些能让游客试—试、尝一尝的民族文化旅游项目,让游客置身于异域情调、异地风情当中,提高游客的参与积极性,增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拓宽民族文化旅游的市场。

四是特色性与多样性原则

海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黎、苗、回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民族文化开发的特色原则就是要利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开发出独具个性的文化旅游产品,避免旅游开发过程中的雷同现象,如: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风格要与当地文化相协调;旅游项目的设计要遵循当地的文化意蕴,提供原汁原味的“精品”和“真品”;杜绝为了经济利益而伪造民族文化,歪曲民族文化本真性的现象。同时,要求民族文化旅游产品设计要有创新、唯我独有的设计构思,因地制宜,绝不能离开民族自身的人文优势和自然优势;要把握旅游者的需求心理,强调个性化、差异化,利用本地区独特的条件开发新颖的特色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总言之,就是要把民族文化的“特”字开发出来,有特色才有吸引力,有特色才更有文化价值,有特色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才能更持久地发展。

针对当前旅游者需求的多样性,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还应遵循多样性原则。海南黎、苗、回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对来自不同国籍、民族、年龄、职业、阶层和文化素质等方面的旅游者而言,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每一个旅游者的需要都是不一样的,需求的角度不同,品位也不同,所以,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必须是多样性的,不仅要有观光消遣型的,还要有考察型、娱乐型、参与型的项目。在多样性开发中,要结合专题性项目的开发,以便满足一些游客的特殊需求,如:民族特殊习俗的深层次参与性探秘、结合民族文化的旅游探险、民族古老技艺的心灵体验等,这些民族文化开发项目,主题鲜明,独特性强,更容易在游客中产生共鸣,吸引更多的游客。

总之,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应遵循保护与开发并举,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从规划、管理、市场预测、开发原则等方面加强思考,从民族性、地域性、独特性、娱乐参与性、可持续发展性等方面出发,合理规划,科学发展,海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程度、规模才能提高和扩大,其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下才能真正发挥民族文化品牌的作用,才能带动少数民族文化真正的传承、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