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花灯节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镇守之路、岷江之源的松潘
花灯节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镇守岷山之路、岷江之源的松潘是一个藏、羌、回、汉等多个民族的聚居之地,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松潘花灯舞”便是绽放在川西高原上的一朵艳丽芬芳的艺术奇葩,民间称之为“耍花灯”。
“松潘花灯舞”之特色
松潘的藏、羌、回、汉各式花灯舞由来已久,松潘花灯区别于其它花灯之处就在于它无鼓乐伴奏,而是听领舞人的哨音而动,完全保持着原始古朴的风格,种类之丰富,花纹之精美,做工之细致,富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松潘花灯舞”之传说
“花灯舞”究竟是如何传入松潘,有着不同的说法。其中一种说法认为花灯舞是清代由松潘驻防的巡防军从北方引进,巡防军是满清直系的队伍,巡防军的长官是两个,一个叫彭管带,一个叫傅管带,他们在松潘带兵打仗时来的花灯。巡防军离开松潘之后,就把这个花灯传授给松潘的汉军五营,松潘汉军五营继承下去,就一直到了现在。
还有一种说法,松潘花灯最早出现是在清朝末年时期,当时是为了给慈禧太后祝寿,为了破万寿字,就挑选了与寿字相关的地方官去贺寿,与寿字相关的就有松、鹤、遐、龄这么几个字,恰恰松州府就排的第一,这样就由当时的松州总政陈金敖,他组织回民青年跳花灯舞,进京为慈禧贺寿,回来以后,花灯就在松潘地区各民族当中更加盛行了。
花灯传入松潘后,各民族在这项民间文艺中融入自己民族的文化元素,加以推广并流传。松潘的花灯舞,不仅是松潘各民族大团结、和谐相处、共同繁荣的有力载体,同时也是民间文娱生活丰富的表现形式,也为松潘多元的人文歌舞文化涂抹上了一股独特的色彩和增添了特有的魅力。在时代发展的今天,“松潘花灯舞”用它自身的独特魅力赢得了足够多的关注。
“松潘花灯舞”之民族篇
藏族花灯舞
藏族花灯舞是当地藏族用藏族民间歌曲或者锅庄歌曲作为伴唱,在舞灯中融入锅庄或者藏族舞蹈动作,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松潘藏族花灯舞。
在松潘,藏族花灯舞主要分布在水晶乡川盘村,川盘花灯舞是被确认为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藏族老乡欢快地起舞,欢迎远方来客,藏族花灯舞为集体表演舞蹈,人数不限,年长、年幼,男和女都会参加,每年农历春节都会在各自村寨进行表演,兄弟村寨之间也会相互进行拜访表演。
回族花灯舞
松潘的回族花灯舞于2011年被列入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演时以传统民族音乐配唱,淡妆素裹,头戴小白帽,身着白色对襟衫,外套黑色背心,下装穿黑色裤,手持五彩花朵制成的道具,随着轻松流畅的旋律,翩翩起舞, 舞姿轻盈飘逸,步履轻松愉快。回族花灯舞是回民族最为喜爱的一种民间歌舞,松潘回族也因此被称之为“舞花的民族”。
汉族花灯舞
汉族花灯舞兴盛于松潘解放那年,当时进安乡窑坝村的年轻小伙子们为了庆祝松潘的解放,他们自发组织起来的花灯队,欢庆解放胜利,一直延续到现在。在改革开放过后,该村的村民们为了丰富娱乐文化生活,村子里的男女老少都会聚在一起手工制作花灯,只要县上有大小节庆活动,男女老少都会积极的参加到活动中来,除了口口相传,心灵手巧的村民们还会手把手的教授下一代学习纯手工制作花灯,以致不会让这种传统手工制作工艺遗失,并将这种传统手艺一直传承下去。对于他们来说,绚丽多姿的花灯满是对生活的憧憬和美好祝福。
“松潘花灯”的制作
松潘各民族的花灯制作大同小异,但又有各民族自己鲜明的制作风格。传统花灯大体都采用宣纸、钢丝、木板、手工线纯手工制作而成,先用各种色彩鲜亮的宣纸和钢丝做成花束,再把大约一米左右的木板锯成两头直径为 15 厘米的圆形,中间宽为 2 厘米的长条形,刨光染色,两头圆形再用钢丝和宣纸糊成花盆形状,最后把花束固定在花盆中便可。每当夜幕降临时,在花灯灯芯处点上一盏灯,随着领队的口哨声, “人在花中舞,花在灯中跃”煞是好看。
黄龙庙会-演绎多民族团结融合
每年农历六月十六日,方圆数百里的藏、羌、回、汉各族人民集会黄龙寺 ,在寺前空地上帐篷连营,炉火如星,各部酋长率众排列大围,环跳互唱,应声山谷,这样的庙会已经几百年历史了。
在庙会上除了商品交易之外,人们在庙会上品尝各个民族不同的食品,聆听各个民族迥异的歌声,观看各个民族独具特色的舞蹈。
黄龙庙会的存在,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正是由于松潘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藏羌回汉民族文化与佛道儒以及伊斯兰等宗教文化才如此神奇地在这里相遇并交相辉映,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松潘地域文化。
如今因为交通方式、生活习惯、景区管理模式的改变,如今的庙会还保持了“转山转水、祭拜、焚香祈祷、许愿还愿”等传统精髓,而庙会期间席地野餐,举杯祝酒、观赏自然风光、载歌载舞与传统的炊烟袅绕、缤纷集市则与以往不同。农历六月十五日活动达到高潮,入夜,粗犷的草地山歌和锅庄舞步激起的回声,在山谷间回荡,千顶帐蓬,万点灯火,更将黄龙装扮得美丽多姿。
来自“藏族、羌族、回族、汉族,”多个民族的群众齐聚一堂;祈福、祭祀、唱歌、跳舞,四方八面的百姓欢乐共享,领略黄龙景区独特的自然奇观,体验多彩的民俗风情;共同演绎多民族、多文化地区各民族团结融合、协调共生的和谐华章。
回族开斋节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费图尔”的意译。新疆地区突厥语系的穆斯林称其为“肉孜节”。“肉孜”是波斯语,意思是“斋戒”。宁夏部分地区的回族穆斯林则称它为“大尔德”;甘肃、青海和东部地区的一些回族穆斯林也称其为“过年”。对开斋节在各地尽管称谓不同,但实际就是一次规模盛大、礼义隆重的宗教文化节日,其隆重程度犹如汉族群众的春节,藏族同胞过藏年。开斋节前夕,外面工作的、做买卖的、出差的穆斯林都要提前赶回家中,与家人共度美好节日。
开斋节一般为期三天。第一天从拂晓开始,家家户户都早早起来,打扫室内室外、院内院外、巷道厕所,给人以清洁、舒适、愉快的感觉。成年回族穆斯林都要洗大净,沐浴净身。男女老少都换上自己喜爱的衣服,孩子也都把脸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梳得光光亮亮的。穆斯林群众聚会的场所清真寺,节日前也要修葺一新,打扫得干干净净。有的地方还专门悬挂“庆祝开斋节”的巨幅横标和彩灯,大约到早晨八点以后(有的地方以敲响会礼钟声为准),穆斯林群众携带小毯子或小拜毡,从东南西北四面八方汇集到清真寺。有的地方因参加会礼的穆斯林过多(有达万人之多),清真寺容纳不下,就另择一处地势平坦、宽敞干净的场地作为会场。当阿訇宣布会礼开始,群众铺下毯子或小拜毡,脱下鞋子,面向圣地麦加古寺克尔白天房方向叩拜,完成天命拜功。
回族是中国穆斯林的主体民族。回族的开斋节(希吉来历九月),在回族群众心目中是一个最尊贵的吉庆之月、和平之月,凡在这个月里做一件善事,就可获得安拉成倍的酬报。因此,凡符合条件的回族穆斯林必须奉行一个月的斋戒,斋月的起止日期视新月出现的日期而定,见月入斋,见月开斋。通常以两位最有威望的阿訇所见为准,然后本坊阿訇宣布入斋(或开斋)。入斋当天的凌晨四点左右,各清真寺的寺师傅,要到邦克楼(宣礼塔)上打梆子,有的不辞辛苦,挨门逐户地敲打。人们听到后,赶忙起来,洗脸、洗手、濑口,做饭封斋。回族将开斋节视为最大的节日,因此将开斋节称为“大尔德”。
开斋节是伊斯兰宗教节日,必须以伊斯兰方式来庆祝。活动的主题当以记念真主和学习先知为主题。尔德节不是民族文化节日,因此阿訇不允许将尔德节降格为一般、地方或少数人的娱乐活动。阿訇解释,民族节日活动的目的是寻求欢乐、节日休息、互相送礼、借机吃喝。而尔德节日的主题则必须以崇拜真主、记念穆圣为核心内容,否则就是伪尔德节。如果排除信仰目的,那么,伪尔德节就不是把穆斯林引向光明,引向正义,而是引向错误,引向罪恶。因此那种偷梁换柱式的伪尔德节,穆斯林是坚决反对的。
穆斯林的尔德节不是休息日,也不是单纯娱乐日,因为穆斯林的功课和职责时刻不能放松,一天也不能缺少。在记念真主和穆圣的节日里,责任只能加重,不能减少,穆斯林绝不许可把开斋节或宰牲节搞成庸俗的娱乐日。
开斋节是穆斯林的珍贵日子。节日里,每个穆斯林都有幸参加各种祈祷和礼拜活动,以提高个人品性和道德修养,指望真主予以更多恩典和收获。
开斋节也是穆斯林自我反省、自我更新、仁慈好施的日子。开斋节应当更多地想到平日可能被遗忘的老人、亲友、孤寡和穷人。由于穆斯林是祈求真主赏赐恩惠民俗节日手工绘画,所以首先应当感赞的是真主已经赏赐人们的恩典,并以自己富裕的条件和施舍给那些需要精神和物质帮助的人以力所能及的援助。通过一次成功的尔德节日,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将在真主的绿荫下提高一个精神阶梯。开斋节的日期是循环的,三年提前一个月,按阴历计算,遇到3的倍数就会变动一次。
庄严肃穆的开斋节会礼结束后,穆斯林要集体向阿訇(教长)道安。全体穆斯林要互致道(色俩目)平安词,以表示节日的宿愿:祈求平安、吉祥、富贵、和谐!节日期间,穆斯林家家户户都准备馓子、油香、课课、花花等富有民族风味和特色的传统食品,同时还要宰羊、鸡、牛等,做凉粉、烩菜等,互送亲友邻居,互相拜节问候。
松潘转山1转山是藏族人表示虔诚的一种方式,转山,不称之为“转山节”。围着神山,转一圈,或多圈,是为祈福,祈求神灵保佑,也为修行,转山一年四季均可进行,只是藏历年或每月十五或虎月等特殊日子,转神山功德更大。
松潘转山2转山是藏族人表示虔诚的一种方式,转山,不称之为“转山节”。围着神山,转一圈,或多圈,是为祈福,祈求神灵保佑民俗节日手工绘画,也为修行,转山一年四季均可进行,只是藏历年或每月十五或虎月等特殊日子,转神山功德更大。
松潘转山3转山是藏族人表示虔诚的一种方式,转山,不称之为“转山节”。围着神山,转一圈,或多圈,是为祈福,祈求神灵保佑,也为修行,转山一年四季均可进行,只是藏历年或每月十五或虎月等特殊日子,转神山功德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