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头拜年的传统节日 加强现代性元素促进传统年俗的现代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传统节日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诸多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和集中展示方式。它的传承状况是衡量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状况的显著指标。而春节作为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其传承的好坏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新时代,春节习俗得以顺利传承并获得现代人的真心喜爱,应该在保持传统性的基础上,加强现代性元素,促进传统年俗的现代转型。
春节的文化内涵
“春节”就是“年”,指两个夏历年转换之际举行一系列辞旧迎新活动的节日。现在所说的春节概念实际上有宽严两种含义。宽泛的春节概念指从腊八节到元宵节这一段年节时期,严格的春节概念指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这两天,而古代的“年”又称“元旦”,仅指正月初一。
我们现在过年从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前后有一个多月。其中可分作几个环节:腊八节、祭灶节、除夕、大年初一、“破五”、元宵节,这些日子在古代被当作多个各自独立的节日,到了现代,被我们整合为一个大节:春节。
从节期来说,现代春节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从腊八到除夕的前半段,节日风俗活动主要在各家户内分别举行,特别重视家庭团聚、庆贺丰收和祭祀祖先;从正月初一到十五的后半段,大部分节日风俗活动转到户外举行磕头拜年的传统节日,主要是社区成员之间、亲戚好友之间的相互拜贺、礼仪往来,有些地方举行社区内及附近区域民众集体参与的盛大欢庆或祭祀活动,春节庙会就是这种盛大节俗活动的代表形式。春节的主要习俗可概括为六种:
喝腊八粥。腊月粥用多种米、豆、果子熬成,最早是古人用来祭神禳灾的,现在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节日美食,带有庆丰收的含义。在这一天,许多人家还腌制腊八蒜、腊肉、酸菜。
祭灶。腊月廿三是祭灶日,人称“小年”。人们祭祀灶王爷后,就彻底地清扫屋子,拂去一年里积下的灰尘,准备过年。
除夕。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有很多节日风俗活动,有贴对联、包饺子、放鞭炮、全家团圆、守岁祈福等,一些地方还保留着请神、祭祀的习俗。除夕的文化内涵:第一,辞旧迎新,完成两个年的转换;第二,全家团圆,享受亲情的温暖和家人团聚的幸福美满;第三,庆贺一年中的劳作收获;第四,避祸祈福,表达民众对安定富足红火生活的理想和追求。
初一到初十的拜年。亲属、师生、同事、朋友等过年时都要有拜年礼仪。传统的拜年礼仪由拜年话、拜年动作、看望活动组成,其中拜年动作包括打拱作揖和下跪叩头。现代社会的拜年主要是说拜年话和看望活动,磕头请神的仪式动作一般就省略了。拜年的原初含义是请神灵保佑亲友来年顺利安康,现在演变为向亲友祝贺年节、表达问候。
破五习俗。正月初五又被叫作“破五”,意思是过年期间的许多禁忌这天开始可以破了、不必遵守了。古代有初五送穷的习俗。“穷”其实是指过年期间积下的尘土、垃圾。前几天这些垃圾是不能倒出去的,怕会倒出财气。人们把倒垃圾叫作“送穷”,是为讨个“口彩”。人们认为过了初五,年味开始变淡,“年要过去了”。到初六,商店可以开业了。在外地工作的子女可以离开了。
闹元宵。正月十五闹元宵。在古代社会,元宵节文化内涵的核心是祭祀太一神(即北极星神),祈求丰收和子嗣。在当代社会,元宵节祭星、祈年、祈子的习俗都已衰落,其节俗精神可归结为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表达民众繁荣兴旺、团圆美满的意愿。唐宋以来的元宵节可看作中国的狂欢节,各种声势浩大的欢庆娱乐活动洋溢着民间的狂欢精神,故有“闹元宵”之说。元宵节的节庆活动集中了几乎所有大型的传统娱乐庆贺方式:张灯结彩、敲锣打鼓、舞龙舞狮、扭秧歌、唱戏、猜谜等。元宵节过完了,人们才觉得过完年了。
春节的历史变迁
春节是流传至今的我国传统节日中最为古老的。《尔雅·释天》记载:“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按此记载磕头拜年的传统节日,唐虞即尧舜时期就有了年的概念,也就有过年仪礼了。在新旧年交替的这个不寻常时间,有着虔诚的超自然力信仰的古人自然要大张旗鼓地祭祀神灵,一方面感谢在过去一年中神灵的佑助,让人获得可以糊口的收成并平安度过;另一方面祈祷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安康。这是过年习俗的原始意义。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演进和民俗信仰的淡化,人对神的膜拜成分减少,越来越讲究人与人之间的贺年礼仪和节庆活动的娱乐性,过年习俗也越来越丰富。
“春节”一词开始使用是在辛亥革命以后。当时经过推广公历的一番历法改革,造成事实上新历旧历并存的局面:国家的公务活动采用公历,城市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也主要使用公历,而农民主要采用夏历;同时,全体国民都按夏历过传统节日,国家给予传统节日一定的法定假期。这种状态可称为时间制度和节假日体系的“二元结构”。在这种二元结构之中,春节所受到的最大影响是:它作为两个年度的转换节点的意义减弱了。
由于元旦与春节时间邻近,两个年连成了一片,事实上城市里的人们从元旦开始到元宵节都处于年度转换、辞旧迎新的状态。对这种两个年并存的现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高丙中认为,元旦和春节是“一个过渡礼仪的两个庆典”。但是,春节仍然是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中国人的内心深处仍然有着很普遍的对传统年味的习惯性需要和执着追求。春节作为传统年节在我国日常生活中的隆重地位并未改变,仍将传承久远。
在中华民族文化观念中,年节时间是区别于平日的“大日子”。这种区分并不是仅凭意识上的认定,而是用各种各样的郑重仪式和庆祝方式体现出来的。这些仪式活动和庆祝活动往往在较短的时日内集中展演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形式,蕴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这些文化信息有通过口头文学、年画图案、礼俗活动、仪式庆典等传承的理想追求、伦理道德、民间信仰、审美观念等方面的精神文化,有节令饮食、节令服饰、仪式用品、工艺品等方面的物质文化,也有祭典、礼仪、表演、技艺等行为层面的文化。这些文化含量的大部分是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如其中的物质文化、民间艺术,和强调人际和睦、欢乐吉庆、丰收富裕、健康长寿、天人合一等价值观念的精神文化。在今天的节日风俗活动中,对于祖先和逝去亲人的祭典,主要是表达我们慎终追远、怀念先人情感的一种方式。
春节习俗也是异文化群体认知我们民族特色文化的一个便利的窗口。身在异国的海外游子、华人华侨,在融入当地社会的同时,很重视以传统年俗欢度祖国的这一大节,以此慰藉自己根系祖国的人文情怀,也向周围的异文化族群表明自己的文化身份,展现自己所属群体的文化特色。如舞龙、舞狮子、敲鼓、放鞭炮这类有着鲜明的中华文化符记又能引人注目的活动格外受到海外华人的青睐。他们也适当吸收若干当地社会常用的节庆方式,如很能造势的巡游。春节庆典被当作海外华人所属的族群文化的亮丽标志,当地主流社会对华人年节的尊重与接纳也是以此为象征,表示对华人贡献的认可和对华人文化的尊重。
春节的现代传承
我们的传统节日从古至今传承了几千年,虽然其中有很多调整和变迁,但是到近代一直绵延不绝、传承不衰。但在20世纪初以来,中国面临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与传统农耕文明相适应的传统节日习俗就多次遭遇传承的危机。春节也是如此。春节所依附的夏历反映了天文气象、自然物候、生产节奏等运行规律的科学性,由于年俗文化的旺盛生命力和顽强传袭力,同时得益于在某些时期享有法定假期,春节习俗总体上看还是过得比较热闹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现代化程度迅速提高,同时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化浪潮来势汹汹,这对年俗传承造成很大冲击:一方面,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提高,城乡之间社会流动增强,农村城市化有了实质性的推进,这直接造成公历在农村使用效率提高,而夏历作为日常生活时间框架的功能在农民中开始显著减弱。另一方面,作为西方强势文化一部分的洋节开始涌入,在城市青少年群体中有了较大市场,这些又对传统年俗文化造成新的现代传承问题。
近年来各级各地、知识精英及社会各方面有识之士已经不同程度地认识到并重视起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价值,不仅有意识地弥补过去一些做法和认识对包括年俗在内的传统文化的损害,而且采取了国际上通行的文化多样性观念和文化遗产保护立场,正在逐步扭转某种程度把传统年俗当作落后文化的视角,并采取积极措施繁荣年俗文化,比如2006年将包括春节在内的多个传统节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底又给传统节日增加了假期,这些将对年俗文化的继承、创新和繁荣起到实质性的根本上的正面作用。
古老的春节习俗固然需要适应当今生活方式,符合当代文化观念,在进行一定程度的习俗更新基础上达成现代转型,但不应一味贬斥传统的过年方式,而要看到有些传统年俗的合理性或“优美性”,防止现在一些过年方式的庸俗化或过分简单化。比如传统的拜年方式虽然现在看来显得过于繁琐费时,但是这种面对面的拜贺对于传承礼仪道德、密切人际关系有显著的正面作用。
从这些传统的拜年礼俗中我们看到了得体的礼仪、醇厚的民风、朴实美好的亲情乡情。现在城市里的拜年大都是电话、微信形式的拜年,甚至是群发别人造好的句子,固然简便省时,但是也失去了传统拜年方式的古朴意味和原初功能。不过,群发现成微信的做法也是适应现代生活的自然形成的拜贺方式,在一定的人际关系范围内使用也有其合理性,那种挨家上门拜年、严格讲究礼尚往来的拜年习俗在现代城市里也确实难以实行了。但对于特别亲近的长辈,则不适合用这种过于简便的拜贺方式。受人上门拜贺的长辈,对于来客也应热情招待方不失礼。有些人只是希望、要求晚辈上门拜年送礼,却不热情招待来客,则是不懂礼俗的表现,也会造成面贺礼仪难以承继。至于有些人把拜年功利化、庸俗化,把它作为追求商业利润、有助官场升迁等的便利渠道,则是应该杜绝的陋俗。
【作者:黄涛 为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