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典中医理论为中国武术思想文化的根本
摘自《文圣拳的多元文化观对中国武术思想文化发展的影响与现代社会价值 二(四)》
中国武术与传统中医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医武同源于易,同根同源,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武术与中医的背后蕴藏着高深的理论和完整的系统。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它是阐释人体阴阳、虚寒、病理等基础理论问题和防治疾病;而武术是从健身、养生、训练和技击等方面进行实践,二者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交融,融会贯通,相得益彰。中医的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机、治则、养生等理论和思想,广泛被后世武术大家作为健身、养生、训练、技击等人身运动生理理论的基础依据。中华文化肇于《易经》,医易同源,《黄帝内经》的经络理论及气化学说、筋经学说等都是在《易经》理论基础上的进一步升华,也是武术中训练和修习的重要理论指导;以《黄帝内经》为基础的中医经典在中国武术发展历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武术与中医同根同源,都源自于《易经》理论和思想,是同一种文化下的两个分支,共同成为中华国粹的重要组织部分。儒、释、道、医、兵、武等多家文化数千年来各自发展、彼此渗透、相互融合,共同建构起中华文明的深厚文化,在这样包容性、独特的文明熏陶中,中国人形成自己独特的修炼方式和丰富的修养内容。习武者可以在武术锻炼中增长传统文化知识,启迪人生生存智慧,提高防身自卫技能,涵养志意,充实精神,修身养性,从传统武术文化特别是中医的实践中,悟养生长寿之道。武术与中医同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它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武术在提高健身强体、技击技能的同时,也注重人的教育和其它各项能力的增强;它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方式,长期锻炼可以提升高贵气质、修炼身心,可提高人们对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适应的能力,锻炼人的意志品质,树立自信心,塑造强大的心灵,使人得到无穷的勇气和力量。武术可以培养武术精神和武侠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很重要的精神。
中国传统哲学与古典中医基础理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都对中国武术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古典中医基础理论与武术思想文化一脉相承,是武术基础理论的重要依据。武术的理论基础与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脉穴位相关,中医与武术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很多密切的联系。《黄帝内经》:“夫五运阴阳之道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能乎”。武术家在修炼武功的过程中,依中医的经络理论,来实现人体运输精气神的路径。大周天就是十二正经的循行,小周天就是任督二脉的循行,而作为武术“三宝”的精气神也来自于中医的“精气神观”。练武讲究阴阳五行、九宫八卦、子午流注、食养药补、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等,武术中很多动作招式的命名,也都包含有中医的命名特点和文化色彩,比如气沉丹田,力劈华盖等,这些内容和中医文化都有千丝万缕的关联。中医所阐述的人体内在的“气”以及与天地自然之“气”合一的理论对武术修炼理论影响很大。“气”构成天地万物和人类生命的共同原始物质。“道”是世界的本源,“气”是“道”的体现,气聚则生,气散则死。在古代武术理论中,“气”为武术的原力与本根,是武术生命的精微所在。武术的种种外在形态,如武术功能、神韵、绝技等,均为“气”的演化与体现。“气”将天、地、人聚拢在一起,汇归为绵绵相续的大生命;人的生老病死与人体自然形成的“气”有密切的联系。由于生命的盛衰变化都是“气”作用的结果,人体“气”的质量好坏决定着生命状态的优劣,因而“气”也被视为武术养生的理论基点。
阴阳五行与脏腑相对应。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五脏与六腑表里相应,化生气血。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泉,主肌肉四肢。肾为先天之本与膀胱相合,藏精气、主骨、生髓。肝藏血、主筋与“中精之府”胆表里相合。肝血充盈筋得其养,故行走强劲有力。心主血脉与小肠互为表里,血脉之畅通全凭乎心与意也。肺主气,司呼吸与大肠相表里。五脏与六腑表里互应,一虚一实,共同化生气血,濡养四肢百骸。脏腑的表里、虚实、寒热、阴阳之八纲关系,与拳术中之刚柔、动静、伸缩、开合而对应。故吐纳是为鼓荡内气而调理三焦;导引是在鼓舞气血而疏通经脉。拳术中手臂之左右、前后、上下之圆转周折运动与少阴心经与太阳小肠经相合、厥阴心包经与少阳三焦经相合、太阴肺经与阳明大肠经相合。下盘腿脚扣摆旋转则是练习少阴肾经与太阳膀胱经相合、厥阴肝经与少阳胆经相合、太阴脾经与阳明胃经相合。气血在经脉之中运行,随经脉之逆顺方向而循行亦随昼夜阴晴、四季更替之变化而运行。经曰: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人体经脉有正经十二与奇经八脉。十二正经之作用,贯通五脏六腑之气血,濡养四肢百骸。十二正经之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表里相合,足三阴经与足三阳经相合。久练功夫者,强本固源,养先天之精,强筋骨,通经脉,补肝血,壮肺腑,此为修身养生健身、强身、延年益寿之道,于搏击一道亦有临阵不战而胜之功。
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孕育成长的中国武术,蕴含着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体现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太极、阴阳、五行、八卦、兵学等哲学思想,一直是指引中国武术发展的核心内容,是支撑中国武术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阴阳五行对武术发展的演变有着重要影响;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天地之道乃阴阳之道,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生相克,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五行包涵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说明了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在中医学里不仅把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理论的主要说理工具,而且在临床诊治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赋予了极其丰富的实际内容。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国拳术特别是内家拳术发展演变的依据,武术的技击也都是以阴阳消长理论为根本,阴阳五行相生相克表达了武术对立统一和普遍系统论的观点。在以“阴阳五行观”为代表的传统武术中,如以阴阳八卦化生观念为理论基础的八卦掌,以五行学说为理论思想原则的形意拳,以太极哲理为精髓的太极拳,以阴阳五行八卦理论为核心的文圣拳等等,以及以《孙子兵法》哲学为指导思想的武术技击战术观等,都体现了阴阳五行变化的原理和规律;中国古典哲学是武术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渊源。
医道认为,人有“三宝”,即精、气、神。精、气、神乃生命之根本,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中国传统的“精气神”论,“经络原理”,融摄于武术之中,构成武术理论的重要内涵。武术练功不仅重视内在的“精气神”的锻炼,而且还强调以内形于外、重在外在的攻防技击技术动作的演练,讲究“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功夫;重视内外兼修,内养性情,内炼精气,导引形体,固气壮丹,外练筋骨,手足矫健,防身强身,讲究阴阳结合、动静结合,历来也被人们视为养生之道。武术吸收了道家、中医等诸多理论,构成了一个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武学理论体系。内家拳多以道学理论和道家内丹功结合,创出的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等理论,都是遵循了《黄帝内经》中的经脉理论所创出的集技击、养生于一体的武术功夫。“精盈则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精生于气,气化于精,精化于气,气化于神”(《类证治裁》) 拳经云:“练精化气,练气还神,练神还虚,练虚合道”,武术练功依照这一规律,通过各种练功方法促进精气神的转化,同时提出了“调身、调息,调心”的健身原理。武术的功法练习,通过顺应自然规律的习武之道,以达到身体强健的功效,充分体现了武术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文化特征。武术实为无内、外家之分,皆以善养浩然之气之别尔,然无论内家、外家都注重内外功的修炼,以达到固本培源,促进体能、血液循环,增长功夫,在提高打击能力的同时,来达到强身健体、养生延年益寿的目的。
武术之道为阴阳也,非“气”之学无以领悟功夫之真谛,亦难能达上乘功夫之境界。气功与武术密切联系,武术修为要与气功修为相结合。气功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内容,就是在充分放松的条件下,使大脑皮层活动在主观意识调动下机体内环境的自稳态,长期修炼,可以促进体内阴阳平衡,提升人体机能,开发人体潜能,增壮人体内气和内力。传统武术运动中所讲的“气”,既包括自然界的“气”,又包括人体内部的“气”。人体内部的“气”,又有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之别。“五行百体,总为一元,四体三心,合为一气”。“气”的本质是一种能量,武术界的各门各派,各个拳种的理论都离不开“气”,拳谚云:“内练气势,外练姿势”,“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自然界的“气”与人体内部的“气”,内外交融;汲取天然之气,借助“自然之力”,将“己之力”与“自然之力”合二为一,达到技击和养生的最大效果。武术的“气法”,是在武术运动的过程中,以意识支配呼吸和人体内气运行的方法,以养气和练气为基础,以符合一定的劲法要求与一定的形体动作相统一为标准,以达到“以气助势,以气助力”的目的。内家拳派的内功,就是养气和练气的主要手段和方法。“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阴阳和谐,气血健旺,经络顺畅,百病不生。
在武术运动中意念有利于身体气血调和,激发调动人体的内在潜力,诱发集聚人体之内气,使之可聚可发,聚则储存于腹部,发则以意导气,发挥人体最大潜能。武术用意念统领内气循经络运行于全身,以疏通经络之气血。中医养生贵在养德,《黄帝内经》中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要求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上的健康。养生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的变化,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侵入。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变化规律,保持生命的活力;在强调在运动的同时,达到强身健体,增强意志、促进消化循环,增强免疫力的目的,这些都是与武术的养生观相一致的。历史上很多名医是武术大家,以医合武,武医同源,行道天下,如东汉的华佗,唐代孙思邈,到了清朝时期更是涌现出了一大批既是大医学家又是大武术家的人物。在医武实践中,将武术的动作或功法应用于防治运动损伤和防治慢性病的历史由来已久,中医伤科、针灸、推拿也与武术有很大的关系,武术家在练武交手的实战中,也总结出了一整套中医骨伤科学的治疗与诊疗方法,为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创新制造了大量的临床契机;也有很多著名的民间“武术家”会“接骨拿环”,“推拿按摩”,治病救人,名气乡里。中医药的一些保健治疗方法,为武术家日常的锻炼和受伤后肌体的恢复提供了保障,比如练功后的药浴与针灸,就可以舒经活血,解除疲劳,消除炎症,从而增加体能和功力等等。
中医学的“精气神论”,对武术理论与实战技术产生了重大影响。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要养生保健长寿延年,必须“常使内三宝不逐物而流,外三宝不诱中而扰”。 明代医家张景岳说:“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所以要保养精、气、神三宝,关键在于修身养性,清心寡欲,则心不外驰、意不外想气功是不是武术气功是不是武术,神不妄游,情不安动,气不外耗。精足、气盈、神合是养性延年益寿之根本,固本生精,精生而化气,气生而化神,神全而身健。气功中的静养功法,就是通过自我调节,控制心身,是养足人体精气神一种较好的手段。它要求静心宁神,摒除杂念,放松全身,达到万念皆空,使大脑皮层处于一种保护性抑制状态,久久行之,能收到保养精气神的功效。精满、气足、神旺,则精神焕发、行动矫健,老年人能鹤发童颜,延年益寿,青年人可长葆青春,推迟衰老。中医上的“精气神”观是武术“精气神”的理论之源。从健身的角度,传统武术在功法上直接而完整的吸收了中医的“精气神观”,采用意念、动作、呼吸相协调的方式,以固精、养气、调神,从而达到内外兼修、性命双修、养生延年的目的。精气神在武术中表现出形神兼备的整体武术意识,无论是在传统武术还是现代武术中,无论是从内在还是从外在看,精气神都密不可分,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不可偏废其一。
作者:卢飞宏,字翰林,号浮来居士,别号东海卢氏,飞宏子,1966年出生,大学文化,共产党员,武术世家,原籍山东省日照市人,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局工作。中华文圣拳全国总会副会长、秘书长,非遗文圣拳第九世代表性传承人,世界华人运动会中国山东分会济宁分会副主席,山东省青少年非遗武术教育研究中心研发专家。
(公元2017年10月20日,农历九月初一丁酉年)【卢飞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