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胜大咖)卅年积累藏品丰富福建中医药文化博物馆
卅年积累 藏品丰富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坐落在风景如画的福建中医药大学旗山校区。是福建省第一个以展示中医药文化、闽台医药文化及学校成就与发展史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性博物馆。2013年,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新馆落成,2016年9 月新馆第一期装修布展完成,对外开放。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博物馆由医史馆(闽台医药文化展区)、人体生命科学馆、康复医学馆、中药标本馆、校史馆等展馆以及“时珍园”药用植物园组成。其中,展馆展陈面积6650平方米,现有馆藏医史文物展品1000余件,其中,藏医手术器械、仿北宋天圣铜人、清代中药榨汁机、清代妇科诊断模型、清代串铃等藏品均为珍贵医史文物,著名画家张英等社会名流为我校创作的字画等也是十分宝贵的展品。图片8000余幅,各种动植物标本、矿物标本、中药饮片、中成药等3000余件。
精巧布局 寓教于展
福建中医药大学医史馆是国内高等中医院校中较早建立的医史博物馆。目前,医史馆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600多平方米。
医史馆采用声、光、电等先进技术,让观众接受立体视觉的体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通过模拟场景,形象生动地再现中医药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例如:原始人劳动生活场景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原始人劳动生活的状况和医药的起源;李时珍采药场景展现了李时珍为编著《本草纲目》历尽艰难险阻,四处跋涉采集药物所表现出来的献身精神和执着的科学精神。
人体生命科学馆占地面积为252m2,分为生命的孕育、生命的奥秘、生命的探索、生命的风采、生命的体验和生命的升华六个展区,展示人体铸型、透明、断层、塑化、大体标本及学生制作标本200余件。
生命的孕育以视频、图文展板以及胎儿、胎盘标本形式展示了生命从受精、着床、胚胎发育直至胎儿娩出的过程。
生命的奥秘展示了人体九大系统器官的大体标本、病理标本、管道铸型标本、断层包埋标本,全方位展现了人体各器官的形态与构造,揭示人体之奥妙,彰显生命的健康与和谐。
生命的探索以展板的形式展示古今中外人类对医学特别是对解剖学作出重要贡献者的生平及主要贡献。生命的风采以《五禽戏》鹤戏中的鸟飞姿势,展示了一具人体全身肌肉整体塑化标本。
生命的体验分为互动区和学生作品展区。在互动区,参观者可通过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身体的各成分含量,进一步了解自身健康情况;通过数字人解剖软件进一步认识人体结构。学生作品展区展示了我校学生通过解剖铸型标本制作协会及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制作的铸型、透明标本,体现了我校学生扎实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生命的升华以散文诗的形式,缅怀“无语体师”,每一具“无语体师”,都像一盏明烛,以自己的身躯诠释生命的另一种意义,让戛然而止的生命实现延续,让生命的价值得以升华。
大医精诚 止于至善
博物馆展示了中医药学从形成到繁荣、从继承到创新的轨迹,是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和中医药文化的缩影,是学校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集教学、科普、观光等功能于一体,已成为福建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福州市科普教育基地,是学校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交流的重要窗口。新馆开放以来,已接待的海内外各界人士、中小学生等参观人数约15000余人次。
就建筑硬件和展陈手段来说,博物馆正走在国内同类型、同主题博物馆的“第一队列”。不过,博物馆团队并不满足于眼下的成就,他们把目标瞄准了领先者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梦想建成全国一流的中医药文化博物馆。
2015年,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凭借发现青蒿素的突出贡献中医药文化博物馆,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的灵感来源,便是东晋葛洪的中医专著《肘后备急方》。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中医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医人看来,这可以证明传统中医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仍有待发掘。正如该校校训“大医精诚,止于至善”所言,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将会不断壮大,中医药文化将会传播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