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医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医药从未缺席!

本公众号由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云南中医”进行关注。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医药从未缺席。两会期间,中医药领域代表委员们畅谈感想——

过去五年,“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成效鼓舞人心;新的一年,“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政府工作要求催人奋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医药从未缺席。

一年之际在于春,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的春日,循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医药领域代表委员们锚定方向,铆足干劲,一桩桩建议,一件件提案汇聚成炬,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的中医药动能。

循迹

中医药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

回顾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依法支持中医药发展”“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加强中西医结合”“坚持中西医并重,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一字一句,映射出中医药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重要性。

翻阅陆续出台的方针政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一段一章,体现着党和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重视。

“中医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临床、科研、抗疫前线,总能看到全国人大代表、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的身影,他表示,亲身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中医药的大力支持,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彰显,中医药在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维护群众健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价值和作用,将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助力。”从事中医药研究工作40余年的全国人大代表、河南中医药大学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司富春,在教育、医疗等多岗位见证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他谈到,中医药能够服务巨大规模的人口、弥补基层医疗卫生短板,为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中医药的全产业链优势和绿色健康优势将极大助力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为实现共同富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力量;作为中外人文交流的靓丽名片和共商共建共享的重要卫生健康资源,中医药亦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提供中国方案、中国经验。

在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看来中医药优势中的民族文化,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作用是毫无疑问的。“中医药可以满足巨大人口规模的健康需求,作为我国特有的医学体系,千百年来帮助百姓抵挡灾疫病痛,疫情期间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药可以促进共同富裕,比如中医灸法研究带动了河南、湖南、贵州等省份的艾草产业,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中医药可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中医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吴焕淦说。

“这三年的疫情防控已经充分表明,中医药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方面有着很大的作用。”全国人大代表、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林尧认为,中医药在慢病预防中有很大的优势,可以大幅度减轻医疗负担,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中医药有很大的潜力值得挖掘。

逐本

中医药与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相呼应

中医药为何能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张伯礼认为,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和范式,中医药形成于中华民族长期生产生活实践,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融于华夏文明血脉,服务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其鲜明的中国烙印,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相呼应,将成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助力。

“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必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挥重要作用。”全国人大代表、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黄文秀表示,中医药强调的天人合一、阴阳平衡、中和为用等思想理念,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价值取向是同向同行同进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有着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五大特征。“中国式现代化的5个特征所体现出的理念,可以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是一致的。而中医药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最好的运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其成说。

“作为优秀的文化资源,中医药可以帮助树立文化自信,促进我国人民的精神文明与不断提升的物质文明相协调。”在吴焕淦看来,中医药是引导人民增强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

“中医药作为我国重要的卫生、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资源,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徐凤芹表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中医药优势中的民族文化,健康中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构成,以中国式现代化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离不开中医药的力量。

期待

加快中医药现代化脚步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必须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如何做,代表委员们纷纷提出建议和期待。

“要把中医药现代化放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范畴领域中思索谋划,跑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加速度’,以中医药现代化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国人大代表、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徐兰宾建议,加大对中医药科技创新支持力度,不断阐明中医药理论内涵,创新中医药技术方法,推动在中医基础理论、中药作用机理、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方面取得理论突破。加强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建立健全贯穿中药材种植,中药加工制造,中医药服务全周期、全链条的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特别是抢占中国传统医药国际标准的主导权。

“要跨界合作,多学科交叉,尤其是要利用好现在的信息化手段和科学技术手段。”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理事长庞国明认为,可以通过医工合作,在传承中医药理论精髓的前提下,进行中药剂型的现代化研究,以及对中医诊疗方法进行提升,但一定不能偏离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

“希望有更多‘中医药+’以及‘+中医药’的政策和方案出台,形成全社会、多学科共同关注、共同发展中医药的良好局面。”黄文秀也建议,要用最新的思想和技术来助力中医药事业和产业,真正将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发挥出来。在重视中医药传承的同时,更加重视中医药创新发展,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中医药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唐旭东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要让中医药在慢病预防、疫病防治,以及疾病康复全周期中发挥特色优势,应从2个方面入手:“要能在科技平台建设上取得发展和突破,为说清楚、讲明白中医药作用机理提供更好的条件支撑;要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上发力,培养更多符合中医药行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

“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适合我国国情,也是中国现代化的医药卫生领域的重要内容。”张伯礼表示,中西医两种医学站在不同视角观察和把握人体健康,用不同方法防治疾病,各有优势。“优势可以互补,但不能相互替代。”张伯礼说,数十年实践证明了中西医结合是重大疑难、复杂疾病治疗的好方法。发挥两者优势将造福于中国人民,用最小成本实现全民健康,也为用中国式办法解决世界医改难题提供思路。

“在中国式现代化中,中医药要走向世界,需要中西结合的高水平的平台,人才和成果。”林尧结合自身工作表示,开展多学科融合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是新形势下实现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和推进中医药国际化的关键,要大对中西医结合研究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培养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中西医结合人才,加强中西医结合对外交流。

“要更好地在中国式现代化中体现中医药多元价值,注入发展动力。”司富春建议,应当充分发挥中医药的资源优势,挖掘中医经典精华,加强经典传承,加快用现代前沿科技解读中医药学原理,努力在重大理论创新、重大科技攻关、重大新药创制上实现新突破。

“要使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够挺起脊梁、走在前列,成为标杆示范。”全国人大代表、康缘药业董事长肖伟建议,要持续强化中医药创新,形成原创性、引领性的研究成果,并把创新链和产业链真正融合起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同时关注中药高水平科技平台建设,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和工业化融合的中药智能制造。面对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进一步研制更多高疗效的中药创新药,切实保障群众用药需求,守护好人民身体健康,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健康中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