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统文化 > 武术气功

王家拳第八代弟子王廷和严未红

江苏南通通州区石港镇是千年古镇,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武术之乡”。清乾隆、嘉庆年间,南通人王越群集各派武术之精华,融会贯通,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拳术——王家拳,以柔克刚、切于实用。后来,王家拳代代相传,成为了石港武术的主要流派。2014年,王家拳被列为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大部分人来说,刀光剑影的江湖很遥远,武功盖世的高手更是传说。可对石港人来说,会王家拳的高手就实实在在的在身边。在石港的文化站,记者见到了王家拳的两位传人王廷和严未红。

王家拳第八代弟子王廷

“‘太极元功王家拳’分成八模,每模各有八手,共六十四手。主要分布在江苏石港、通州城区,并流传于南京、上海、陕西、天津、北京、山东等地。基本上地域不同,拳法就会有变化。”第八代弟子王廷说。

“王家拳的普及和发展离不开第七代传人胥以谦。”说到传承下来的王家拳,王廷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据了解,公元1904年,石港人胥以谦拜师李学群,专攻王家拳得其精华,武艺超群从而名噪武林。“1933年,胥以谦任中央国术馆国术国考登记股股员,按照规定,股员们要抽签打擂,优胜劣汰。”王廷说,打擂一层一层地进行着,打到最后只剩下胥以谦和云南的一个青年武生,两人打了数十个回合不分胜负北京通州武术气功,最后胥以谦以王家拳的顺水推舟势击败了云南武生,成为擂主。王家拳由此在武术界声名大振。

这年北京通州武术气功,胥以谦留任国民党中央国术馆编审,相继写了《八极拳序》《穿拏拳图说》等武术专著。1942年胥以谦回到石港,开始了武术普及工作。新中国成立初,胥以谦受邀为南通市通州区的前身南通县体委业余武术教练,他一改以前艺不外传的惯例,广收门徒,弟子多达二三百人。

“那时候,王家拳达到了鼎盛时期,基本上石港镇上人人都会打上几招。”王家拳第九代弟子严未红说,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就能听到街上练拳的呼喝声。在胥以谦的广泛普及下,王家拳成为了通州区石港武术的主要流派。1979年,胥以谦仙逝。为了弘扬武术文化,1997年,江苏通州武术协会成立,王家拳成为该协会的重要组成部分。1984年,石港镇建立了武术协会,会长王锦春就是胥以谦的得意弟子。

2014年,王家拳成功被列为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遗产的挖掘工作也一直在进行。王廷告诉记者,王家拳以前一直讲究言传身教,并未留下太多关于拳术的文字资料。意识到这一点,王廷凭借师傅胥以谦留下的资料和自己所学王家拳的记忆,整理撰写拳谱。“王家拳的武学技艺和精神一定要发扬下去。”在2014年11月,王廷牵头组织开展了纪念胥以谦诞辰125周年武术活动,进一步普及、推广、切磋技艺。

此外,石港镇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抢救措施。“在王家拳分布地区开展基础性普查,了解代表性传承人情况。挖掘、整理相关文字、图片、实物资料,在石港博物馆收藏和展示,并将摄制太极元功全套影像片。”文化站的费站长介绍说,2009年,石港成立了南通太极元功研讨会,把王家拳与强体健身相融合。2010年成立镇文联武术协会,同年组织参加在通州举办的全省武术表演。

每年石港镇还会利用“通州之夜”石港专场把王家拳搬上舞台,每一次的表演,严未红等人都精心编排,力求展现王家拳的细节与独到之处,为群众送去了欢声笑语,更吸引了许多王家拳爱好者的模仿比划。“王家拳从小练是最好的,因为童子功到老都不会忘。”严未红深有感触地说,现在他们与石港小学联合,开设武术兴趣小组,免费教学。

标签: 武术